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2025年07月08日09:10:12 歷史 3607

王舟瑤(1858—1925),字星垣,號默盫,浙江黃岩人,近代著名學者、教育家、藏書家和地方文獻專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學教授、京師大學堂師範館經史教習、兩廣師範學堂監督、禮部顧問官。王舟瑤一生著述頗豐,著有《中國學術史》《讀經札記》,編纂有《光緒台州府志》《默盫集》,輯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遺書》等。

近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正式發行。《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將珍貴的臨海市博物館所藏王舟瑤未刊手稿手跡影印彙編,內容極為豐富。這部經學大家遺珍為近代史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多維度史料集成,所收王舟瑤的稿本著述,多未曾公開刊印過,形式多樣,包括王舟瑤所撰日記、詩文集、學術論著、教育類文獻、行述、家集、散文、時文等多類著述稿本,生動展現了晚清至民國時期學術思想、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發展與變遷歷程,為近代學術史、文化史、教育史、浙江史地等領域的研究提供珍貴原始材料,具有較高的文獻價值和學術價值。尤其是王舟瑤銖積三十餘年所成的日記,貫穿清末至民國前期,學術價值高,現代學者基本少有利用者。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

2025年7月4日,由臨海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臨海市社科聯主辦,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台州學院人文學院、臨海市博物館承辦的《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新書出版座談會在浙江省臨海市博物館舉辦。

台州學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樓膽群,台州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領導、三級調研員徐華禮,台州市社科聯副主席湯天偉,臨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晟,臨海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黃瑛,臨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社科聯主席楊祥耀等出席本次新書出版座談會。

來自北京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浙江科技大學杭州師範大學、台州學院、國家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浙江圖書館、南京大學圖書館、南京博物院、天一閣博物院、台州市圖書館、嘉興市圖書館、臨海市圖書館、台州學院圖書館、臨海市博物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等高校、館藏機構、文博機構、新聞出版單位的專家學者共40餘人參加本次新書出版座談會。

座談會分為新書發布與專家研討兩個環節。新書發布環節由臨海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徐卓明主持。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臨海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徐卓明主持新書發布環節 鄭斌斌攝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臨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晟致辭 鄭斌斌攝

臨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晟致歡迎辭,並在致辭中指出,臨海歷史悠久,底蘊豐厚,藏書歷史久遠,臨海市博物館現藏有古籍文獻2萬餘冊,文獻價值巨大,在地方博物館中位居前列。王舟瑤是晚清至民國時期傑出的教育家與學術大家,臨海市博物館收藏的眾多王舟瑤手稿手跡,極具學術價值。舉辦《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新書出版座談會,正是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文物工作的殷切囑託,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也是為了更深入地發掘王舟瑤手稿所蘊藏的學術價值,提升台州在地方學術領域的地位。臨海市政府將繼續加大力度,把中華優秀歷史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進一步延續台州文脈,傳承中華文化基因。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台州學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樓膽群致辭 鄭斌斌攝

台州學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樓膽群在致辭中強調,台州自古人文薈萃,從南宋時期南湖學派至近現代的王舟瑤等學術大家,孕育了獨具特色的“台學”體系。此次出版《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是首次對王舟瑤珍貴手稿手跡的系統影印,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歷史上,王舟瑤與台州學院有着深厚的淵源。台州學院對於地方文獻整理極為重視,一直致力於地方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未來學校將繼續加大對人文社科領域研究的支持力度,並以此次新書出版座談會為契機,繼續同館藏機構、出版機構攜手共進,共同挖掘和保護珍貴的文化遺產,在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砥礪前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臨海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黃瑛致辭 鄭斌斌攝

臨海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黃瑛在致辭中表示,臨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博物館是臨海城市重要文化地標,館藏包括王舟瑤珍貴手稿手跡在內的文物逾5萬件,文物收藏量穩居台州之首。《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的影印出版,是百年來王氏手跡的首次正式公開面世,為近代學術史、文化史、教育史、台州地方史等領域的研究提供珍貴文史資料,同時也是臨海市博物館踐行古籍保護傳承使命,依託館藏地方文獻資源,主動對接高校、出版機構深化合作的重要實踐。未來臨海市博物館將持續推動館藏地方文獻與名人手稿的整理與出版工作,使沉睡在古籍中的文字煥發新的生機。台州悠久的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也必將通過這些古籍文獻吸引更多海內外學者走進台州,研究台州,為守護中華文脈貢獻臨海力量。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廣西師範大學古籍文獻整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文獻分社副社長馬艷超致辭 李亞靜攝

