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2024年01月29日15:55:20 歷史 1710

古來多少皇帝和大臣,能逃出功高蓋主這四字!

就算是聖明的皇帝,在自己皇位遭受威脅時,都免不了猜忌功臣,甚至直接卸磨殺驢,但歷史上總會有那麼幾個皇帝“特立獨行”。

秦始皇從未妄殺功臣,難道就憑“焚書坑儒”,讓他背了兩千多年的罵名?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謗書”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史學家也並非聖賢。他們在寫史書時,雖然素來以公正嚴明著稱,但也會摻雜個人情感,這一點就算是司馬遷都不能例外。

司馬遷寫出了對我國有重大影響的《史記》,但這並不代表他在其中沒有摻雜個人情感。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司馬遷曾受宮刑是眾所周知的事,所以難免會對漢朝有所芥蒂。

東漢末年王允曾說:“當年漢武帝沒殺司馬遷是個錯誤,他寫的謗書流傳甚廣,將來必定會對其名聲造成巨大影響!”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王允口中的謗書,正是司馬遷所作的《史記》

我們無法評說,《史記》中是否摻雜着司馬遷的個人情感,但難免還是有所懷疑。

司馬遷對秦朝多有評價,但歷史畢竟是勝利者書寫的,我們無法保證,他筆下的秦朝就是真的。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畢竟當時也只是道聽途說,而作為秦朝之後的朝代,漢朝有可能會抹黑秦朝,所以司馬遷了解的秦朝,可能也不是正確的。

畢竟司馬遷出生時,漢朝早已建立了六十多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跨度下,就算是白的,也能說成黑的。

也正是什麼樣的朝代,造就了什麼樣的君主。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皇帝的“通病”

就像劉邦本是沛縣一流氓,建立漢朝後,那些開國功臣幾乎沒什麼好下場。韓信功高蓋主,被劉邦所忌憚。劉邦隨便找了個理由,將其處死了,甚至還聲稱韓信意圖謀反。

韓信是漢初三傑中下場最慘的一個,要不是張良早就不問朝政,而且還隱居了,他的結局也不會太好。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楚漢爭霸時立功的異姓王,在漢朝建立後,均受到劉邦猜忌,隨之而來的便是一場針對功臣的大清洗。

司馬遷對本朝之事非常了解,但對前朝又怎麼可能清楚。

而像劉邦這樣大肆清洗開國功臣的,不有他一個。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猜忌是君王的一大缺點,他們坐上了那個位置,就意味着他們免不了為皇位擔憂,為後世君王着想,尤其是自己的身後事。

所以每位開國皇帝建國後,都免不了清洗威脅自己地位的功臣,而且手段不一。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要說最有特點的,一定是趙匡胤宋朝建立後,由於擔心別人復刻他的成功經歷,直接來了一手杯酒釋兵權,讓武將在朝堂之上徹底失勢。

而要說清洗功臣最“用心”的,莫過於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在朱元璋的操縱下,上萬人被清洗,其中不乏開國功臣,所以就算是有從龍之功,在皇帝面前,也沒什麼大不了。

朱元璋清洗功臣固然有朱標身亡的原因,但他這也是無法否認的事實。縱觀所有封建王朝,像朱元璋這麼狠的皇帝,也是世所罕見!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別說開國皇帝,就算是那些中途上位的皇帝,都很難保證自己不會對功臣有所猜忌,更何況在封建王朝時期,總有那麼些人,凌駕於世人之上。

雖說是臣子,但他們手中的權力,讓各個皇子為之垂涎,於是利益糾紛就這樣產生。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皇子權臣小人,三大勢力強強聯手,拿下皇位不成問題。而皇子坐上皇位後,就會重蹈覆轍,走上父親的老路。

打壓、分化都是皇帝對功臣常用的手段,必要時皇帝還會直接將威脅剷除。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畢竟人心隔肚皮,就算是皇帝也不會讀心術,他哪知道看似忠心耿耿的忠臣,是否會背地裡捅自己一刀。開國功臣就更不用多說,萬一想自己當皇帝怎麼辦。

