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4月3日電 (蔡敏婕 劉馨齡)清明時節,廣州市銀河烈士陵園銀河廣場,松柏蒼翠,木棉花火炬熊熊燃燒,氣氛莊嚴肅穆。
廣州市民政局3日舉行「英雄花開英雄城」緬懷先烈·致敬英雄——2025年清明祭英烈活動。社會各界來到烈士陵園,通過向烈士墓獻花、參觀烈士紀念館等形式,緬懷革命先烈,賡續紅色血脈。

伴隨着深情的《獻花曲》,12名禮兵護送着6個花籃,整齊擺放在象徵革命精神的英雄花火炬旁。火紅的木棉花造型火炬與花籃輝映,象徵英烈精神永駐人間。烈士後人、黨員幹部、部隊官兵、學生和市民群眾等依次走上火炬平台,敬獻鮮花,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銀河烈士陵園內,不少市民祭拜完先人後,帶着家人,走進烈士紀念館參觀。清明前夕,陵園完成了烈士紀念館數字化升級改造,正式面向公眾開放。
據介紹,陵園挖掘英烈遺物、照片、文物等珍貴史料,通過ai技術賦能紅色文化傳承,運用動態捕捉和語音合成還原了向秀麗、陳復等烈士形象,讓先烈「親口」講述自己的故事,觀眾可以和英烈進行面對面交流「對話」,沉浸式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迹。

向秀麗生前系廣州何濟公製藥廠工會委員、班長。1958年12月13日晚,向秀麗用自己的身軀撲向燃燒的酒精,最終避免了一場惡性爆炸事故的發生。然而,向秀麗卻被大火燒傷,她全身燒傷的面積達67%。雖經醫院全力搶救,但終因傷勢嚴重而光榮犧牲,獻出了年僅26歲的生命。她被廣州市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您能講述一下您的童年故事嗎?」站在向秀麗烈士的ai數字人面前,她的孫子崔靖問道。思索片刻後,「向秀麗」開始講述自己的童年經歷。
「這種跨時空的『對話』,既驚喜又感動。」崔靖說,自己沒有見過奶奶,小時候,她的照片就一直放在家裡,現在好像是從照片中「走出來」一樣,變成了一個鮮活的人,可以面對面地互動,聽到她的聲音,感覺特別親切。「作為革命烈士後人,一定要繼承先輩遺志,以實際行動踐行向秀麗精神,不負奶奶英雄之名。」崔靖說。
此外,館內還設有留影互動區、知識交互區、vr體驗區等展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