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生命“重啟鍵”】9歲尿毒症男童腎移植成功

2022年11月01日20:46:20 健康 1790
【按下生命“重啟鍵”】9歲尿毒症男童腎移植成功 - 天天要聞

10月26日,是接受腎移植2個月的小魚兒來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複查的日子。

在門診見到他最崇拜的王強醫生時,小魚兒難得開心地笑起來。

“他恢復得非常好,尿蛋白轉陰,肌酐早早就達標了,今天是39ummol/L(通常超過70是異常),不僅身高長了兩公分,性格也開朗許多,吃飯也香了,人也胖了,可以享受和正常孩子一樣的童年。”

看到小魚兒恢復如期,泌尿外科副主任王強特別開心。“腎移植複查非常關鍵,在醫院疫情防控與醫療救治互聯並行的模式下,孩子能如期複查,不影響進一步康復和治療,真的非常難得。”

而半年多前見到小魚兒的狀態,王強醫生仍記憶猶新——

6歲診斷尿毒症,靠透析續命

已經9歲的小魚兒,身高體重明顯低於同齡人,弱弱小小的的他,看起來最多7歲。

【按下生命“重啟鍵”】9歲尿毒症男童腎移植成功 - 天天要聞

在6歲半時,小魚兒就被確診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經檢查,是因為基因突變導致的。

“孩子總是說累,臉色不太好,吃東西也不香,我們一直以為是因為他挑食。到了醫院醫生問起來,我們才注意到孩子尿色特別淡,還有泡沫。”

媽媽回憶道。

沒想到這一查,除了貧血血肌酐非常高,尿蛋白3個“+”……

一系列指標表明,小魚兒已經到了尿毒症階段。

“腎是排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就是排出體內的有毒物質。”泌尿外科徐濤主任說:尿毒症,就是表明小魚兒的腎臟已經失去了過濾和排泄的功能,就會導致體內毒素一直在體內蓄積,最終發生中毒現象。

此時,換腎是最好的辦法。

但找到合適的腎臟,又是談何容易。

為此,家裡為小魚兒選擇了相對“經濟實惠”的腹膜透析來維持生命。

這一“透”,就是三年。

規律腹透,雖說能排除體內堆積過多的毒素,但一日四到五次往腹腔灌注腹透液,這份“約束”讓他變得越來越不願意出門。剛上小學半年的小魚兒,只能輟學回家養病。

從小性格開朗的他,因離開學校,與同齡小朋友的共同語言越來越少,變得沉默寡言。

深夜接到“生命禮物”,成功匹配7歲腎臟

從2021年10月完成移植配型,並在國家腎移植登記系統上完成登記後,小魚兒就開始等待合適腎源。

“我國器官分配系統對18周歲以下的兒童尿毒症患者有一定的政策傾斜,一旦順利匹配,患兒有可能在數月之內優先獲得腎源。”王強說。

“我清楚的記得,那天半夜,接到王強醫生的電話,他說一顆7歲孩子的腎臟成功與小魚兒匹配上了。”小魚兒媽媽直呼:太幸運了!

全家簡單收拾好東西,抱起小魚兒,連夜從秦皇島開車趕往北京。

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時,已是早上8點多。考慮到一家人對醫院環境不熟悉,加之小魚兒身體的原因,醫院工作人員一直陪伴左右,協助完成入院前檢查,辦理住院手續。

“見到王主任,特別踏實,他交代的非常細緻,不急不慌的。再看到乾淨的病房、體貼的醫護人員,就更踏實了。”小魚兒媽媽說。

【按下生命“重啟鍵”】9歲尿毒症男童腎移植成功 - 天天要聞

王強副主任詳細交代入院相關檢查注意事項

為高質量完成這場生命的延續,術前一天,泌尿外科主任徐濤組織全科查房,討論並評估手術風險,制定詳細的手術、治療方案及護理預案;麻醉醫師、手術室護士做好充足的手術準備……

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小魚兒的生命安全。

與時間賽跑,6小時1800公里生命接力

與此同時,凌晨1點,王醫生也接到了王強副主任的電話。他立即預定了最早航班,5點從家出發,趕往機場直奔大連。

他肩負着一個重要的任務——為小魚兒取回腎源。

“這一路,我們一直在與時間賽跑。”

王醫生拿着專用運輸冰桶趕到大連機場時,得到消息的南航工作人員,特意安排廊橋讓他作為首位乘客下飛機;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醫生“馬不停蹄”送來捐獻的器官;返程時,國航工作人員協助全程綠色通道……