這都是皇帝要處理的問題,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保證屁股底下位置牢固。

但又那麼一個皇帝跟他們不一樣,便是秦始皇。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始皇帝

皇帝始於嬴政,在秦始皇之前,天下沒有皇帝,只有皇和帝。秦始皇是當之無愧的最高統治者,也是為後世建立秩序的統治者。

郡縣制的進步性,要遠遠高於分封制,君不見周朝末年諸侯割據。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別說是朝廷權臣,就算是君王,在這些手握兵權的諸侯眼中,又算得了什麼。說到底在權力和實力面前,君王還真的什麼也不是,那些諸侯想反的話,隨時都能反。

作為封建王朝制度的建立者,秦始皇自然也愛權力,但他從未殺過功臣。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毫不誇張地說,要是沒有秦朝做鋪墊,漢朝絕不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書同文看似簡單,但從本質上消除了統一的難題。

秦朝給了漢朝一個模版,一個讓漢朝生搬硬套就能名揚四海的模版,並因此開啟了中華文明長久不衰的發展。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而秦朝滅六國,稱霸天下的最大功臣是誰,恐怕除了王翦之外,沒人敢說話。雖然王翦被列為“戰國四大名將”,但他的能力和其他幾位相比,差距非常大。

並不是說其他三人能力不行,而是因為王翦實在太強,強到讓人難以理解。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戰國七雄中除了秦國韓國以外,剩下的五國貴族,哪個敢盯着王翦看?其實也就是韓國運氣好,早早滅了國,要不然王翦有可能會成為滅掉六國的功臣。

除了韓國以外的五國,都是王翦親自帶兵滅的,再不濟也是王賁所滅。這父子二人是當時秦國武將中最強大的。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王翦父子,對秦朝有着不世之功。當然這其中也包括秦軍強悍的原因,但王翦的軍事謀劃能力完全是當時的巔峰。

當年攻打楚國時,王翦稱:“給我六十萬大軍,必定能打下楚國!”

李信橫插一腳:“二十萬足以。”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後來秦始皇將攻克楚國的重任,交給了李信,而王翦藉此機會稱病回家。一戰過後,秦軍大敗而歸,秦始皇隨即親自向王翦道歉,並請王翦出山。

王翦指揮六十萬秦軍攻克楚國,一舉成為秦朝最強的武將,同時還是諸國最強。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王翦和王賁滅五國,是秦朝的最大功臣之一,是秦王嬴政成為秦始皇的重要幫手,而除了王翦以外,就屬蒙恬軍功最大。

唐朝時期,有兩大世家大族並立,分別是琅琊王氏以及太原王氏,而王翦正是這兩大世家大族的始祖。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王翦的功勞毋庸置疑,秦始皇當然也十分清楚,雖然過去有些小矛盾,但當時還是秦王的嬴政,已經給王翦道過歉了,所以秦始皇並不會拿他怎麼樣。

秦始皇對於功臣非常重視,當時給他打天下的老夥計,最終都沒有遭到清算,有些還得到全方位重用。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朕不殺你

秦朝能人輩出,文臣武將都很有能力,若換做是劉邦,那肯定會來一場針對功臣的大清算。只不過秦始皇不是劉邦,他也和其他的皇帝完全不同。

王翦這種戰功顯著的將軍,秦始皇只會重用。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大部分在戰場上拼殺的將軍,對政治和文臣的事看不上也不了解,但王翦和他們完全不同,王翦是個軍政奇才,他很有政治眼光。

但也因為這樣,他生怕自己功高蓋主,每天生活在擔驚受怕中,他想要一個兩全之法。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王翦下定決心後,當即向秦始皇請求告老還鄉。其實當時王翦已經垂垂老矣,告老還鄉也是最順從皇帝的決定。

但秦始皇是誰,這位千古一帝早就看穿了王翦的心思,於是並未過多思考,回絕了王翦的請求。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在秦始皇看來,自己雖然位高權重,雖然是孤家寡人,但也不是沒有容人之能,於是秦始皇對王翦說:“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秦始皇沒有想殺王翦,王翦卻不知道秦始皇的心思。

