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醫學》:一次液體活檢,“算準”免疫治療!ctDNA檢測可超前並精準預測肺癌免疫治療效果

2023年04月03日23:02:03 健康 1190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自然·醫學》:一次液體活檢,“算準”免疫治療!ctDNA檢測可超前並精準預測肺癌免疫治療效果 - 天天要聞《自然·醫學》:一次液體活檢,“算準”免疫治療!ctDNA檢測可超前並精準預測肺癌免疫治療效果 - 天天要聞

為了讓免疫治療越用越精準,精準找到適合的患者群體,近幾年科學家和醫生們可以說絞盡腦汁,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新技術和新檢測。但“讓免疫治療更精準”其實還該有另一層含義,那就是及早中止很可能無法見效的用藥。

畢竟免疫治療不是萬能的,如果患者難以達到客觀緩解,實現臨床獲益和長生存就比較困難,應及時調整為其它治療方案,但這對檢測和評估也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如果能在治療開始不久就實現準確預測,調整方案才有餘地。

近期,一項發表在《自然·醫學》上的最新研究,為這種設想提供了可能的手段:基於來自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免疫治療臨床III期IMpower150研究的數據,研究發現在治療第3個周期第1天,使用液體活檢方法檢測ctDNA,可精準預測患者的總生存期(OS),從而指導後續的臨床治療

該研究構建了機器學習模型,對不同時間節點上的ctDNA檢測結果進行縱向分析,顯示治療第3個周期第1天的ctDNA水平越高,患者的中位OS就越短,高危患者的中位OS僅為低危患者的1/3,且該結論得到了其它研究數據的獨立驗證,這也是首個基於臨床III期研究,縱向評估NSCLC患者ctDNA改變的分析[1-2]。

《自然·醫學》:一次液體活檢,“算準”免疫治療!ctDNA檢測可超前並精準預測肺癌免疫治療效果 - 天天要聞

論文首頁截圖

基於ctDNA的液體活檢,既往在NSCLC中更多是用於早期可手術患者,在術後檢測可能提示複發的分子殘留病灶(MRD),而本次分析中把ctDNA檢測用到晚期轉移性患者身上,則是因為當前基於影像學腫瘤體積變化(根據RECIST標準)評估免疫治療應答仍有缺陷,至少不能滿足早期預測療效的需求。

而在EGFR等驅動基因陽性NSCLC中,ctDNA動態變化已被證實與靶向治療的效果有關,免疫治療當然可以借鑒這種做法。由基因泰克Genentech)團隊主導的研究者們,對IMpower150研究納入的1200餘例患者進行篩選,最終篩選出466例患者用於分析,分別構建訓練隊列(n=240)和驗證集(n=226)。

《自然·醫學》:一次液體活檢,“算準”免疫治療!ctDNA檢測可超前並精準預測肺癌免疫治療效果 - 天天要聞

研究流程圖

研究者們構建的ctDNA檢測Panel共納入311個基因,可在訓練隊列85%患者基線時的血液樣本中檢測到ctDNA。初步分析顯示,患者在基線時的ctDNA水平,就與接受免疫聯合治療(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含鉑雙葯化療,即ABCP四葯聯合方案)或含鉑化療後的中位OS有關,ctDNA水平越高、中位OS越短。

為更進一步實現早期預測療效的目標,研究又分別對治療第2、3、4、8個周期第1天(C2D1/C3D1/C4D1/C8D1)時的ctDNA水平進行分析,並結合治療第6周時的影像學評估結果,分析它們與患者預後的關係。

數據顯示,即使影像學評估的治療應答同為部分緩解(PR)或疾病穩定(SD),根據C3D1時的ctDNA水平,也能將患者分為存在OS、PFS顯著差異的高危/低危人群。研究者們因此選擇C3D1作為後續研究的ctDNA時間點,利用機器學習模型分析C3D1時患者ctDNA特徵,結合臨床特徵構建了更精準的分析模型。

新的C3D1-ctDNA分析模型將訓練隊列患者分為低危(實現分子層面應答,占訓練集32%)、中危(分子層面SD,佔40%)和高危(分子層面疾病進展,佔28%)三類,患者中位OS則分別是31.2個月、18.8個月和9.5個月,差異明顯

