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2024年03月23日18:45:07 歷史 1466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我們都知道,孫權早年,知人善任,為何一到晚年就重用佞臣,搞得群臣都不想理他,徹底成了孤家寡人?其實只因一件事。

公元238年,孫權起用呂壹。呂壹一上來,就誣陷刁嘉嘲諷孫權。孫權大怒,將刁嘉抓了起來,交呂壹審問。

當時受牽連的人也很多,但都怕呂壹,所以都昧着良心說:“聽見刁嘉嘲諷過孫權!”

孫權一聽:“這還審什麼,拉出去砍了!”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大臣是儀道:“我不信,反正我沒聽到他嘲諷過誰?”

孫權道:“你不怕死嗎?”

是儀答道:“怕死就不這麼說了!”

於是孫權放了刁嘉。

沒多久,呂壹又開始找事了,這次找的是丞相顧雍,說顧雍有重大過失。孫權一聽,大怒,指着顧雍鼻樑罵。

黃門侍郎謝厷問呂壹:“陛下罵顧雍罵得這麼狠,搞不好會將他免職,如果他被免職,你覺得誰有可能當丞相?”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呂壹心想:“套我話呢,我偏不說!”

謝厷接着道:“你覺得潘浚有沒有可能?”

呂壹道:“有可能!”

“這我就為你感到擔心了!”謝厷道:“我聽說潘浚恨你恨得咬牙切齒,如果他上來的話,你豈不要吃不了兜着走?”

呂壹覺得有道理,於是打算保顧雍,對孫權說:“上次說錯了,顧雍並無過失!”孫權才作罷!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這潘浚也不是吃素的,有次回來後,請群臣吃飯,當然,也請了呂壹,準備在席間將呂壹殺了。怎奈呂壹手眼通天,提前知道了情況,稱病沒去,躲過一劫。

步騭實在看不下去了,對孫權說:“顧雍、陸遜、潘浚,這三人,忠心為國,怎能說誣陷就誣陷呢?我建議,凡有誣陷這三人的奏摺,通通打回!”孫權沒理他。

沒多久,呂壹又出來找事,說朱據收了三萬銀子,於是將朱據的部下打死了。後來一查,是別人冒領了,於是將呂壹下獄,交顧雍審問。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顧雍對呂壹說:“只要說出你的幕後主使,我會想辦法讓你活下來!”

呂壹一個字也不肯說。

顧雍秒懂,這一切都是孫權讓他這麼乾的。只能殺了呂壹。

那孫權為什麼與群臣為敵?得從孫權的家事說起。

話說孫權的兒子孫登,被立為太子。但因為太子母親身份低賤,於是孫權將孫登交給他的正妻徐氏撫養。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後來,孫權寵幸步夫人,想立步夫人為後。誰知群臣反對,理由是:“你既然立孫登為太子,就應該立他養母徐氏為後,如果立步夫人為後,這不是故意製造矛盾嗎?”

沒辦法,孫權只能擱置此事。

十多年後,步夫人死了,群臣才做出讓步,追贈步夫人為皇后。

孫權心想:“人活的時候,你們不同意,死了便假惺惺的追贈,這不哪壺不開提哪壺嗎?好,你們等着!”於是才有起用呂壹的想法。

孫權為何一到晚年就昏聵,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聞

其實,表面上看,這是皇后之爭,實際是太子孫登與孫權的權力之爭。

大家都知道,孫權活了71歲,越到後面,群臣越希望孫權早點下來,孫登早點即位。為什麼?因為這些大臣早年都立下過汗馬功勞,現在老了,自然想當回權臣,頤指氣使一回。可孫權卻總在那坐着,管着他們,讓他們天天不敢放肆。而孫登,即使即位,也是他們的後輩,自然對他們禮敬有加。所以這成了群臣與孫權的主要矛盾。

點贊關注再走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朱光耀:美國正試圖用穩定幣開啟布雷頓森林體系第三階段 - 天天要聞

朱光耀:美國正試圖用穩定幣開啟布雷頓森林體系第三階段

編者按:特朗普在第二次入主白宮前後,對數字貨幣表現出的熱情異乎尋常;不僅在競選過程中,得到了大量來自數字貨幣領域的助選資金,還在就職美國總統前發行了自己的虛擬幣。如今,特朗普政府又往前邁了一步。6月17日,美國參議院表決通過《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簡稱“GENIUS法案”),標誌着美國在構建穩...
真簽了!2年1.45億!完了,史上最大垃圾合同來了 - 天天要聞

真簽了!2年1.45億!完了,史上最大垃圾合同來了

根據shams的消息,太陽已經布克達成提前續約,合同為2年1.45億。2年1.45億啊,這錢都取出來的話,是不是能接直接把我活埋了?也就是現在布克身上的合同加起來是5年3.16億未來5年,布克的年薪分別為:5314萬5708萬6102萬6988萬7546萬這7546萬,是目前NBA最高年薪了。此前亞歷山大提前續約4年2.87億,這份合同是最後一年年薪...
澳門青年山西行:追尋抗戰足跡 傳承紅色精神 - 天天要聞

澳門青年山西行:追尋抗戰足跡 傳承紅色精神

《中國日報》7月10日第7版截圖 37歲的澳門青年譚偉衡首次踏上山西的土地,在這裡他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有了深刻的認識。 譚偉衡說:“我們要弘揚抗戰精神,回到澳門後積極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貢獻力量。”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港澳青年看祖國”澳門青年山西行活動於6月25日至29日...
關鍵時刻,印度投下贊成票!特朗普徹底攤牌,要全球孤立金磚11國 - 天天要聞

關鍵時刻,印度投下贊成票!特朗普徹底攤牌,要全球孤立金磚11國

當地時間6日至7日舉行的金磚里約峰會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這不但是金磚再次擴員並加持“金磚夥伴國”後的首次峰會,更是國際政治生態發生重大變化時的一次盛會,“大金磚”合作的外部環境和內部功能性建設均面臨諸多新情況。面對機遇與挑戰,金磚國家正順勢攜手全球南方國家,
縣委辦主任41歲辭官搞發明——黃明和的畜牧科研逐夢路 - 天天要聞

縣委辦主任41歲辭官搞發明——黃明和的畜牧科研逐夢路

黃明和於1995年榮獲由聯合國頒發的“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紅網時刻新聞7月9日訊(記者 張盟 陳彥兵)在湖南科研版圖上,黃明和是獨特的存在。他從基層領導崗位轉身,以科研為新征程,用數十載耕耘,書寫基層幹部轉型科研先鋒的精彩篇章。黃明和,1951年10月生於洞口縣,大專文化。曾任洞口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後任邵陽...
瑪麗·哈靈頓:政治不是做生意,馬斯克建黨誤判了美國政治生態 - 天天要聞

瑪麗·哈靈頓:政治不是做生意,馬斯克建黨誤判了美國政治生態

【文/瑪麗·哈靈頓,翻譯/觀察者網 郭涵】一年前,唐納德·特朗普字面意義上“躲過了子彈”,一下子讓他的總統競選形象從“挑戰者”變為“傳奇”。幾天後,他的競選搭檔J.D.萬斯在副總統提名演講中承諾,特朗普政府將“致力於為工薪階層服務”。萬斯表示,應優先考慮美國自己的公民:“我們將不再引進外國勞動力,我們要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