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群同學化身腸鏡程序員,給人類腸道debug

2024年04月22日22:15:12 健康 1836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楊鵬飛 吳婧

“你們學計算機專業的,怎麼想來搞醫療?”

“你們的腸鏡系統真的可以投入使用嗎?”

自從跟着導師投身研究一款醫療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後,杭州師範大學信息學院的陳爾灝經常聽過這樣的質疑聲。

作為杭州師範大學信息學院軟件工程專業的學生,他化身腸道程序員,與實驗室成員一起研究出一款腸鏡三維智能輔助診斷系統,主要用來為醫生提供即時的、全面的診斷信息,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診療方案,為腸道疾病的檢測和診療提供支持。

“浙”群同學化身腸鏡程序員,給人類腸道debug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近日,杭州市衛健委發布的2023年惡性腫瘤發病數據顯示,結直腸癌處於2023年杭州市戶籍人口惡性腫瘤發病率的前5位。根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腸癌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發病率和死亡率也在逐年升高,腸胃病患者數量與日俱增,而醫生的培養周期長、成本高,資深醫師短缺,消化道內鏡醫師壓力巨大。

如何幫助醫生給腸道“debug”呢?陳爾灝某次生病做腸鏡時發現過程極為麻煩和痛苦,於是靈機一動,想能不能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利用AI技術做一款簡捷的腸鏡操作系統,降低手術時間、優化診療流程,同時患者也能避免痛苦和漫長的等待。

“現在的AI腸鏡都停留在二維圖像層面的感知和分析上,而且他們的模型更新很慢,適配能力也較低”,出生於醫護家庭且對醫學有着濃厚興趣的計算機專業的謝瑞雪對陳爾灝說。如果能通過一種技術,對腸道進行三維重建,醫生通過三維重建的模型尋找病灶,就好像我們寫代碼之後debug一樣,從而降低漏診率。

當得知學院劉儒瑜、張浩宇兩位老師也在做這方面的研究時,陳爾灝和謝瑞雪加入了兩位老師的科研團隊,開始以項目負責人的身份和團隊一起開始“腸鏡三維診斷”的研究。該研究旨在通過跨模態融合的腸道稠密深度估計、考慮幾何和光度一致性的腸道位姿估計、面向腸道深度估計的個性化聯邦建模方法的三維智能診斷輔助系統,助力醫生精準評估、精細規劃,為腸道動態手術保駕護航。

“浙”群同學化身腸鏡程序員,給人類腸道debug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然而,夢想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團隊在研發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困難。

比如,技術難題讓團隊一度陷入困境。深度估計與位姿估計需要團隊成員們反覆試驗、調整和優化。每一個小小的進步,都凝結着整個團隊的心血和汗水。

此外,與醫療機構的合作也並非易事。醫療行業的特殊性使得合作過程中充滿了挑戰,團隊需要深入了解醫生的需求和痛點,與醫療專家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團隊成員們不斷克服困難,用真誠和專業贏得了醫生的信任和認可。

“浙”群同學化身腸鏡程序員,給人類腸道debug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我國將在健康、養老領域全力推進“人工智能+”戰略行動,藉助人工智能技術增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杭州師範大學信息學院團隊借鑒自動駕駛的視覺感知技術,創新應用於腸道三維重建,通過優化深度估計和位姿估計算法,實現了高精度重建。“腸鏡三維智能診斷輔助系統”具備導航和漏診提醒功能,提升診斷準確性。患者一次檢查即可獲取完整三維腸道模型,為後續治療提供支持。此外,通過聯邦學習網絡實現模型高效更新和適配,既保護醫院數據隱私,又促進數據高效利用。“我的願望很簡單,只要能讓病人少一點痛苦就可以了”,陳爾灝說道。

“浙”群同學化身腸鏡程序員,給人類腸道debug - 天天要聞

受訪者供圖

如今,團隊成員們各司其職,繼續打磨原型產品,並積極尋找合作夥伴。他們的目標很明確:將腸道三維智能診斷技術推廣到更多的醫療機構,讓更多的患者受益。

“轉載請註明出處”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 天天要聞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近期,亞洲多個國家(地區)衛生部門通報,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護。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於北方省份。中國香港等地已開始安排針對JN.1毒株的疫苗接種。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 天天要聞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楊夏2個多月前(2月20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次抽檢,讓一貫標榜“品質”的盒馬陷入了一次食品安全風波。近日,青島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銷售的來自“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町蛋業)的保潔無抗鮮雞蛋,在抽檢中發現農獸葯殘留超標,受到了廣泛關注。圖片來源:...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 天天要聞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點新聞報道】俄羅斯一名男子的後腦杓突然長出一個5英寸(約12cm)「惡魔角」的角質瘤,起初他不以為意,一直忍受頭痛,後來因為嚴重影響到生活,便前往醫院就診,將角質瘤移除。而負責手術的醫生坦言,這是他行醫25年來,第一次遇到如此罕見的病例。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 天天要聞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近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主辦的《中華醫藏》(簡稱《醫藏》)溫病捲髮布暨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中醫藥古籍承載着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與實踐經驗,是中醫藥學術傳承的根基,也是推動現代中醫藥發展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