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各項生理指標穩步恢復,2歲菲律賓患兒nieco(化名)的活體肝移植手術宣告成功。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與菲律賓中華崇仁總醫院協作,共同實現了仁濟醫院首例菲律賓患兒肝移植手術。適逢中菲建交50周年,這場跨越山海的救治,成為“健康絲綢之路”的生動註腳。
3月10日,“仁濟—崇仁國際醫療合作交流會”在仁濟醫院舉行,菲律賓駐華大使吉米·a·弗洛古律斯(jaime a. florcruz)、菲律賓駐上海總領事館代總領事沈鋒(john francis s. herrera)、菲律賓華裔青年聯合會創會會長洪玉華、菲律賓華裔慈善協會董事會主席盧祖蔭、上海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二級巡視員徐煥之,中國工程院院士、仁濟醫院院長夏強,副院長孫贇等中菲雙方代表出席活動,共話雙方醫療合作的優質成果和美好前景。
今年2月中旬,在仁濟醫院手術室內,一場跨越國界的生命接力正在上演。菲律賓2歲患兒nieco(化名)因先天性膽道閉鎖導致肝硬化,6個月內經歷12次消化道出血,生命危在旦夕。受限於當地醫療條件,患兒家庭一度陷入絕望。得益於中菲醫療協作機制,仁濟醫院與菲律賓中華崇仁總醫院迅速組建聯合專家組,由夏強院士主刀實施活體肝移植手術。患兒父親自願捐獻部分肝臟,經過6小時手術,nieco重獲新生。術後一周轉入普通病房,各項生理指標穩步恢復,預計將在本周順利出院返菲。
“仁濟醫院不僅賦予孩子新生,更讓我們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患兒家屬哽咽致謝,並向醫療團隊送來了表達謝意的錦旗。
中國工程院院士、仁濟醫院院長夏強回顧了仁濟醫院兒童肝移植技術的國際化發展歷程:“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兒童肝移植中心,仁濟醫院累計完成3800餘例手術,患兒術後生存率均居國際領先水平。我們始終秉持‘醫學無國界’的理念,率先推動中國肝移植技術在東南亞地區的臨床應用與推廣。”
2019年,仁濟醫院與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ummc)共建海外代表處,啟動兒童活體肝移植技術國際培訓項目。十年間,仁濟團隊不僅為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系統性培養50餘肝移植專業醫師,更聯合完成馬來西亞首例兒童活體肝移植手術,累計救治55名外籍重症患兒。夏強表示,此次菲律賓首例兒童肝移植的成功,標誌着中菲醫療合作在該領域實現了從“技術輸出”到“體系共建”的升級。未來,仁濟醫院將繼續恪守“仁術濟世”宗旨,通過跨國醫療技術資源共享、複合型醫學人才培養及數字化協同平台建設,全面構建覆蓋“健康絲綢之路”的醫療合作網絡。
菲律賓駐華大使吉米也為本次中菲合作成果“點贊”。他表示,此次協作深度契合兩國戰略發展需求,為東南亞患者開闢了高效生命救治通道,彰顯上海醫療品牌的全球影響力。菲律賓華裔慈善協會董事會主席盧祖蔭進一步表示,自2023年合作以來,仁濟醫院與崇仁總醫院已聯合培養十餘人次肝臟移植相關領域專業醫護,並完成跨國複雜病例救治。雙方持續探索國際醫療新模式,推動優質醫療資源高效對接。
此次菲律賓中華崇仁總醫院來滬,還參觀了仁濟醫院智慧醫療指揮中心、智慧重症監護室,並對人工智能輔助診療、互聯網醫院遠程會診平台等創新應用在患兒救助中的協同作用高度評價。崇仁總醫院醫療團隊表示,此行系統學習了仁濟醫院在dnv國際醫療質控體系、多學科協作機制及智慧化服務模式等領域的先進經驗,為提升本土醫療服務能級提供重要借鑒。
仁濟醫院智慧醫療發展處處長王春鳴介紹,未來雙方還將依託上海市“智慧醫療”發展戰略,聯合打造“中菲醫療互聯網醫院雲平台”,推動病例共享、遠程會診等數字化服務,讓“中國方案”惠及更多東南亞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