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自然葬」在台灣漸成風氣

2025年04月05日09:00:30 歷史 658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環保自然葬」在台灣漸成風氣 - 天天要聞

台北市「落羽之丘」樹葬園區一角。台北市民政局供圖

「環保自然葬」在台灣漸成風氣 - 天天要聞

越來越多島內民眾身後選擇海葬。新北市民政局供圖

清明時節,台灣民眾紛紛歸鄉掃墓祭祖。與過往不同的是,很多家庭清明祭掃不再到墓園,而是到環境清幽的樹葬、花葬園區,或者是到白浪逐岸的海邊,心香一瓣,追思逝者。

土葬、靡費、迷信曾經是台灣社會殯葬舊習,隨着時代的流轉,觀念的革新,島內的殯葬禮俗逐漸轉變,火葬固不必說,樹葬、花葬、海葬等「環保自然葬」也漸成風氣。

在台灣各縣市中,人口稠密、寸土寸金的台北市最早推行環保自然葬。2003年11月10日,位於台北市文山區的島內首個樹葬區「富德生命紀念公園」正式啟用。樹葬是指將骨灰研磨處理後,裝入可降解的棉紙袋內,埋葬在樹木的根部,不立墓碑,不記亡者姓名。家屬可選擇喜愛的植栽區作為下葬點,在管理人員的引導之下親自執鏟完成。撒葬則沒有固定穴位,而是遍撒在指定的花圃區。

2003年,台北市在全台率先辦理海葬,將亡者火化骨灰再研磨後,用可降解的棉紙袋盛裝,再置放於「安息盒」中,當船行駛至一定海域,由家屬進行告別祈福,再將「安息盒」伴着鮮花拋灑入海。為了不讓生者以後覺得無所憑弔,海葬結束後,他們可以得到一張小卡片,上面寫的是海葬時骨灰拋撒的經緯度,以後有需要時可以出海追思。為了順應民眾的實時需求,2013年起台北市又攜手新北市、桃園市,每年辦理多次聯合海葬。

台北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表示,自推行環保自然葬以來,民眾的接受度逐年提升。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助理教授廖碧勤說,她的博士論文研究主題是台灣民眾對於環保自然葬的認知模式。原以為接受樹葬等環保葬的以年輕人居多,但實際調查發現還是50歲以上、中高學歷、公教人員居多,他們普遍經濟條件不錯,選擇環保自然葬是不想給子女造成負擔。

2015年9月,台北市在島內率先依據《殯葬管理條例》推出預立環保葬意願書,鼓勵民眾提前規劃人生的最後一里路,得到不少民眾響應。2016年起,台北市又鼓勵民眾將先人骨灰從靈骨塔遷出,經處理後進行環保自然葬,還可以申請1萬至2萬元新台幣的鼓勵金。目前,台北市已建成3處樹葬園區和兩處花葬園區。台北市殯葬處長張世昌觀察,每到掃墓時節,環保自然葬區氣氛格外溫馨,有家屬準備咖啡、快餐來敘舊;也有孩子帶小提琴表演緬懷先人。

從2009年到2024年,新北市的環保自然葬件數增長了10倍之多。新北市民政局局長林耀長說,從2020年5月15日起,新北市又積極推動身後關懷計劃,採取聯合奠祭方式,免費提供環保自然葬等服務,讓亡者用最美麗的方式與世界告別。參與身後關懷計劃者,可預先選擇葬於新北市的金山環保生命園區、三芝櫻花生命園區等樹、花葬區,也可預先選擇每年多次舉辦的聯合海葬。今年三峽生命紀念館環保葬區、新店五城花園公墓環保葬區將建成啟用,屆時需要的民眾會有更多選擇。

從2014年到2024年,台中市的環保自然葬件數增長了8.3倍。台中市民政局介紹,台中市目前已有5個樹葬園區,考慮到未來使用需求持續增加,決定再建4個樹葬園區,今年3月底前已經全數開工,到2026年底前陸續投入使用。台灣環保自然葬協會理事長郭慧娟說,她的父親生前表示離世後不想被關在小盒子里,想要自由自在。家屬尊重他的遺願采樹葬,如今清明掃墓成了另一種家族戶外聚會。