從醫院調度、航空公司“綠色通道”、路途司機師傅高度配合,每一個環節,都是在以更快的速度確保捐獻的器官儘快送達。

【按下生命“重啟鍵”】9歲尿毒症男童腎移植成功 - 天天要聞

來回1800公里,肩負運送“生命”器官的

王醫生馬不停蹄奔波在路上

到達首都機場時,時鐘指向下午2點42分。

而從首都機場到北大人民醫院還有將近30公里的路程,需要途徑機場高速、北二環西二環

醫院工作人員立即與北京交通廣播取得聯繫,在103.9直播間主持人的提示和廣大司機的支持下,下午3點14分,救護車順利抵達醫院。

王醫生一路小跑,在第一時間把器官交接給了即將進入手術室的醫生時,才鬆了一口氣。

“全程我基本是在跑,最短時間完成器官移植對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6個小時,往返近1800公里,拎着重量超過5公斤的冰桶,完成任務時,他身上的藍色T恤已布滿了汗漬。

【按下生命“重啟鍵”】9歲尿毒症男童腎移植成功 - 天天要聞

6個小時不停歇,汗漬在王醫生的

T恤上留下了明顯的痕迹

多學科配合,生命延續小魚兒安返病房

此時的小魚兒已經躺在轉運車上,被推往手術室。

而王強醫生早早來到手術室,他需要提前完成非常重要的一步——修腎。

“修腎”就是對捐獻的腎臟進行清理,其目的是清除多餘的脂肪組織,並修剪血管和輸尿管,保持一定的長度和一定的口徑,利於吻合,之後再移植入小魚兒的體內。

主刀醫生王強說:但無論是修剪過程,還是移植術中,每一步都要做到細緻認真,容不得絲毫差錯。

在“修腎”過程中,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張曉鵬帶領助手,在手術台上“睡去”的小魚兒右下腹開了一個小小的弧形切口,一層層輕柔的分離、推開、結紮,將其右髂窩的髂內動脈和髂外靜脈充分遊離、暴露,為下一步移植血管吻合打好基礎。同時,手術室麻醉醫師和護士們有條不紊地熟練配合著。

大家都知道,移植成功與否,需要經過多個“關卡”,而第一關就是手術關。

【按下生命“重啟鍵”】9歲尿毒症男童腎移植成功 - 天天要聞

手術照,右3為主刀醫生王強

兒童的腎臟,本身就小,對血管、輸尿管的吻合技術要求更高。

麻醉科強有力的保駕護航之下,王強醫生小心翼翼地將供者“新鮮”的腎臟“送”進右髂窩,再將供者腎臟動脈與小魚兒的髂內動脈進行端端吻合,將腎臟靜脈與髂外靜脈端側吻合。

“吻合完成,並沒有結束,還有重要的一步——吻合口漏血試驗。”王強醫生說:這時候,我們需要將暫時阻斷血流的血管放開,檢查動靜脈口沒有漏血或滲血後,才能完全將血流放開,每一步都不敢有絲毫放鬆。

【按下生命“重啟鍵”】9歲尿毒症男童腎移植成功 - 天天要聞

粉嫩“新鮮”的腎臟移植到小魚兒體內

可喜的是,恢復腎血流後的“新”腎很快就開始變硬、顏色紅潤、血管搏動有力,“安家”僅僅幾分鐘就開始工作,清澈的尿液從尿管里一滴一滴流入尿袋。

手術非常順利,小魚兒安返病房。

新腎臟運行良好,移植12天後順利出院

手術順利並不代表成功,在密切監測血壓、尿量變化同時,除了要避免術後出血、血栓形成等各種併發症的發生,還要對術後第七天的急性排斥反應加速期進行嚴控。

術後8小時,小魚兒的尿量就達到了5200ml,血肌酐值降至200 ummol/L,隨後149、118、86、31……

在移植術後12天,在泌尿外科護理團隊的的精心照護下,小魚兒恢復良好,準備出院了。

【按下生命“重啟鍵”】9歲尿毒症男童腎移植成功 - 天天要聞

泌尿外科護理團隊精心照護

看着孩子狀態一點點變好,小魚兒媽媽心裡的大石頭也終於放了下來。不善言談的她眼含淚水,臨走前留下感激之言:

住院期間,王主任總是來看他,親自換藥,還找機會跟孩子聊天,鼓勵他。遇到這麼好的醫生和醫護團隊,是我們的福氣,感謝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按下生命“重啟鍵”】9歲尿毒症男童腎移植成功 - 天天要聞

圖:術後12天,小魚兒出院了

內外聯動,“隨訪”助患者得到連續系統救治

上周剛拔除了跟他多年的腹膜透析管路,恢復“自由身”的小魚兒輕鬆開朗了許多。

“王叔叔說,再休半年,我就可以上學了。”小魚兒的眼中閃爍着希望的光芒。

當得知泌尿外科移植團隊與兒童腎內科專家聯動建立隨訪群,針對兒童腎臟移植患兒形成一個多學科閉環管理,從移植前到移植後,讓患兒能得到全方位的專業指導和精準評估,並在隨訪同時輔助腹部B超、血肌酐、病毒檢測、血葯濃度等檢查和免疫狀態評估、生長發育情況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小魚兒媽媽高興的合不攏嘴:“遇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專家團隊,是我們一家最大的幸運。”

專家提示

根據2012中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約有1.3億慢性腎病患者,值得關注的是,我國3億多兒童中有200餘萬腎病患兒,慢性腎衰竭正以每年13%的速度遞增。

兒童腎衰首選腎移植,越早效果越好!

