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朋友都在服用他汀類藥物來控制血脂水平,在開始用藥的時候,醫生會要求患病的朋友在3個月內來院複查。醫生為何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複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問題。
為什麼要服用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一線用藥。他汀類藥物與阿司匹林一起被稱為心腦血管疾病二級預防的基石。
隨着應用時間的延長,醫生們發現,他汀類藥物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甚至超越了阿司匹林。之所以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因為他汀類藥物的作用不單純是降血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降膽固醇
在所有血脂化驗的相關指標中,對心腦血管危害最大的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種膽固醇升高後會引發血管內膜的炎症反應,造成血管內膜損害,形成動脈硬化斑塊。
隨着時間的延長斑塊會越長越大,造成血管狹窄,斑塊脫落,引發急性的腦梗,心梗等嚴重併發症。
他汀的藥物可以通過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從而降低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達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目的。
抗炎作用
動脈硬化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血管內膜的炎症是動脈硬化的根本原因。這種炎症反應並不是由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而是由於血液內的壓力或化學成分改變所導致的。
他汀類藥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內膜細胞的這種炎症反應,從而減少了內膜細胞受損的幾率,達到預防動脈硬化發生和延緩動脈硬化發展的作用,從而達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目的。
穩定斑塊
動脈硬化斑塊是由其核心的脂類物質和表面的一層纖維結構組成的。動脈硬化斑塊可分為穩定性斑塊和不穩定性斑塊(又稱為易損斑塊)。其中,不穩定斑塊非常容易發生破裂或脫落,形成血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如果血液內的危險因素不解除,隨着時間的延長,動脈硬化斑塊會變得越來越不穩定。
通過長時間的應用他汀類藥物,可以使這些不穩定斑塊轉變為穩定斑塊,從而降低了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
使斑塊縮小或消失
醫生們觀察發現,隨着用藥時間的延長,一些朋友血管上的動脈硬化斑塊會明顯地縮小,有的甚至會完全消失,這種作用雖然只發生在少數朋友身上,但畢竟會使一部分朋友獲得巨大的收益。
正是由於他汀類藥物的上述4種作用,所以,在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上發揮着重要作用。之所以醫生會建議三個月內複查相關化驗,主要是為了觀察療效和副作用。
觀察療效
每個人的體質是不同的,因此,對藥物的敏感度也是不同的。他汀類藥物的特點是小劑量,大療效。只需要服用很少的劑量,就可以取得不錯的療效。
但與之相關的是,他汀類藥物在加量時,增加的療效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醫生會建議剛開始用藥的朋友從較小的劑量開始服用。而且,對於不同的人群,要求控制的水平是不同的。
- 對於中風險或低風險的人群(沒有患過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但具有一些高危因素,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肥胖等),只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控制在3.1以下就可以,控制在2.6以下是最理想的。
- 對於高風險人群(既往患過心腦血管疾病需要用藥進行二級預防)需要控制在1.8以下。
- 對於超高危人群(既患過心腦血管疾病,又有較多的高風險因素)需要控制在1.4以下。
- 對於規範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及他汀類藥物,兩年內仍發生過2次心腦血管疾病的朋友,需要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降到1.0以下。
正常人的低密度脂蛋白範圍是在2.07~3.12之間。要想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下降到目標範圍。必須關注病人對藥物的敏感度。
血脂化驗無疑是最準確的療效觀察指標。開始服用他汀類藥物,一般在一個月左右會達到最大的療效。
他汀類藥物雖然很小的劑量就可以發揮不錯的療效。但是,如果我們提高劑量所取得的療效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有的醫生提出了6%原則,即雙倍劑量服用他汀類藥物,只能使療效提高6%。
因此,對於服用正常劑量他汀類藥物,如果療效不達標,通常醫生會建議聯合其他的降脂藥物。目前,主推的兩種方案是與依折麥布或PCSK9抑製劑聯合應用。
在用藥過程中也需要定期複查血脂化驗,觀察療效,必要時給予調整。
預防副作用
定期複查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為了預防副作用。所有藥物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沒有副作用的藥物是不存在的。他汀類藥物由於需要長期口服,因此需要關注它的副作用,他汀類藥物的主要副作用有3種。
糖尿病
服用他汀類藥物會提升血糖水平。關於這種副作用,目前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很多醫生認為: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人群本身就是糖尿病的高發人群,所以,糖尿病的發病率高一些是正常的。
但是,最近來自歐洲的一項研究顯示,他汀類藥物可以使糖尿病發病率提升約1%左右。
所以,在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時候,需要定期複查血糖變化情況,如果出現異常需要做出相關調整。
但朋友們需要知道的是,服用他汀類藥物所獲得的收益要遠大於血糖升高所承擔的風險的,因此,不能把血糖升高作為停葯的依據。
肝損害
他汀類藥物由於作用的部位在肝臟,所以,有可能引起肝功能的異常。如果服藥期間複查肝功化驗,發現轉氨酶升高超過正常高值的3倍,就認為用藥導致了肝臟出現了異常,需要調整用藥,甚至改換其他的藥物來進行治療。
肌肉毒性
他汀類葯會影響骨骼肌細胞的線粒體代謝,因此會造成肌肉的損害,容易出現橫紋肌溶解症,癥狀主要表現為:無力、肌痛和醬油色尿。
如果出現這些癥狀需要及時複查,如果肌酸激酶超過正常高值的5倍,就可以認為出現了橫紋肌溶解症,需要及時調整藥物。
藥物的副作用一般都發生在用藥的早期,而且與用藥的劑量有相關性,因此,在用藥的頭三個月,至少複查2次肝功、血糖和肌酸激酶,來明確是否有藥物副作用的發生,如果出現藥物副作用,需要減量,甚至停葯。
對於長期應用他汀類藥物的朋友,在用藥最初3個月,需要去醫院複查2次是最理想的,如果2次都沒有什麼異常。在以後用藥的過程中,每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即可
總結
服用他汀類藥物,之所以醫生會囑咐定期到醫院複查,是為了兩個目的,一是為了觀察藥物的副作用,二是為了觀察藥物的療效。
今天的內容我們就先聊到這裡,我是張醫生,我們下次再見。
#秋季健康不打烊##謠零零計劃##生命召集令超能團#@想好好做醫生的胖子@愛哭的小女孩講故事@月光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