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2月份春節過後,我又回到了花土溝,被分在了花土溝基地的作業隊。作業隊又分大修隊和小修隊,我在小修隊。作業隊的隊長姓王是河北人。說話做事有艷照人的大刀闊斧精神還有內地人特有的細心和精明,手下的各個班組長都挺服他的。石油局有一句行話:鑽井臟,大修累,最苦最累作業隊。在作業隊里大修隊比小修隊,又要累臟艱苦一些。小修隊比鑽井和大修隊活要輕鬆一些。除了特殊情況出野外,每天可以回基地公寓休息。花土溝基地可以正常的在食堂吃飯。而且下班以後可以去圖書館,看電視,逛街。過的基本上是正常人的生活。而鑽井和大修隊基本上都要在野外,一呆10天半個月,甚至一兩個月。吃住都在野外板房裡。
搬家作業都是很累很磨人的。之後光搬家就要折騰半個月。而且野外的食品菜肉誰都是從基地拉過去的。業餘生活也很枯燥。因為花土溝周圍的幾個油田都處於無人區,荒漠。缺氧沒有綠色植被,風沙又很大。干起活來還很累很熬人,雖然工資高一點,但那種環境下常人是男人以忍受的。所以鑽井
和作業隊的人員流動性最大。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小修隊上班,3班兩倒,上12小時休24小時,一個班有司鑽,內外鉗,柴油工,場地工,記錄工司機等總共是7個人。司鑽也是班長。
上白班的人,早上6點到石油餐廳吃飯。7點趕到隊部點名集合。隊長頭一天到油田甲方項目部領取任務,早晨傳達給各個班。甲方的項目部由監理技術員負責監督和驗收作業隊完成的修理項目。2003年2月份非典開始了。隊員們到隊上還要進行酒精消毒,通勤車也消毒。7:30~9:00 7:00花土溝鎮的馬路上。各種型號的車輛多了起來,絡繹不絕的往鎮外開去。大部分都是油田的作業車,通勤車以及鑽井機,修井機,水車,油罐車。還有一些其他的特殊作業車輛。那陣勢就像部隊的鐵甲洪流。
我們帶班的班長小李,大概二十七八歲,敦煌石油技校畢業的。我們班有7個人組成,司鑽,副司鑽,柴油工,內外鉗工,記錄員,場地工,司機。有3個正式工,4個合同工。小修對作業的流程主要是:作業前的準備,停井放空井內壓力,起下關柱 ,井筒清理,維修更換部件,試壓驗漏,重新下管柱,恢復生產狀態,啟井觀察到正常出油。這些工序中,起下管柱和重新下管柱是最累的。在施工過程中還要注意一些特殊情況,如沖沙磚模式,進口水龍帶,彎頭應採取防脫,防擺 防落,措施出口管線應固定。確保作業中的安全,減少事故風險。我到花土溝乾的第一口井是到油砂山,去維修一台不出油的磕頭機。
我們這個隊伍,站井口三個人,我負責拉管子,也就是場地工。班長又是四川幹活很負責。這個合同工一個互助人小王,河北人姓包我們都喊他包子。江蘇人我。還有一個河南老李,這個老李就是在澀北的那個河南老李,我和他算是熟人了。在油田幹活也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能在這裡再次遇到一起共事也是緣分了。
通勤車把我們拉到油砂山的工地上。我們班負責維修一台不出油的磕頭機,油剎山是青海油田的標杆,最早在花土溝發現大量油層就是在油砂山這一片。他的山脈不是很高都是那種饅頭型的平緩的沙梁。
修井機開到,先有作業隊的吊車把抽油機拆卸吊開,然後把修井機開到井口位置豎起來,把油管一根一根的取出來。小修隊到了場地,先是有吊車調來板房 ,發電機房,再把場地上要用的工具,擺油管的架子,消防器材拉來。在工地上堆消防沙,把滅火器,消防桶,消防掀 水帶都擺好,準備好 放在固定的位置。柴油工開始接電線,檢查柴油機。司鑽檢查修井機的油料,儀錶壓井用的水泥漿池裡的泥漿,然後看甲方提供的要維修的井的資料。以了解要維修的井深結構等信息。這些做完以後,班長開個小會,把任務分配一下,注意事項在會上說清楚。以確保每個隊員都了解有特彆強調安全問題,於是開始幹活,先往井裡注水,壓井,試壓。檢查管線有無疏漏。然後井口上開始起鑽。一根油管9米油沙山的油層比較淺,一般在1000~2千米之間,一個班一般能騎140~180根管子。白班把前期的準備工作準備好夜班來接班。從接班到井上。不多到8點多了,開始幹活就到9點左右了,那個時候人最困的時候。
我們的代班長。接班以後大家加緊幹活,干到2點多,最困的時候大概起了2/3的油管就停車,大家睡覺。穿着濕漉漉的沾滿油水的工衣,橫七豎八的躺倒在板房的地板上就睡著了。絲狀睡覺都睜着一隻眼害怕頂上有什麼異常情況。
到5:00把大家喊起來又起一陣子油管,就開始擦拭工具 ,修井機,把管子擺好,場地的衛生清理乾淨擦拭工具要用鋼絲刷刷,原油要用棉紗蘸上柴油擦洗 。常規的辦法是把原油擦不幹凈的。7:00班長開始寫值班記錄,記錄員開始寫施工記錄。在石油上幹活安全是最重要的。石油局幹活用的工具都是鐵傢伙。在工地上的機械車輛。大型的鐵器。用的最小的管鉗也有好幾斤重。所以上工之前 ,安全帽,工衣,帶鋼板的工鞋,手套缺一都不可進入工地。而且還要罰帶班的班長和相關的隊長的錢 ,扣安全獎。井場里絕對不能抽煙,用明火施工需要用火,有柴油工接電爐子,在板房內使用,用完要立即拉閘。一個夜班下來連困加累,頭昏腦脹,和吸了大煙似的難受極了。每天回去都要洗澡,油田公司的澡堂是免費給工人開放的。在基地上班伙食方面。早飯在食堂吃中午飯就要自己帶了。後來班長想了個能吃好又能讓大家省錢的辦法,一人交100元錢由我和包子負責去農貿市場採購中午的伙食。這樣伙食改善了不少 ,還省錢。我一般選在下午去採購,那個時候菜肉蛋都比較便宜。反正一個月才10個白班。在油田幹活到了井場是穿不上乾淨衣服的。因為到處都是緣由,大家在電視里圖片中看到的,那絕對不是石油局一線工人的真實寫照。就是隊長書記只要去了工作現場,也會濺上油泥水。
有的朋友看了我的文章,想象中油田真好,又能掙大錢,伙食還好,住宿也好 ,還有圖書館。但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天上絕對不會掉餡餅的。現實中美好的一面有,但是那都是汗水,淚水 ,甚至流血干出來的。花土溝油田鑽井大修隊是人員流動最大的。因為這兩個工種最累最臟,一般人堅持不下來。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在這兩個工種來說是最適用的。
而測井,採油,泵站,煉油那些乾淨輕鬆的工種。都是油田石油局內部子弟,或者學校分來的科班出身的大中專生乾的。合同工是很少的。就是我也只在花土溝幹了兩年。有了原始的資金後就再也沒有幹了。就像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的: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都流着血和骯髒的東西。就說明了石油工人用血汗換來的美好生活和高工資。他們拿的工資和福利對於他們的奉獻來說都是他們應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