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豹警官”減肥失敗,該不該繼續幫它瘦身?| 新京報專欄

2024年05月19日18:41:13 健康 1671
欣然接受一隻體型肥胖的金錢豹在動物園裡安享晚年,也是對圈養動物應有的關懷。
網紅“豹警官”減肥失敗,該不該繼續幫它瘦身?| 新京報專欄 - 天天要聞▲“豹警官”至今依然是圓滾滾的,身材似乎沒有任何變化。圖/攀枝花市東區融媒體中心
文 徐斌榮


網紅“豹警官”減肥失敗的消息,上了新聞熱搜。


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四川省攀枝花公園動物園,一隻體型偏胖的金錢豹,因其形似好萊塢動畫片《瘋狂動物城》中的“豹警官”而意外走紅。


網友將該動物園稱為“最良心的動物園”,同時覺得“豹警官”身體過胖,可能會影響健康,建議給它減減肥。此後,動物園專門制定了《攀枝花公園金錢豹減肥方案》,擬通過食物減肥法、氣味丰容法、投食方式改變法、館舍擴容法等四方面,幫助它科學減肥。


如今兩個月過去,“豹警官”肚子依然是圓滾滾的,身材似乎沒有任何變化。有網友戲稱,“它減肥失敗了,像極了減肥中的自己”。那麼,園方是否要繼續執行其減肥方案呢?


據攀枝花動物園工作人員介紹,關於“豹警官”減肥,園方反覆諮詢了業界多名專家,得到的結論都是,年齡太大了,沒必要折騰,安享晚年就好。


公眾的熱議,是對於動物園動物健康管理的關心,本質上也反映了我們對被圈養動物的干預行為尺度的認知與思考。


生存策略影響動物體型


在動物王國,每一種動物都有其生命周期,從幼崽的活潑到成年的強壯,再到老年的遲緩,是自然界不變的法則。


然而,當這些動物被置於人類的監護之下,如動物園這樣的環境時,如何平衡它們的自然衰老過程與我們的人文關懷,便成為一個複雜而微妙的問題,也體現了人類的普遍社會價值觀放在自然界里的再認知過程。


金錢豹,作為貓科動物中的一員,以其矯健的身姿和出色的狩獵技巧而聞名。它們擁有強壯的體格、敏銳的感官和獨特的皮毛花紋,這些特徵共同構成了金錢豹作為頂級捕食者的基礎。這一固有印象,也影響了我們衡量其健康與否的潛在標準的形成。


動物健康的概念與人類健康之間有一些基本的相似性,兩者都涉及生理機能的正常運作、沒有疾病和傷害,以及能夠適應環境和執行日常活動等。然而,與人類的健康概念相比較,動物健康還是有其特殊性。


動物健康與其本能行為的表達密切相關,一個健康的動物應該能夠展示其自然行為,如覓食、交配、領域標記等。動物健康,還包括能夠適應其自然環境或動物園等人工環境的能力,這涉及對環境變化的生理和行為反應。


在身材條件的維持方面,人類社會往往強調通過鍛煉和飲食控制來維持理想的體型,這與健康和美容標準有關。然而,在動物界,動物的身材條件更多地與生存和繁衍能力相關。


儘管動物的生育周期、成長速度和壽命都與人類有很大差異,但跟人類情況相似的是,動物健康的狀態也與其特定的生命周期階段緊密相關。


而野外動物的體型,往往還與它們的生存策略相適應,如獵食者需要強壯的體格,被獵者則可能需要更快的速度等。


與野生動物相比,家養和動物園中的動物會受到更多的人為干預,如定期投喂、獸醫護理、環境管理等,都會直接影響其身體狀況。這也意味着,我們需要把動物園裡圈養下的動物與野外動物區別看待。


大可不必進行過度干預


在許多物種中,體型和身體狀況是潛在配偶選擇的信號,反映了動物的遺傳健康和生育能力。動物的體型和身體狀況,也會受到自然規律的強烈影響,包括食物供應的季節性變化、生命周期的衰老過程。


