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高層剛到巴西,盧拉就就有事相求。巴西希望中國,能夠恢復進口巴西雞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中方又到底是如何回復的?
據多家媒體報道,日前,中方高層到訪巴西,與巴西總統盧拉進行了公開會面。而在此次會面中,盧拉可以說是對中國有事相求。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原來今年5月份的時候,因為巴西一處商業養殖場發現禽流感病例,所以中國暫停進口巴西雞肉。時至如今,盧拉希望中方重新評估限制措施的立場。而中方高層則回復,正在“加快研究相關檢疫協議,以恢復採購巴西禽肉”。
有專家分析稱,今年 5 月,巴西一處商業養殖場驚現禽流感病例。消息一經傳出,全球多國迅速行動,中國也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暫停進口巴西雞肉。這一舉措並非隨意為之,而是基於對國內畜牧業安全和生物安全的慎重考量。中國海關總署與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公告,一系列嚴格防控措施相繼出台,從禁止直接或間接輸入巴西禽及相關產品,到對運輸工具廢棄物的除害處理,每一項規定都旨在築牢防線,將禽流感疫情拒之門外。
時光流轉至當下,在中方高層與盧拉總統的會面中,盧拉總統表達了巴西對於恢復向中國出口雞肉的迫切期望,希望中方能夠重新評估限制措施的立場。而中方高層給出的回復,展現出中國在處理國際經貿關係時的理性與務實 —— 正在 “加快研究相關檢疫協議,以恢復採購巴西禽肉”。這短短一句話,背後卻有着諸多層面的深意。
從巴西的角度來看,其家禽產業在全球市場佔據重要地位,約佔全球家禽出口的四分之一。中國作為巴西雞肉的主要進口國,2024 年進口量高達 56.2 萬噸,占巴西雞肉總出口量的逾 10%。此次禽流感導致的出口禁令,對巴西家禽產業造成了沉重打擊,眾多養殖戶和相關企業面臨巨大損失,恢復對華出口成為巴西家禽產業復蘇的關鍵。
對於中國而言,在保障國內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回應巴西的訴求,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以及對雙邊經貿關係的重視。中國一直秉持着平等、互利、共贏的原則發展對外經貿合作。加快研究相關檢疫協議,並不是放鬆對疫情風險的警惕,而是在科學評估的基礎上,尋找恢復貿易的可行路徑。這一過程中,中國相關部門必然會嚴格把關,確保重新進口的巴西禽肉符合中國的檢疫標準,保障國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
這一事件也反映出國際經貿關係的複雜性與相互依存性。一場禽流感疫情,不僅影響了巴西家禽產業的興衰,也牽動着中國市場的供需變化。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經濟緊密相連,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而通過高層對話與協商,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正是維護國際經貿秩序穩定的有效途徑。中方積極研究恢復採購巴西禽肉,不僅有助於巴西家禽產業走出困境,也將為中國市場帶來更豐富的產品選擇,滿足國內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
展望未來,隨着中方對相關檢疫協議研究的推進,若巴西禽肉能夠重新進入中國市場,這將是中巴兩國經貿合作的一次 “回暖”。它不僅將為兩國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也將進一步加深兩國在農業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同時,這一事件也為其他國家在處理類似國際經貿問題時提供了借鑒,即通過平等對話、科學評估、合作共贏的方式,化解危機,推動全球經濟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