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腎臟病中心發出了一則緊急提醒,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

圖源:網絡
11月29日(發佈時間),浙江杭州,56歲臨海人姜先生家桔子豐收,每天去幹活要吃四五個才過癮。半個月後姜先生覺得手腳發麻、肌肉酸痛。因為去年體檢有慢性腎病,每個月定期複查,在當地醫院的檢查結果把醫生嚇一跳:尿毒症、高鉀血症。目前,姜先生在浙大一院進行透析治療。
醫生表示:因短期之內進食大量水果導致高鉀血症,進而查出尿毒症的患者,姜先生並不是第一個。但大家不用慌,這些患者原本就有腎病基礎。
吃桔子吃進急診室的案例並不少見
2021年1月的一天,本身患有腎病的蔣先生,一口氣吃下了5個桔子後,突然暈倒在地,後被緊急送往醫院。
檢查報告顯示,蔣先生的肌酐高達1700umol/L,血鉀也高達7.2mmol/l,而血鉀正常濃度為3.5-5.5mmol/l,診斷結果為尿毒症、高鉀血症,隨時可能引發心臟驟停。
幸運的是,經過醫院及時的血液透析、降血鉀等搶救治療,蔣先生最終轉危為安。
吃水果致病年年都有 大多有腎病基礎
普普通通的桔子,怎麼就對一些人而言這麼危險呢?
「每年都有好些因為吃水果導致高鉀血症的患者。」浙江一醫院腎臟病中心主治醫師表示,慢性腎臟病在人群中的發病率並不低,有研究發現中國人群的慢性腎病患病率在10.8%左右,因為短期之內進食大量的水果導致高鉀血症,進而查出尿毒症的患者。
「但大家不用慌,這些患者原本就有腎病基礎。」醫生解釋道,有腎病基礎的人腎功能不全,而腎臟又是調節鉀的重要器官,比如對於一個沒有腎病的健康人來說,當他鉀攝入量增多時,腎臟排出去的鉀也會增多,從而保持一個平衡。
桔子富含鉀離子,腎功能不全的人群,短時間內大量攝入過多鉀離子,而功能不全的腎臟拼盡全力也不能將過多的鉀離子排出體外,不能及時排出的鉀離子在體內積累起來,引起高鉀血症,而高鉀會直接抑制心跳和呼吸,不進行及時治療的話,會有生命危險。
「毛豆、香蕉、葡萄、桔子、獼猴桃、蘑菇、菌類、紫菜等都屬於高鉀食物,有腎病基礎的人群要少吃。」醫生說。

圖源:卡樂圖片 攝影/賈瓊
健康人群也不建議吃很多桔子
愛吃桔子的人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就是桔子吃多了變成了「小黃人」?因為桔子除了富含鉀之外,還富含類胡蘿蔔素,如果短時間內類胡蘿蔔素攝入過多,就會出現胡蘿蔔素血症,不過不要擔心,只要減少攝入或者不吃,就可以恢復原本的膚色。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指出,健康成年人每天攝入200-350克水果比較適宜,也就是說每天吃一到兩個桔子即可。除了患有腎病等基礎的人群外,血糖高的人群也不建議一次性過多食用桔子。
在吃桔子的時候可以注意以下問題:
適量食用:普通人每天建議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中等大小的桔子約2-3個。病人應根據醫生建議和自身病情調整攝入量。
注意個人體質:桔子性質偏涼,脾胃虛寒的人群應適量食用,以免加重脾胃負擔。如有腹瀉、腹痛等癥狀,應暫時避免食用。
高鉀食物注意:對於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特別注意控制高鉀食物的攝入。桔子富含鉀離子,過量食用可能導致高鉀血症。病人應遵循醫生建議,適量食用。
控制血糖:桔子中含有較多糖分,糖尿病患者應適量食用,以免血糖波動過大。如血糖控制良好,可適量享受桔子的美味。
口腔健康:桔子中的酸性成分可能刺激口腔黏膜,導致牙齒敏感。食用後,建議及時漱口,保持口腔清潔。
避免空腹食用:空腹食用桔子可能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引發胃部不適。建議在餐後食用,以減輕胃部負擔。
注意過敏反應:部分人可能對桔子過敏,如出現皮膚紅腫、瘙癢等癥狀,應立即停止食用,並就醫檢查。
來源:中國小康網微信公眾號綜合青島日報、浙江在線、海峽網、濟寧新聞網
責編:武金洋
審核:田苑淯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