在動物園圈養情況下,人類干預會改變這一狀況,但動物的遺傳性本能依然會發揮作用。


在野外,金錢豹雄性壽命約為14歲,雌豹則約為19歲。網紅“豹警官”如今已十六七歲,相當於人類的七、八十歲。倘若在野外,老豹被驅逐出領地,因無法捕獲到足夠的獵物而餓斃是自然現象。


但是,對於一隻在動物園裡“衣食無憂、心無慾念”的老年金錢豹,身體“發福”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對圈養動物而言,這也是自然規律的一部分。


給“豹警官”減肥,其實是通過人為的要求令其重新適應全新的生活狀態,也必然因這一變化給其帶來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對於一隻老豹,這樣的過度干預大可不必。


動物的體型和健康狀況,是由其生物學特性和環境因素共同決定的。在動物園等人工環境中,管理者需要在尊重動物自然規律的同時,通過科學的方法來維護動物的健康。


例如,通過提供適宜的飲食、足夠的活動空間和儘可能模仿自然環境的棲息地,來幫助動物保持其在圈養狀態下的自然行為和健康狀態。


對於攀枝花公園動物園中的網紅“豹警官”,尊重其自然衰老的過程,也意味着接受一隻體型肥胖的金錢豹安享晚年。與平靜地面對野外老金錢豹被大自然淘汰一樣,這體現了對動物福祉的尊重和對自然規律的理解,也是對圈養動物應有的關懷。


撰稿 / 徐斌榮(自然保護工作者)

編輯 / 遲道華

校對 / 張彥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治風沙、護生態 做大自然的“醫生”你感興趣嗎? - 天天要聞

治風沙、護生態 做大自然的“醫生”你感興趣嗎?

再過幾日,各地高考分數將陸續出爐,未來學什麼專業可能是這段時間以來,考生和家長琢磨最多的一件事。今年,教育部公布了24種增設的本科新專業,並納入2024年高考招生中。今天我們來了解其中之一——生態修....
注意了!肌肉跳動、言語表達不清,出現這些癥狀要警惕 - 天天要聞

注意了!肌肉跳動、言語表達不清,出現這些癥狀要警惕

今天(6月21日)是世界漸凍人日,漸凍症是一種罕見的病,著名的物理學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就和這種疾病抗爭了55年,漸凍症如何形成?癥狀有哪些?漸凍症早期癥狀易與其他疾病混淆 排查確診需漸進漸凍症屬於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疾病,患者會逐步出現肌肉萎
解析DRG下高頻違規——涉及高套點數、高碼低編 - 天天要聞

解析DRG下高頻違規——涉及高套點數、高碼低編

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以疾病診斷為基礎,旨在通過科學的分組實現合理的支付。這一模式不僅有利於遏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保障醫保基金的可持續運行,還有利於激勵醫療機構提高服務效率和醫療質量,正成為醫保管理的重要工具。
這十種可以“護心”的食物,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這十種可以“護心”的食物,你知道嗎?

在探索健康飲食的旅程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各種關於食物對心臟有益的說法;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被認為可以“護心”的食物,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堅果:堅果類如杏仁、核桃和榛子,富含健康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和歐米茄-3脂肪酸,這些成分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
如何預防高血壓的八大“危險時刻”? - 天天要聞

如何預防高血壓的八大“危險時刻”?

高血壓,這個聽起來有些沉重的詞彙,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被稱為“無聲的殺手”,因為很多時候,它在不知不覺中侵蝕着我們的健康;那麼,如何預防高血壓的八大“危險時刻”呢?
血脂太高怎麼辦?記住“三吃三不吃” - 天天要聞

血脂太高怎麼辦?記住“三吃三不吃”

血脂,這個聽起來有點學術的詞彙,其實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血脂過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血脂”,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它往往悄無聲息地侵襲着我們的血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那麼,面對血脂過高,我們該如何調整飲食,做到“三吃三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