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運河的每一寸河道,都浸着殖民者的貪婪。
十九世紀末,美國人用槍炮撕開哥倫比亞的版圖,硬生生造出一個巴拿馬國。運河開鑿時,數千勞工的屍體沉入加通湖底,連墓碑都沒有。殖民者說這是“傳播文明”,實則與強盜無異。百年後的今天,美國人的槍炮換成了支票——貝萊德財團用228億美元買下運河兩端的港口,特朗普叫囂“武力收回”的嘴臉,與當年英國用債務陷阱勒死蘇伊士運河如出一轍。殖民從未消失,只是換了張面具。
圖片來源:pixabay
霍英東的貨輪曾被美軍13毫米機關炮打穿。1951年冬,滲血的棉被堵着船艙漏洞,他吼着“藥品泡爛了也得送到大陸”,因為船里藏着30噸青霉素和朝鮮戰場的希望,船沉了可以再造,國亡了拿什麼賠?七十年後,另一條貨輪從巴拿馬啟航,載着李嘉誠套現的190億美元駛向華爾街。這筆交易的市盈率高達50倍(行業平均18倍),但賬本上的數字再漂亮,也撫不平民心的沸騰。《大公報》五問李超人,問的不是生意,是良心:資本無國界,但商人豈能無祖國?
十九世紀的英國用債務陷阱割開埃及的喉嚨,把蘇伊士運河變成提款機;二十一世紀的美國用資本併購切開巴拿馬運河,讓華爾街的精明算計代替軍艦巡邏。貝萊德財團的董事會裡坐着三位前五角大樓高官,收購後不僅能對中國貨輪加收“政治附加費”,還能通過阿拉丁系統監控全球航運——這哪裡是商業交易?分明是給中國21%的海運命脈套上絞索。
南通城裡至今立着張謇的銅像,雕像下刻着他給子孫的遺訓:“辦廠不為斂財,為養民族魂魄。”這位清末狀元辦紗廠賺的錢,全拿去建學堂、修水利。百年後的香港商人,卻在特朗普威脅“武力收回運河”時,把經營28年的港口賣給美國“白手套”。網友罵他“跪低”,罵的不是交易,是脊樑彎成了美元符號。當貝萊德的貨輪駛入運河,霍英東當年拚死護住的航路,正被資本親手掐斷。
美國以為掐住了巴拿馬運河,就能鎖死中國。
但他們沒看見秘魯錢凱港的起重機已在太平洋畔豎起,中歐班列的鋼軌正碾過西伯利亞凍土,北斗導航的貨輪划出自主航線。當年英國用蘇伊士運河鎖住半個地球,最終被埃及人一把收歸國有;今天中國用基建鋼牙咬碎圍堵的鐵鏈——大國崛起,從不需要“利己主義超人”,需要千萬個張謇、霍英東。
從霍家三代拚命護國到北斗系統劃破蒼穹,巴拿馬運河的詛咒終究困不住覺醒的巨人。
商人的算盤算盡天下,中國不需要第二個“李超人”。當055大驅巡航太平洋時,李嘉誠的撤退令不過是歷史長河裡的一絲漣漪。正如《大公報》所言,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而非精緻的利己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