廣西師範大學古籍文獻整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文獻分社副社長馬艷超在致辭中,回顧了與臨海市博物館、台州學院的合作,並向校館雙方,以及為《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整理出版提供幫助的各界專家、學者表示衷心的感謝,期待能夠繼續深入開展合作,依託臨海市博物館館藏特色資源,共同打造如“臨海文庫”般兼具學術價值與傳播力的精品文化工程。他分享了《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的編校出版過程的具體情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將持續深化與館藏界、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不斷整合出版資源,持續推出文化精品,為古籍工作貢獻力量。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編委會代表、主編之一,台州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張燕致辭 鄭斌斌攝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編委會代表、主編之一,台州學院教務處副處長張燕對《叢編》編纂歷程進行了介紹,並指出《叢編》的順利出版,是臨海市博物館、台州學院、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以及諸位專家學者多方長期協同、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王舟瑤稿本文獻不僅是其個人學術思想的載體,更是近代文化轉型的重要見證,其手稿內容、形式多樣,史料價值豐富,故整理出版此書,旨在為學界提供一部權威完整的基礎文獻,填補相關領域的空白,為台州地方文化研究貢獻力量。未來將發揮台州學院歷史系博士的力量,繼續加強對稿本文獻的整理研究,讓塵封百年的古籍文獻鮮活起來。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臨海市博物館館長陳引奭致辭 鄭斌斌攝

臨海市博物館館長陳引奭在致辭中指出,王舟瑤稿本文獻的整理出版,是臨海市博物館對館藏文獻整理出版的一次重要嘗試。臨海市博物館所藏文獻,源於20世紀50年代項士元先生對台州各地古籍文獻的搶救整理,故館藏豐富,薈萃了台州地區大量珍貴的古籍文獻,這些資料對於目前各文史研究機構古籍工作的開展都具有重大價值。推動館藏文獻的整理出版,讓古籍文獻“活起來”,是臨海市博物館作為台州地區館藏機構、研究機構的擔當與使命。未來臨海市博物館希望持續與各研究機構、出版機構展開多方位合作,不斷挖掘底蘊深厚的台州文化,讓保存下來的文物古籍為台州地區文化發展貢獻力量。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新書揭幕儀式 鄭斌斌攝

台州學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樓膽群,台州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領導、三級調研員徐華禮,台州市社科聯副主席湯天偉,臨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晟,臨海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黃瑛,臨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社科聯主席楊祥耀,臨海市博物館館長陳引奭,廣西師範大學古籍文獻整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文獻分社副社長馬艷超共同為新書《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揭幕。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專家研討現場 鄭斌斌攝

專家研討環節,由北京大學中文系張劍教授主持。來自全國各地高校、館藏機構、文博機構、出版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王舟瑤的生平經歷、學術成就、教育事業,浙東學人群體,《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的史料價值、版本價值,晚清至民國時期學術思想、文化教育,稿本文獻的整理、出版與研究,台州地區地方鄉邦文獻的重要意義,臨海市博物館館藏古籍文獻的重大價值等諸多主題展開了深入交流與研討。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王舟瑤學術遺產具有重要價值,對以王舟瑤等為代表的浙東學人群體遺留下來的文獻手跡進行整理研究,既是對地域文化根脈的守護,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經世致用”“守正創新”精神的傳承發揚。此次《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的出版為日後王舟瑤重要著述的整理和更加深入的王舟瑤研究提供了可能性。與會專家學者也紛紛讚揚臨海市博物館此次分享王舟瑤稿本的遠見卓識,其為學者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極大便利。同時,與會專家學者也提出了不少中肯建議,比如接下來應為稿本撰寫提要,將其他各處散落的少量稿本進一步收集,並建立數字化平台以及台州本地高校也可以更為積極利用本地博物館館藏資源等等。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出版,為王舟瑤手跡首次大規模公開 - 天天要聞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內頁

