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女生輸頭孢過敏不幸身亡,醫生:急救藥品必須觸手可及

2025年05月06日10:24:07 健康 1926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喬芮)5月4日,“大一女生輸頭孢過敏不幸身亡”衝上各平台熱搜榜,使用頭孢到底要不要做皮試?如何預防和降低過敏反應風險?相關話題引髮網友熱議。

據《大河報》5月3日報道,陶蘭(化名)父親接受該報採訪時稱,4月15日晚,陶蘭因腹痛和3名同學一起前往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西陵院區急診內科就診,醫生曾詢問是否有藥物過敏,陶蘭表示不清楚。此後,醫生開具了包含注射用頭孢曲松鈉以及其他藥物的處方。搶救病歷記錄顯示,患者在輸注頭孢曲松鈉過程中,突發意識喪失、口吐白沫癥狀。4月20日,陶蘭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證明顯示:死亡原因為過敏性休克、多臟器功能衰竭。

大一女生輸頭孢過敏不幸身亡,醫生:急救藥品必須觸手可及 - 天天要聞

患者的搶救病例。圖源大河報

“並非所有人在頭孢菌素使用前都需要做皮試,但在用藥過程中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備好抗過敏等急救藥品和設備是必須遵守的。”5月4日,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健康法治研究與創新轉化中心主任鄧勇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因為頭孢菌素皮試的預測價值有限,其假陽性率較高,可能導致患者不必要的擔憂和醫療資源的浪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等相關指南指出,對於既往無青霉素或頭孢菌素I型過敏史,在應用頭孢菌素前不建議常規進行皮試。

5月4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藥品供應科副主任王蘭向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解釋,首先,頭孢過敏機制複雜,常規皮試對此類過敏的預測價值有限,假陰性結果則可能讓醫患雙方放鬆警惕,反而增加風險。其次,藥物中的輔料成分如碳酸鈉可能干擾皮試結果準確性。

儘管常規皮試取消,但三類人群仍需特別警惕:一是有明確頭孢過敏史者,尤其是曾對同一種頭孢藥物產生反應的患者;二是曾有青霉素嚴重過敏史者;三是高敏體質人群,如既往發生過哮喘、蕁麻疹等IgE介導的過敏反應者。

鄧勇提醒,在使用頭孢菌素時,如果必須使用注射劑型,要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和相關指南的要求進行用藥,並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備好抗過敏等急救藥品和設備,一旦出現過敏反應,能夠及時進行救治。此外,患者自身也要注意觀察用藥後的身體反應,如有不適及時告知醫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海南一地4人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海南一地4人被通報

近日,海南省定安縣紀委監委通報四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分別是:一、定安縣教育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王波違規收受禮品禮金、接受可能影響公正執行公務的宴請等問題。2021年至2024年,王波直接或通過其家人多次違規收受管理服務對象所送高檔白酒、香煙等禮品和禮金;先後多次接受管理服務對象宴請,宴請費用由管理...
蘋果攜手哈佛揭秘女性健康研究,月經周期對運動時間影響微乎其微 - 天天要聞

蘋果攜手哈佛揭秘女性健康研究,月經周期對運動時間影響微乎其微

IT之家 5 月 6 日消息,蘋果公司攜手哈佛大學,公布了“Apple Women’s Health Study”最新研究報告,研究分析了超過 11 萬名參與者的 2200 萬次運動數據,發現步行、騎行、跑步、功能性力量訓練和瑜伽是最常見的五種運動類型。蘋果公司於 2019 年宣布啟動三項全新研究項目,其中一項攜手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美國...
當心!長時間咳嗽?可能是哮喘丨健康總動員 - 天天要聞

當心!長時間咳嗽?可能是哮喘丨健康總動員

2025年5月6日是第27個世界哮喘日咳嗽變異性哮喘是一種以慢性咳嗽為唯一或主要癥狀的特殊哮喘類型被稱為“沉默哮喘”因其缺乏典型哮喘的喘息、呼吸困難等表現常被誤診為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導致延誤治療本期嘉賓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上海市閔行區醫學會變態反應專業委員會委員 周傑點擊收聽完整內容何為...
當腦血管遭遇“驚雷”,警惕蛛網膜下腔出血!這些保命知識速看! - 天天要聞

當腦血管遭遇“驚雷”,警惕蛛網膜下腔出血!這些保命知識速看!

“醫生,我頭痛得像要炸開,真的想死!”凌晨03:00,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神經內科三病區收住一個48歲中年女性患者,患者看到接診醫生時,直述頭痛異常。當時接診醫生迅速判斷:外院CT顯示蛛網膜下腔出血,查體發現頸部僵硬如木板,下頜與胸口距離超三指——這是腦動脈瘤破裂的典型信號!立馬進行院內MDT討論,...
輕鬆健康發起“青年醫生成長計劃科研學術能力提升行動”,科技賦能青年醫師力量 - 天天要聞

輕鬆健康發起“青年醫生成長計劃科研學術能力提升行動”,科技賦能青年醫師力量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5月4日,“青年醫生成長計劃學術交流會”在北京人民日報新媒體大廈舉行。會上,為積極響應《“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關於加強醫學人才培養、推動醫學科技創新的號召,輕鬆健康聯合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發起了“青年醫生成長計劃——科研學術能力提升行動”,旨在通過權威專家對臨床科研數據應用和...
走路能降血糖?走多少適合?怎麼走效果最好?醫生分享建議 - 天天要聞

走路能降血糖?走多少適合?怎麼走效果最好?醫生分享建議

在我們的印象中,糖尿病是個離不開“吃藥”的病。但很多人不知道,真正降血糖的“王牌”,其實藏在你每天的“腿腳”里——走路。這不是說說而已。近年來,越來越多研究表明,規律的走路鍛煉,不僅可以控制血糖,甚至對預防糖尿病、逆轉“糖前期”都有明顯幫助
小小甲鈷胺,可改善中老年人3大健康問題,本文講出實情 - 天天要聞

小小甲鈷胺,可改善中老年人3大健康問題,本文講出實情

詳細提起甲鈷胺這個名字,很多朋友也不會陌生,也有不少人把它當成營養神經,甚至是對抗衰老的“神奇藥物”來使用,甲鈷胺到底是什麼?它在改善中老年人健康方面,又有哪些切實有效的功效呢?今天的這篇科普,就來帶大家去認識一下,甲鈷胺在改善中老年人健康
14項中腫方案亮相ASCO,中國之聲響徹全球腫瘤學術舞台 - 天天要聞

14項中腫方案亮相ASCO,中國之聲響徹全球腫瘤學術舞台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是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腫瘤學國際學術會議,每年吸引來自100多個國家的數萬名專家學者參會。會議聚焦癌症診療最新突破、轉化醫學前沿進展及臨床實踐創新,被譽為腫瘤領域的“學術奧林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