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和於1995年榮獲由聯合國頒發的“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
紅網時刻新聞7月9日訊(記者 張盟 陳彥兵)在湖南科研版圖上,黃明和是獨特的存在。他從基層領導崗位轉身,以科研為新征程,用數十載耕耘,書寫基層幹部轉型科研先鋒的精彩篇章。
黃明和,1951年10月生於洞口縣,大專文化。曾任洞口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後任邵陽市政協委員等職 。任基層黨政領導時,他便痴迷學習鑽研。1992年,他做出決定——申請辭去縣委辦主任,專職搞科研,從此踏上畜牧科研逐夢路。
創新攻關,破解產業難題
他聚焦熱土飼料及系列添加劑研發,申報8項發明專利(如活性增型肥料、優生育劑等 ),部分投入生產,3項非專利技術也發揮價值。
在畜牧科研關鍵戰場,他更是攻堅能手。2018年生物飼料項目達標,轉化率與營養價值躍升,助養殖戶降本超15%,成省級重點推廣技術,推動全省產業升級。面對生豬疫病,他在家庭與科研壓力下研發通用藥方,救治超萬頭生豬,挽回數千萬損失,融合中醫藥與現代畜牧學,獲農業部技術發明獎與發明專利,成全國疫病防治典型。
黃明和發明的“泥粉飼料專利”獲國家專利局頒發專利證書。
古稀再突破,賦能綠色轉型
古稀之年,他重啟竹粉飼料實驗,新型飼料降本30%、減碳排放,在2023年飼料工業創新大賽突圍,獲專項扶持。技術在多省試點,豬、牛、羊等養殖成果突破,年減廢棄物排放上萬噸,為綠色轉型添翼。
他還借湖南科大助力,讓科技小院落戶洞口,研發大米多聚糖粉等動物保健飼料與硅菌肥料,申報多項專利。其技術獲國際投行關注,有望走向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
2025年7月,黃明和(右1)在國家科技小院參加生豬防疫工作。
榮譽加身,詮釋科研價值
從基層一路走來,榮譽是他科研的註腳。立功、“模範共產黨員”等稱號,彰顯信仰堅守;“優秀領導幹部”“當代科技之星”,見證角色轉型;聯合國“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是國際認可 。
黃明和以基層幹部之姿轉身科研,用創新破產業困局,憑堅守獲業內讚譽。他的科研路,是服務產業、造福民生的生動實踐,更以永不言棄的探索,為年輕科研人立起榜樣標杆,在畜牧科研天地,繼續追光前行。
來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