最終,研究者們使用驗證集以及其它臨床研究來源數據(OAK研究),評估了C3D1-ctDNA分析模型的區分準確度,發現高危患者的死亡風險遠高於低危患者(HR=3.28),中位OS也分別為7.3個月和25.2個月;對第6周時影像學評估應答為PR/SD的患者,C3D1-ctDNA分析模型也能分別準確找到低危和高危患者。

《自然·醫學》:一次液體活檢,“算準”免疫治療!ctDNA檢測可超前並精準預測肺癌免疫治療效果 - 天天要聞

患者OS差異情況

而C3D1-ctDNA分析模型的應用,可能還不止於評估患者預後:研究者們進行的模擬分析顯示,既然模型評估的分子層面應答(即低危患者),比影像學評估的PR更為精準,就可以作為臨床早期研究的替代終點,作為用於藥品審核上市的療效指標,這還符合近年來許多抗腫瘤新葯以早期研究數據加速上市的趨勢。

當然了,要想讓C3D1-ctDNA模型融入到臨床實踐的患者管理中,科學家和醫生們還要付出很多努力,但能在免疫治療第3個周期剛開始就做出準確預測,這種檢測的水平還是非常值得稱讚的,期待它儘快在臨床發光發熱~

參考文獻:

[1]Assaf Z J F, Zou W, Fine A D, et al. A longitudinal circulating tumor DNA-based model associated with survival in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 Nature Medicine, 2023.

[2]https://www.genomeweb.com/sequencing/advanced-cancer-outcomes-predicted-using-model-based-circulating-tumor-dna-metrics

《自然·醫學》:一次液體活檢,“算準”免疫治療!ctDNA檢測可超前並精準預測肺癌免疫治療效果 - 天天要聞

本文作者丨譚碩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 天天要聞

被甲狀腺癌纏上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年輕

最近,甲狀腺癌又上了熱搜。根據《2025 版北京市體檢人群抽樣健康報告》的內容,體檢人群的癌症檢出率升高,其中甲狀腺癌患者數高居第一位,檢出率高達48%。甲狀腺癌為什麼越來越多了?今天邀請內分泌方面的專家來細緻聊聊。甲狀腺癌為什麼越來越常見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 - 天天要聞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

它是中醫界的阿斯匹林,每天吃一點,血管通暢,血液不堵現代人很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心腦血管問題,像心腦血管狹窄、冠心病等等,中醫擅長調理這個病,為什麼這麼說,心腦血管疾病其實是一類病,簡單來講,就是血管堵了,就像一條河裡有很多泥沙沉積。
一個月接診患者20餘例!高溫來臨,這種兇險急症的高發期還沒過 - 天天要聞

一個月接診患者20餘例!高溫來臨,這種兇險急症的高發期還沒過

隨着梅雨季落幕,高溫隨之而來,接下來以晴熱高溫天氣為主,最高氣溫可達40℃。身材高大健碩的老王是浙江一名跑步愛好者,平日里一直堅持鍛煉,身體素質向來不錯。這天傍晚,雨後天晴,老王像往常一樣開啟了長跑。然而,就在距家還有1公里時,他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腳步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但老王並未多想,咬着牙堅持跑到...
葯食同源|高血脂的“剋星”!煮飯、熬粥時放一把好處多多 - 天天要聞

葯食同源|高血脂的“剋星”!煮飯、熬粥時放一把好處多多

【來源:湖北葯監】紅曲是由紅麴黴發酵粳米等穀物製成的傳統食品,即常見的紅曲米。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調節血脂、抗炎抑菌、預防骨質疏鬆等多種好處。↓↓紅曲作為天然的食品“添加劑”,可以用來釀酒、製作紅腐乳,還可以作為天然色素、調味劑和肉類保
內鏡下開“隧道” 精準摘除消化道腫瘤 - 天天要聞

內鏡下開“隧道” 精準摘除消化道腫瘤

【來源:紅網】為患者實施手術。紅網時刻新聞通訊員 鄢婷 肖會玲 婁底報道近日,婁底市第一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團隊成功運用隧道法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TD)為一名乙狀結腸早癌患者實施微創治療。此項技術的開展,填補了婁底市該領域的空白,為提升內鏡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