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90天關稅暫緩期”馬上就要到期了,很多國家頂住了美國的極限施壓一直在保持強硬的姿態和美國進行談判,而在這些態度比較強硬的國家中,印度的操作可以說是“獨樹一幟”,因為他們不僅堅持要美國取消“對等關稅”,而且還反過頭來給美國上壓力。
現在的美國和印度之間還沒有談妥,而印度卻直接打算對美國施加“報復性關稅”,而這一操作可以說直接把美國都給搞懵了,不僅如此,印度還直接列出了自己在關稅談判中的“紅線”,這等於是印度在談判沒有完成的時候,直接告訴美國如果談不攏印度將會怎麼做。
那麼印度和美國之間的談判會有實質性的進展嗎?
斷特朗普的退路
在美國剛剛發起關稅戰的時候,印度就立刻派人和美國進行談判,可以說印度對於此事是非常積極的,甚至比一些和美國建立着盟友關係的國家還要積極,於是很多人也認為,印度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和美國在關稅上達成一致並且簽訂協議。
然而,讓很多人都沒有想到的是,美國和印度直到現在還沒有達成協議,並且雙方的談判也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進展,這也讓美國對此感到非常頭疼。印度的強硬態度,也讓多數人感到意外,畢竟當初印度那麼積極的和美國談判,誰也沒有想到雙方無法達成一致。
而且,印度和美國之間在關稅上的分歧,似乎也越來越大。根據其7月4日發布的消息來看,印度對美國施加的“對等關稅”非常不滿,由於其對等關稅將會對印度的經濟和產業造成衝擊,所以印度也打算對美國實行“報復性關稅”。
其大概內容為,印度將會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商品,加征同等額度的關稅。這種強硬的態度,就直接告訴了特朗普,美國對印度加多少,印度也會對美國加多少關稅。這也完全堵死了特朗普想要逼迫印度對美國讓步的措施,不僅如此,印度還非常強硬的表示,印度和美國之間的關稅談判不受美國所規定的時間限制。
也就是說,印度直接選擇“無視”了特朗普當初所規定的“90天關稅暫緩期”,從印度的這些反應來看,美國在和印度之間的談判中,印度似乎拿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根據相關消息顯示,印度已經同意了削減一部分對美國的高額關稅,但是卻無法接受開放印度的農業和乳製品市場。
這又是為什麼呢?實際上,如果了解一下印度內部的一些情況,我們就不難知道其中的原因了。
印度的紅線
印度和其他與美國進行談判的對象,例如:日本、歐盟、韓國等不同,這些和美國有着緊密貿易關係的國家和聯盟,其對外貿易佔據了其國內經濟發展的很大一部分。尤其是日本,更是一個典型的高度依賴對外貿易發展本國經濟的國家。
所以,其內部市場所佔其全國的GDP比重沒有那麼大,而印度就不一樣了,印度雖然目前身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但是其本質上還是一個農業大國,印度從事農業的人口佔比非常龐大,而其工業方面的發展,卻只佔了很小一部分。
根據統計,在印度GDP總量中,國內市場佔了80%而對外貿易只佔了20%,這不僅和印度外貿發展面臨難題,其工業體系不完備等因素相關,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其國內從事農業的人口龐大。
要知道,印度雖然是一個農業大國,其耕地面積很多,並且還向外出口很多農作物以及農副產品。畢竟其從事農業的人口佔據大頭,印度也只能如此。所以,為了保護自己國內的農業發展,印度向來不會輕易的開放自己的農業和乳製品市場。
因為一旦開放這些市場,勢必會對印度國內的農業產生巨大的衝擊。美國是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這就導致了很多人的目光都聚焦於其軍事、科技和經濟方面,也就忽視了美國的另外一重身份“農業強國”。
美國的農業非常強大,其農作物廣泛出口於世界各地,在關稅戰開始之前,我們國家也從美國大量進口大豆和豬肉,以及部分乳製品。美國的這些農作物不僅質量上有保障,其出售的服務也很到位,其價格相對便宜,這也就使得美國的農作物在市場上有着很強的競爭力。
不過,關稅戰開始後,我們國家不從美國進口農作物了,轉而加大了對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農作物進口,美國的很多農產品眼看就要“砸”在自己手裡了,所以他們急需一個能夠像我們國家這樣消費如此巨量農產品的市場,而他們看上了印度。
所以,美國想讓印度開放農業和乳製品市場,就是想要趕快將自己的農產品趁着還沒有壞賣出去,可是這對於印度來說是無法接受的,因為一旦美國的農產品大量湧入印度市場,那麼印度農民的利益必然會受到衝擊,印度的很多農民就會因此反對莫迪政府。
這些人的利益受損了,那麼印度的農民協會也會因此受損,而他們可是莫迪政府的重要“票倉”,所以開放印度的農業和乳製品市場,就等於得罪了自己的“票倉”,印度農民的反對浪潮可不是莫迪政府能夠承受的。
因此,印度在和美國的關稅談判中,就明確的表示了農業和乳製品是他們的“紅線”,無論如何都不願意開放。這就是美國和印度一直談不攏的重要原因,美國原本想着通過和印度談判來讓自己的農產品有一個需求量很大的市場,結果卻正好觸碰到了印度無法接受的“紅線”。
現在,印度的選擇已經非常明確了,印度可以從其他方面和美國長期談判,但是他們不會開放農業和乳製品市場,如果美國直接對印度施加對等關稅,那麼印度也會對美國施加同等的“報復性關稅”。可見,莫迪政府在關乎自己票倉和經濟命脈的問題上,還是非常強硬的。
迄今為止,印度和美國依舊沒有在談判上達成協議,美國也因為“對等關稅”讓自己的消費者承受更高的消費成本,特朗普當初許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的豪言壯語,也越來越難以實現。
信源:
印度通報:計劃報復美國——2025-07-05 01:51·紅網·紅視頻印度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擬對美國徵收報復性關稅——2025-07-04 21:56·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