王翦只好繼續留在朝堂之上。儘管秦始皇說不殺自己,但難保皇帝不會卸磨殺驢,他要保護好自己。

所以秦朝建立後,王翦幾乎將自己變成了個透明人,不怎麼參與政事。

秦始皇不殺功臣,再加上王翦明哲保身,所以王翦得以善終。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王翦的人生經歷,在武將身上極其少見。他戰功赫赫,在軍隊中掌握實權,功高蓋主之下,還能全身而退。

不只是王翦,就算是蒙恬等武將,同樣也受到秦始皇重用。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不管秦始皇到底是什麼意思,但就是這個被標榜殘暴的皇帝,從未濫殺功臣,比很多聖明的皇帝還要仁慈。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而秦始皇之所以背負那麼多罵名,或許是因為獨尊儒術,而秦朝以法治天下,丞相李斯就是當時法家集大成者。

我們無法評判秦始皇的功與過,但他確實開創了統一的局面,這一點無可厚非!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歷史確實是一成不變的,但史書並非如此。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所以秦始皇是否殘暴並不重要,只是歷朝歷代都已經形成規矩,對秦始皇進行抹黑。

秦始皇是個毀譽參半的皇帝,美化他的人對其讚不絕口,但醜化他的人,同樣是無所不用其極。

王翦自知功高蓋主,主動告老還鄉,秦始皇:朕不殺你,你留下便是 - 天天要聞

真相早已被歷史埋藏,可能秦始皇陵將會給這位千古一帝的評價,畫下一個完整的句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 天天要聞

第三次世界大戰?《紅色警戒:世界戰火》震撼登場,32個國家開戰

大家好,我在遊戲荒的時候,經常會打開那些經典遊戲,玩上一局感覺非常爽。尤其是《紅色警戒2》,即時戰略玩法緊張激烈,多人戰鬥和戰役都十分出色,現代戰爭手段也相當豐富。可由於年代久遠,很多玩法已經爛熟於心了,打來打去沒有新鮮感。最近,有網絡大佬基於《紅色警戒2》開發了全新的PC版《紅色警戒:世界戰火》MOD,...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 天天要聞

國手+2!貴州兩名文物匠人摘全國文物技能獎

全國文物職業技能最高獎頒獎了!貴州兩名“手藝人”憑實力當“國手”!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7月6日,由國家文物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主辦的2025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屆全國文物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結果揭曉。來自貴州的選手吳勝成獲木作文物修復師一等獎,滕昭玉獲金屬文物修復師三等獎,這也是...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 天天要聞

死亡失蹤超百人:美國得州洪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美國得克薩斯州中部地區因暴雨引發洪災,截至當地時間6日,已造成至少82人死亡、約40人失蹤。美國總統特朗普6日表示,得州洪災是“百年一遇”“沒人預見到”。得州向來洪水多發,然而為何這次災情如此嚴重、傷亡如此巨大?在這場悲劇後,美國社會各界普遍認為,這次洪水造成如此大傷亡,有天災更有人禍。特朗普簽署“重大災...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 天天要聞

日本天皇首訪蒙古國,專程祭奠日軍亡靈,這讓中國人很不舒服

前言正值二戰結束後80周年,應蒙古國邀請,日本天皇德仁首次對蒙古國進行訪問,蒙古國對此給予高規格接待,邀請日本天皇夫婦出席“那達慕大會”的開幕儀式,並參觀多個景點和日本投資項目。祭奠亡靈背後7 月 9 日清晨,天皇夫婦的車隊悄然駛入烏蘭巴托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 天天要聞

民國將領之川軍青翰南

(本人櫥窗裡面有很多關於民國歷史書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創作最大動力。)民國時期,四川軍閥熊克武打敗另外一個軍閥劉存厚後,熊克武就控制了四川軍政大權,而熊克武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就不斷排擠其他派系的將領,最終四川爆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