台灣的民政管理部門近年來還大力推行公墓公園化。所謂公墓公園化,是指用造園手法,將舊有的公墓重新規劃整理後,栽植花草樹木來美化綠化,使之看起來就像是公園一般。園區僱用專人管理,維護墓園整潔,防止濫葬濫建。公園化之後的墓園花木扶疏,風景秀美,不少民眾假日扶老攜幼前去悠遊休憩,還有不少新人百無禁忌前往拍攝婚紗照。宜蘭縣的員山福園是「公墓公園化」的典範,更是島內機關學校經常指名參訪的生命教室。在景觀規划上,它順應原有地形,保留林地,遍植花草,營造花木扶疏、山水交融的美麗景緻。

(本報台北4月4日電 本報記者 吳亞明)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04月05日第04版)

「環保自然葬」在台灣漸成風氣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王毅抵達莫斯科後,先幹了一件事,贏得全世界讚賞 - 天天要聞

王毅抵達莫斯科後,先幹了一件事,贏得全世界讚賞

2025年3月31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邀請,抵達莫斯科開啟為期三天的正式訪問,這次訪問備受國際社會關注。在訪俄行程期間,王毅第一時間接受俄媒專訪,並回答了許多中俄相關問題。....
閻立品:坎坷的藝術歷程 - 天天要聞

閻立品:坎坷的藝術歷程

引子#本文摘自《界首史話》第二輯(1988年12月),作者閻立品,原標題《坎坷的藝術歷程》圖文無關,僅作示意正文闖「小上海」一九四二年我離開許昌,由王殿雲叔和八叔(劉金銘,他是我師叔劉金生的弟弟),護送我們幾口經扶溝縣向界首縣去。
1975年,五歲兒童一句話,發現了藏匿29年的女特務 - 天天要聞

1975年,五歲兒童一句話,發現了藏匿29年的女特務

1978年寒冬的浙江黃岩縣寧溪公社,炊煙在青瓦白牆間裊裊升起,誰也沒想到這個平靜的清晨,會因一個5歲男孩手裡的水果糖掀起驚濤駭浪。紅星大隊的李朝紅正晾曬着腌菜,忽然看見鄰居家的小寧寧蹦跳着從對面院子跑出來,嘴裏還含着顆晶瑩的糖塊——在那個物
轉發尋人!如果有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請聯繫他們—— - 天天要聞

轉發尋人!如果有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請聯繫他們——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位於延慶區,展示了44位犧牲在平北的烈士生平。在平北抗日烈士紀念園「平北抗日戰爭紀念館」的展廳里,展覽的最後一個部分,展示了44位犧牲在平北的烈士的生平。其中,有一部分烈士有照片,其餘大部分則只有剪影,或是一幅根據那個年代的戰士形象繪...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進取,想如法炮製,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 天天要聞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進取,想如法炮製,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中超第4輪,山東泰山主場0-3不敵成都蓉城,是一場完敗。論牌面,兩隊都很強,但是,崔康熙的「人盯人」戰術非常被動,徐正源的戰術安排針對性很強,這場大勝絕非偶然。名嘴董路在直播時評論這場比賽認為,崔康熙的責任非常大,他不思進取,想如法炮製,被徐正源一招破了。董路表示,「魯能啊,如果你看了我的作品,我就跟你...
英雄不朽:在戰場上看得很清楚,是兩種精神在較量 - 天天要聞

英雄不朽:在戰場上看得很清楚,是兩種精神在較量

來源:鈞正平工作室一1942年5月25日,將軍率突圍隊伍抵達山西遼縣十字嶺附近。這支在3萬日軍合圍中艱難輾轉的隊伍,成功完成了掩護與斷後任務。面對日軍飛機的盤旋轟炸,將軍登上一處高坡,用疲憊而嘶啞的聲音指揮隊伍疏散。傍晚時分,大隊人馬已衝出包圍圈,將軍也準備走下十字嶺。突然,尖銳的嘯叫聲再次劃破天際,他一邊...
800里加急:山匪的悲劇與無奈 - 天天要聞

800里加急:山匪的悲劇與無奈

在遙遠的古代,山中有一股匪幫,他們身手不凡,行蹤詭秘,彷彿在這片大山之中是無所不能的王者。這個匪幫的首領,名叫大當家,帶領着他的兄弟們在這片土地上生存、劫掠,甚至在與官府的對抗中屢屢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