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碾過生命,科技露出獠牙。
三月底,武漢開往安徽的高速上,三個23歲姑娘連人帶車燒成焦炭。出事地點離收費站只剩九百米,修路圍擋的水泥墩子嵌在車頭。家屬舉着燒變形的車鑰匙質問:新車剛買五個月,碰撞後十秒爆燃,四個車門全鎖死。
行車記錄儀顯示,當晚22點44分撞擊瞬間,安全氣囊彈出後車內響起三聲尖叫。兩分鐘後火苗竄上車頂,救援人員趕到時鐵皮燒得通紅。女孩父親翻出女兒2022年的駕照,駕齡兩年半,開油車跑過四次長途。社交賬號里最後一條動態停留在3月26日,點贊雷軍談創業艱辛的視頻。
小米公告說聯繫過家屬,家屬對着鏡頭搖頭:“沒接到電話,沒見到調查組”。網友扒出SU7上市發布會視頻,大屏幕循環播放時速百公里制動測試,雷軍說“安全是小米底線”。事故後該車型銷量突破十萬,維權群里冒出二十多條剎車失靈投訴。
車企工程師私下透露,電車碰撞測試國標還是2018年修訂版,當時電池能量密度只有現在三分之一。2023年國內電車起火事故中,電池問題佔63%。特斯拉三年前就裝了電池包緊急斷電裝置,小米SU7用戶手冊第147頁寫着“嚴重碰撞後需手動解鎖”。
男友曬出最後的微信記錄,22點46分收到系統警報,連發三條“快停車”沒等來回復。聊天背景是兩人在黃鶴樓的合影,姑娘穿着漢服笑出酒窩。事故後第七天,家屬帶着檢測申請去北京,小米總部玻璃幕牆映出他們手裡的遺照。
喬布斯說科技必須與人性共鳴,現在某些企業卻把用戶當代碼里的字符。車禍鑒定報告能算出撞擊力度,算不清三個家庭今後幾十年的清明雨。雷軍微博還在轉發新車戰績,最新一條評論區刷滿蠟燭——互聯網時代,數據比人命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