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捨不得開空調,73歲老太在家得“熱射病”

2022年07月14日15:18:17 健康 1525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鄭佳穎 通訊員 鄒紫 來毅 藍繼

昨日,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搶救室接診10多個中暑病人,有老人在家中睡覺中暑,還有幾例在高溫紅色預警下戶外工作的熱射病人,身體溫度高到測不出。

老人不舍開空調

在家中招“熱射病”

醫院搶救室收治了一位73歲的中暑老太太。過了飯點,家人發現午睡的老人還沒起來,摸了一下老太太的額頭,發現燙得驚人,趕忙送來了醫院。

午睡捨不得開空調,73歲老太在家得“熱射病” - 天天要聞

原來,老人下午在家睡覺,為了節省電費,沒有捨得開空調。

經過醫生診斷,老人是經典型熱射病,高溫、高濕、無風天氣造成人體體溫調節、水鹽代謝、循環系統等出現生理功能紊亂,年紀大散熱能力差就很容易中暑。

“不要認為在家裡就沒事。”醫生提醒,尤其是老年人,持續高溫天,一定要警惕“非勞力型熱射病”,如果發現或救治不及時,很可能致命。

戶外工人體溫爆表

臟器像在水裡“煮”過

在工地上頂着大太陽施工兩個小時,萬師傅被工友發現時,已經出現意識模糊、無法正常應答。

來到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搶救時,萬師傅已陷入深度昏迷,伴有抽搐癥狀,醫生監測他身體的核心溫度已經超過了42度(溫度計超過42℃就無法測出,俗稱體溫爆表),體內所有的臟器就像在水裡“煮”過一樣,出現衰竭,醫生當即對萬師傅進行氣管插管、補液、降溫等搶救治療。

午睡捨不得開空調,73歲老太在家得“熱射病” - 天天要聞

急診科主任來毅告訴錢報記者:“患者已經出現顱腦損傷、心肺功能損傷、腎功能損傷等多臟器衰竭,性命危在旦夕。目前患者已被送到了醫院重症監護室進一步治療,能不能醒來,就看這三四天的病情恢復情況了。”

熱射病死亡率極高

中暑後牢記五點

熱射病通俗來講就是重度中暑,是指人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或進行高強度運動時,引起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損害、多器官功能障礙或嚴重凝血功能障礙等危及生命的臨床綜合征。

當體溫超過40℃、沒有汗液排出、意識模糊等情況出現,已經是最嚴重的中暑現象了,死亡率非常高。

近期夏季天氣炎熱,像環衛工人、建築工人、交警、外賣員等戶外工作者,在高溫下工作時,更容易中暑,一旦出現身體不適,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

午睡捨不得開空調,73歲老太在家得“熱射病” - 天天要聞

圖:視覺中國

醫生建議,中暑後要記住以下五點:

1、將患者扶到陰涼通風處躺下,同時墊高頭部,解開衣褲,以利於患者呼吸和散熱

2、補充身體所需水分,最好是淡鹽水

3、用濕毛巾、冰袋、冰塊、風扇幫助患者降溫

4、把患者腳部抬高,有助於靜脈迴流,緩解休克狀態

5、如情況嚴重,應撥打120,儘快把病人送到醫院急診科就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入伏必吃三道菜!老理兒養生講究全給您掰扯明白了 - 天天要聞

入伏必吃三道菜!老理兒養生講究全給您掰扯明白了

今兒個咱嘮嘮這小暑跟三伏天的事兒,順帶跟您說說咱北京人入伏後必吃的三道硬菜!您瞧啊,小暑眼瞅着就到了,這天兒是一天比一天熱乎。要說這三伏天,可是一年裡陽氣最足、濕氣最重的時節兒,也是調補身子的黃金窗口兒。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 天天要聞

你真的需要減重嗎? “科學減重標準”了解下

轉自:經濟日報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北京大學糖尿病中心主任紀立農教授與阿里健康聯合發布“科學減重標準”,希望通過規範的營養管理、運動干預、藥物治療,幫助超重與肥胖人群開啟科學減重之旅。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 天天要聞

油膩大叔控糖 60 天變型男,控糖真的這麼管用嗎?

最近幾年,互聯網上颳起了一陣“控糖”風,說“控糖”能減肥,能美容、養顏,控糖60天就能從油膩大叔變成健碩型男,還能預防各種慢性病。身邊好多朋友都在喊着要“控糖”。不過,控糖控的到底是什麼糖呢?飲食里的碳水又該怎麼算?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好好嘮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