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衛員闖進來說難難情況不好,張國華怒斥:我能離開嗎?

2023年10月01日06:56:03 歷史 1533

1950年的一天,第十八軍軍長張國華正在會議室緊張開會,警衛員突然闖進來。這麼重要而又機密的會議,警衛員一向是懂規矩的,今天怎麼冒失地闖進來呢,到底所為何事?

警衛員闖進來說難難情況不好,張國華怒斥:我能離開嗎? - 天天要聞

還是在1949年年底,毛主席訪問蘇聯期間,做出了一項重要決定,那就是進軍西藏。西藏屬於大西南,進軍西藏是第二野戰軍的任務。毛主席的電報很快轉到了劉鄧首長手中。

當務之急,是派哪支部隊進藏。劉鄧首長反覆考慮,左右權衡,最後鄧小平說,讓張國華同志去吧。劉伯承非常興奮地回答說,好啊,我也正在打他的主意。

他們共同選定了第十八軍,軍長叫張國華。張國華是一位根正苗紅的老紅軍,他就出生在井岡山腳下,參加過井岡山的鬥爭,政治素質過硬,能文能武,的確是進軍西藏最合適的人選。

無論是毛主席,還是劉鄧首長,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進軍西藏,不但要打好軍事仗,還要打好政治仗,所以選定了軍政雙全完全能夠獨當一面的張國華將軍。

部隊出發前,張國華去劉鄧首長那裡告別,鄧小平問了很多具體情況,還問了他一句,你對西藏了解多少?張國華老實回答說,印象最深的還是唐僧西天取經,過火焰山,過天河。

鄧小平很嚴肅地說,你應該立即成立一個政策研究室,專門調查研究西藏的情況。各級幹部都要學幾句藏話,了解西藏人民,便於同他們交流。不懂藏話,一旦進入西藏,你們就都成了聾子,會吃虧的。

警衛員闖進來說難難情況不好,張國華怒斥:我能離開嗎? - 天天要聞

首長的囑咐讓張國華深感責任重大。他回到軍部,立即着手研究成立政策研究室,組織人員教藏語,召開進藏會議。正在這時,電話響了,張國華放下地圖去接電話,是秘書打來的。

秘書說,軍長,難難病了,高燒不退,您是不是過來看一看?秘書的語氣很焦急。張國華怔了一下,問道,什麼病啊?秘書回答說,可能是肺炎,又咳又喘,嘴裡不停地叫爸爸。

張國華心裡很難過,很想過去看一看難難。可是他實在走不開,就對秘書說,我現在實在抽不開身,你就好好安慰她幾句吧。說完,張國華就把電話掛了。

難難是誰?她是張國華的第一個女兒,也是他的第一個孩子。張國華戎馬一生,直到30多歲才有了第一個孩子,視如珍寶。召開入藏動員會的時候,張國華抱着女兒進入會場。

一方面是出於疼愛,一方面也是表示“背女出征”的壯烈。可是這裡的環境實在太差了,不滿3歲的女兒病倒了。難難這個名字是張國華起的,她出生的時候,母親正在被敵人圍攻。

警衛員闖進來說難難情況不好,張國華怒斥:我能離開嗎? - 天天要聞

(張國華全家福)

反動派的刺刀差點把難難刺死。張國華給女兒起這個名字,是要讓她記住生她帶她的艱難,更要讓她記住中國革命的艱難。長征艱難,抗日艱難,打倒蔣介石更為艱難,還有最艱難的是馬上要展開的進藏。

西藏被稱為是生命的禁區。普通人很難受得了。難難就更受不了。放下電話,張國華繼續開會,研究進藏問題。過了一會,警衛員闖了進來,於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警衛員非常慌張地說,軍長,難難的情況不好了,你趕緊去看一下吧。張國華當時就生氣了,怒斥警衛員說,3萬人要進藏,萬事還都沒有個譜,在這動輒千軍萬馬之際,我這個軍長能離開嗎?

警衛員只好含淚離開了。會議一直持續到了晚上。開完會,張國華急匆匆地趕到醫院。女兒卻已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再也不會叫爸爸了。大軍未動,先失愛女,張國華的心一下子被抽空了。

難難的名字起的好,革命從來就不是請客吃飯,革命是艱難的,是要流血犧牲的。為了進藏,張國華失去了愛女,他後來長期為國鎮守和治理西藏,本來很好的身體也垮了,不幸英年早逝。

(參考書籍:《毛澤東與十位將軍省委書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 天天要聞

“七七”事變88周年祭

#端午納福#1937年7月7日,那個被血與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遠無法癒合的傷口,深深刻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卷之上。88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再次回望,盧溝橋的每一塊石板、每一尊石獅,都在靜靜訴說著那段不能忘卻的記憶,“七七”事變,不僅是全面抗戰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着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中國日報7月7日電,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 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近日在鹽城草房子文學館舉行,標誌着"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委宣傳部主辦,江蘇大縱湖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鹽都,這片位於長三...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