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7月10日第7版截圖
37歲的澳門青年譚偉衡首次踏上山西的土地,在這裡他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有了深刻的認識。
譚偉衡說:“我們要弘揚抗戰精神,回到澳門後積極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貢獻力量。”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港澳青年看祖國”澳門青年山西行活動於6月25日至29日成功舉辦。
譚偉衡表示,儘管當時生活條件艱苦、藥品匱乏、武器裝備落後,但八路軍頑強抗擊日本侵略者並最終取得勝利,這讓他們深感自豪。
山西是抗日戰爭的主要戰場之一,曾是八路軍總部所在地,還擁有多個重要的革命根據地。
山西省青年聯合會主席趙靜說:“我們相聚山西共同學習抗戰歷史、弘揚抗戰精神,對於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增進晉澳青年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趙靜表示,澳門是中西文化交融的魅力之城,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典範。
“我們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搭建起兩地青年常態化交流的橋樑,在文化傳承、創新創業、志願服務等領域深化合作,讓兩地青年在互學互鑒中增進了解、在攜手奮鬥中收穫成長。”她說。
33歲的澳門青年馮偉傑說:“雖然澳門也有一些與革命相關的歷史遺迹,但參觀山西的八路軍總部舊址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另一位澳門青年趙媛說:“山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一片紅色熱土。”她提到,內地電視劇《亮劍》在澳門廣受歡迎,劇中很多情節都改編自山西的抗戰歷史。
“聽到左權的故事,我快要哭了。當年的青年一代為了國家,犧牲了自己的家庭,為民族獨立而戰,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澳門青年楊梓恆在晉澳青年代表座談會上說。
左權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指揮員。1942年5月25日,年僅37歲的他在遼縣(後更名為左權縣)麻田附近壯烈犧牲。
活動期間,來自澳門各界的25名青年參觀了武鄉縣的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八路軍總部舊址王家峪紀念館、魯迅藝術學校下北漳舊址以及省會太原的山西國民師範舊址革命活動紀念館,通過實地參觀深切緬懷革命先烈。
澳門特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副局長黃嘉祺表示,走進八路軍太行紀念館,彷彿置身在那段戰火紛飛的抗戰歲月。館內豐富的歷史文物、詳實的文獻資料,生動再現了八路軍將士在太行山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迹,彰顯了中華兒女共同抵禦外敵的民族精神。
他還說:“我們深刻體會到和平的來之不易,更被先輩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鼓舞。這種精神,同樣是我們青年一代在面對困難與挑戰時,應當傳承和弘揚的寶貴財富。”
本次活動由國務院港澳辦指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主辦,全國青聯秘書處、山西省青年聯合會、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澳門各界青年組織活動籌備委員會共同承辦。
(中國日報山西記者站 記者 朱興鑫 |張雲森 孫浩 成卉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