王舟瑤稿本文獻為臨海市博物館所藏重點文獻,將館藏王舟瑤珍貴手稿手跡整理並影印出版,是臨海市博物館依託館藏地方文獻等珍稀古籍資源,開展古籍保護傳承,挖掘先賢的寶貴財富並傳之於後世,以免緗帙淪為覆瓿的一次重要嘗試。據悉,臨海市博物館將有計劃地繼續開展館藏古籍文獻整理出版與古籍數字化工作,已將多部館藏珍貴地方文獻,名人手稿、日記等列入整理出版計劃,並將持續推動“臨海文庫”的建設,這些整理成果將持續提升台州在地方學術領域的地位,弘揚台州文化。

此次整理出版《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亦是台州學院多年來深入挖掘台州本地文史資源、聚力台州文史研究、整合學校學術研究力量的集中體現。台州地區歷史底蘊深厚,文史資源極為豐富,台州學院始終將地方文史研究作為特色方向,以賡續中華文脈為使命,持續推動台州文史等領域的學術研究、交流與傳播,系統挖掘鄉邦文獻、組建專項研究團隊、搭建學術交流平台,在區域近代歷史脈絡梳理、重要歷史人物研究等方面積累了豐厚的成果。

《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是臨海市博物館與台州學院在古籍整理與研究領域深度合作的重要成果。在《叢編》整理過程中,校館雙方組建聯合團隊,對館藏王舟瑤稿本進行系統整理,在館藏古籍數字化的基礎上,對王氏著述古籍進行深入的篩選,最後選定多曾未公開刊印過的一百四十一冊手稿本,以及部分重要書目作為本次影印出版的內容。未來校館雙方將進一步加強合作,整合資源,聚焦台州歷史人物與文獻整理,以期產出更多文化精品,傳承台州文脈。

在《王舟瑤稿本文獻叢編》的出版歷程中,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以紮實的學術實踐與文化自覺,彰顯出新時代出版機構的使命擔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自成立以來,在珍稀文獻、人文社科出版領域已積累了豐厚成果,為國內外學術界、文化界加強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研究和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條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 天天要聞

日本奇葩陋習,為了繁衍人口不擇手段,一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廢除

日本這個國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獨特,傳統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還藏着一些讓人瞠目結舌的陋習。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個特別奇葩的——“夜爬”。這玩意兒在日本社會裡流傳了好幾百年,直到上個世紀才被徹底廢除。背後原因?說
他小學畢業,卻成為北大教授,還差點兒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 天天要聞

他小學畢業,卻成為北大教授,還差點兒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民國是塑造傳奇的時代。前段時間看完沈從文的傳記,再次發生感嘆。沈從文自從小學畢業後就當了兵,隨當地土著部隊流徙於湘、川、黔邊境與沅水流域一帶,曾經在“湘西王”陳渠珍手下做書記官。1922年沈從文來到北京,沒有考上大學,就在北京大學旁聽,用一
36萬黃巾軍起兵,9個月即告覆滅,張角究竟敗給了誰? - 天天要聞

36萬黃巾軍起兵,9個月即告覆滅,張角究竟敗給了誰?

前言36萬信徒揭竿而起,劍指洛陽! 八州之地烈火燎原,大漢王朝搖搖欲墜!這支軍隊有口號、有組織,甚至在朝廷里埋伏了內應。 怎麼看,都是要改朝換代的劇本。可僅僅9個月,就從席捲天下到灰飛煙滅。 這就像一家勢頭兇猛的獨角獸公司,發布會開得震天響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日本女星疑似家中去世,遺體腐爛多日無人發現,年僅45歲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女演員遠野凪子近日疑似被發現死於家中,年僅45歲。7月3日,遠野凪子的助手前往其位於東京都豐島區的公寓拜訪,卻始終無法與她取得聯繫。助手隨後聯繫公寓管理公司並報警。警方在室內發現一具倒在地上且已腐爛的女性屍體,現場確認該女性已經死亡,根據狀況判斷其死亡已有幾天時間,警方不認為存在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