專家提醒,尿液檢查是早期發現腎臟疾病的有效手段,當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貧血、食慾下降、泡沫尿等情況時,應儘快就醫。

尿毒症兒童首選腎移植。因為其先天性和遺傳性腎病占很大比例,一般用藥保守治療無能為力。越早接受腎移植長期效果越好。。

兒童腎移植手術,切口小,無特殊原因不用切除原來的腎,隨着新腎替代舊腎,兒童供腎會自行長大,舊腎就會萎縮,從而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但要注意,移植術後免疫力下降,所以預防感染和定期隨訪非常重要。

一定要定期隨訪,來院複查

腎移植與其他器官移植不同,它非常“嬌嫩”,排斥反應僅次於皮膚,危險性遠遠大於肝移植。通過藥物濃度檢測,保證藥物安全劑量,這樣,確保患者既不會出現排斥反應,又可以規避藥物不良反應。

腎移植患者是需要終身服用抗排異藥物的,長期隨訪的目的就是防止排斥的發生、預防感染、觀察生長發育等。

定期複查的間隔與腎移植的時間密切相關。專家建議,通常移植後2-3月之內需要每周來院複查,3個月以上兩周一次,繼續平穩改成一月一次,一年之後可以適當延長。

但必須強調的是,一旦發生髮熱、少尿、腎區腫痛、異常情況,及時來院處理。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探索

疫情防控與醫療救治互聯並行新模式

以責任和擔當

書寫着“人民醫院為人民”

的暖心答卷

供稿 | 宣傳中心、泌尿外科

采寫 | 鍾艷宇

攝影 | 鍾艷宇、訾蕊

編輯 | 餘弦、師雨

聲明 | 如轉載請註明來源“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微信號:rmyy 1918)

下載APP 就醫更方便

我知道你在看呦 【按下生命“重啟鍵”】9歲尿毒症男童腎移植成功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 天天要聞

支氣管擴張能不能治癒,那治療目標又是什麼?

在醫學的奇妙世界裡,有一種疾病如同取經路上的頑固妖怪——支氣管擴張。不少人天真地以為,把它“打敗”治好後就能高枕無憂,嘿,這想法可就大錯特錯啦!咱今天就結合《西遊記》來講講這支氣管擴張背後的門道。話說這支氣管擴張啊,就像是那盤絲洞的複雜迷宮,一旦被纏上,氣道病變與擴張就成了“既定事實”,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 天天要聞

越吃癌細胞可能越瘋長,這5類食物趕緊少吃!

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不僅為身體提供能量和營養,也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對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質或不良成分,可能會刺激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增加患癌風險。以下這五類食物,建議大家趕緊少吃!1.
小暑時節防“暑濕”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防“暑濕”

7月7日將迎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中醫專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頭伏前後,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難耐,養生防病應從“暑”和“濕”兩方面着眼,注重益氣生津、健脾祛濕。“中醫理論認為,暑多夾濕,‘暑濕’二邪夾雜,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 天天要聞

女子吃冰激凌突發“腦結冰” 醫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學→

高溫之下,很多人會選擇冰鎮飲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講究“科學性”,一味貪涼可能會傷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後,前額突然一陣劇烈疼痛,持續好幾分鐘,胃也不舒服,連忙到醫院就醫。醫生表示,這種情況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叫“腦結冰”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 天天要聞

流言|魚刺卡喉時可以喝醋、吞飯解決?

流言:吃魚卡刺時,可以使用民間流傳的“土方法”來解決,如喝醋、吞咽米飯、饅頭等。真相:魚刺的主要成分是鈣,可與醋中的醋酸發生反應,但想要用喝醋來軟化魚刺,效果甚微,因為醋在喉嚨中只是短暫停留,作用時間不長,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軟化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 天天要聞

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氣血足 夏季養氣血,試試這3招→

俗話說“夏季無病三分虛”夏季,我們該如何養氣血?身體哪些部位“發紅”說明氣血充足?身體這5處“發紅”說明你氣血充足!夏季,人體容易受到暑邪影響,出現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況,也是“血虛”的表現。如果身體這5處“發紅”,則說明你氣血充足、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養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時04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小暑。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節氣的到來,標誌着季夏時節的開始。此時初伏將至,在一日勝過一日的炎風熱浪中,荷花怒放、流螢飛舞、蟬鳴陣陣,萬物用熱情禮讚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