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車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駛過程中遭遇慘烈車禍,讓小米汽車深陷輿論漩渦的事,還在繼續發酵。
眾所周知,新能源汽車出現事故後起火,這是一個很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為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它在事故後是否起火,往往關係到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安全問題。
所以在昨天,有人問了寧德時代,問他們在這起事故中,小米汽車用的是不是寧德時代的電池。
然而寧德時代的回復是——29號事故中的小米su7汽車,用的不是寧德時代的電池。

這個回應,雖然寧德時代只是回復了短短的幾個字,但是如果寧德時代的這個回應屬實的話,那這就非常有意思了。
為什麼說有意思呢?
因為寧德時代的這個看似簡單的回復,其實暗藏的信息量非常大。
怎麼說呢?
其實搜一下你就會知道,給小米汽車供應電池的廠家,其實也就兩三家,而且還都是大企業。(具體是哪幾家大企業我就不說了,感興趣的自己去搜,某些東西是說不得的。例如上次“野鴛鴦”事件,我那篇文章通篇都給主角打碼了,文章也沒有指名道姓,而且還幫主角把ta的單位、職位都打碼了,可最終還是被主角找過來把我的文章舉報下架了,所以寫文章真的是挺有風險的啊)
那麼,有意思的事情就出現了——既然寧德時代說,這個碰撞後起火的小米汽車的電池,用的不是他們公司生產的電池,那言外之意,不就是在說這個碰撞後起火的電池,是另外的某個給小米汽車提供電池的廠家嗎?
而新能源汽車電池碰撞後起火的話,這意味着什麼呢?
這往往就意味着這個批次的電池,可能存在以下幾個設計缺陷:
① 機械防護設計不足。
就是電池包外殼強度或布局不合理,碰撞時易被尖銳物體刺穿或擠壓變形,導致電芯隔膜破裂、內部短路後起火,還有一些廠商為了降低成本,使用輕薄材料,僅“踩線”通過國標,抗撞擊能力不足,就會導致起火。
② 熱管理系統缺陷。
熱管理系統存在缺陷的話,碰撞後電池散熱路徑一旦被破壞,熱量就無法及時導出,所以就可能會起火。
③ bms(電池管理系統)響應延遲。
設計缺陷的電池系統,在碰撞瞬間,可能不能快速切斷高壓電路,或者傳感器精度不足,就會導致熱失控預警滯後,讓車主意識不到危險已經發生。
④ 材料易燃性與阻燃設計不足。
一些汽車電池包設計未採用陶瓷塗層隔膜或氣凝膠隔熱層,碰撞後火焰蔓延速度超過防護設計極限,就很容易起火。
⑤ 電芯一致性差。
若設計的電池組內電芯容量、內阻差異較大,或者使用低質小廠電芯,那碰撞後,局部就會過充/過放,就會加速熱失控蔓延。

所以,如果某個汽車電池碰撞後很容易就起火的話,往往就意味着這個電池就可能存在上面的一種或幾種設計缺陷。
而一旦電池存在這些設計缺陷的話,那汽車在遇到碰撞後,電池就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嚴重的情況:
① 電池熱失控爆燃後,車內溫度可能會在幾分鐘內升至幾百度,這就遠超人體耐受極限。而且封閉空間中燃燒,還會釋放氰化氫等劇毒氣體,導致人快速窒息或中毒。
② 一些設計有缺陷的電池燃燒後,還具有復燃特性,普通滅火器難以撲滅,可能引發車輛完全燒毀甚至周邊建築火災的情況。
③ 而且一些缺陷電池燃燒後,釋放的一些有害氣體、重金屬可能還會污染土壤和水源,所以這種事故車輛殘骸的處理成本非常高。
④ 更重要的是,一旦汽車電池碰撞後起火,還會引起消費者信心與行業信任危機——因為這些同批量的電池,可能已經大量流入市場了。
所以,當寧德時代說,在高速上發生碰撞的小米汽車用的電池不是自己生產的這麼一句話,看似簡單,其實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不是就是在說,給小米提供電池的某些說不得的大廠,他們生產的某些電池,有可能存在某些安全風險?
一句話,把鍋甩掉,同時還讓競爭對手懵逼了,就問你是不是非常有意思?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當小米汽車高速撞擊爆燃的事發生後,雷軍都說自己目前也沒有能接觸到事故車,那麼,寧德時代到底是怎麼判斷出事故車的電池不是自己生產的呢?

難道說寧德時代比雷軍還更早接觸到事故車的電池了?
還是說寧德時代從事故現場流出的電池殼體或電芯模組判斷出這不是自家的電池?
還是說寧德時代從網上流傳的照片中分析燃燒殘留物或電池包結構後,得出那輛小米汽車用的不是自己的電池?
我也不知道寧德時代是怎麼判斷出來的,反正當寧德時代對外表示那不是自己的電池後,不知道什麼原因,反正寧德時代的股價漲了,而小米和某些個給小米汽車提供電池的大廠的股價,都跌了……
我也不知道一些股價的漲跌是否和寧德時代的這句話有關,但是文章的最後,我想說的是:有時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其實也可能暗藏很大的能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