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衛員闖進來說難難情況不好,張國華怒斥:我能離開嗎?

2023年10月01日06:56:03 歷史 1533

1950年的一天,第十八軍軍長張國華正在會議室緊張開會,警衛員突然闖進來。這麼重要而又機密的會議,警衛員一向是懂規矩的,今天怎麼冒失地闖進來呢,到底所為何事?

警衛員闖進來說難難情況不好,張國華怒斥:我能離開嗎? - 天天要聞

還是在1949年年底,毛主席訪問蘇聯期間,做出了一項重要決定,那就是進軍西藏。西藏屬於大西南,進軍西藏是第二野戰軍的任務。毛主席的電報很快轉到了劉鄧首長手中。

當務之急,是派哪支部隊進藏。劉鄧首長反覆考慮,左右權衡,最後鄧小平說,讓張國華同志去吧。劉伯承非常興奮地回答說,好啊,我也正在打他的主意。

他們共同選定了第十八軍,軍長叫張國華。張國華是一位根正苗紅的老紅軍,他就出生在井岡山腳下,參加過井岡山的鬥爭,政治素質過硬,能文能武,的確是進軍西藏最合適的人選。

無論是毛主席,還是劉鄧首長,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進軍西藏,不但要打好軍事仗,還要打好政治仗,所以選定了軍政雙全完全能夠獨當一面的張國華將軍。

部隊出發前,張國華去劉鄧首長那裡告別,鄧小平問了很多具體情況,還問了他一句,你對西藏了解多少?張國華老實回答說,印象最深的還是唐僧西天取經,過火焰山,過天河。

鄧小平很嚴肅地說,你應該立即成立一個政策研究室,專門調查研究西藏的情況。各級幹部都要學幾句藏話,了解西藏人民,便於同他們交流。不懂藏話,一旦進入西藏,你們就都成了聾子,會吃虧的。

警衛員闖進來說難難情況不好,張國華怒斥:我能離開嗎? - 天天要聞

首長的囑咐讓張國華深感責任重大。他回到軍部,立即着手研究成立政策研究室,組織人員教藏語,召開進藏會議。正在這時,電話響了,張國華放下地圖去接電話,是秘書打來的。

秘書說,軍長,難難病了,高燒不退,您是不是過來看一看?秘書的語氣很焦急。張國華怔了一下,問道,什麼病啊?秘書回答說,可能是肺炎,又咳又喘,嘴裡不停地叫爸爸。

張國華心裡很難過,很想過去看一看難難。可是他實在走不開,就對秘書說,我現在實在抽不開身,你就好好安慰她幾句吧。說完,張國華就把電話掛了。

難難是誰?她是張國華的第一個女兒,也是他的第一個孩子。張國華戎馬一生,直到30多歲才有了第一個孩子,視如珍寶。召開入藏動員會的時候,張國華抱着女兒進入會場。

一方面是出於疼愛,一方面也是表示“背女出征”的壯烈。可是這裡的環境實在太差了,不滿3歲的女兒病倒了。難難這個名字是張國華起的,她出生的時候,母親正在被敵人圍攻。

警衛員闖進來說難難情況不好,張國華怒斥:我能離開嗎? - 天天要聞

(張國華全家福)

反動派的刺刀差點把難難刺死。張國華給女兒起這個名字,是要讓她記住生她帶她的艱難,更要讓她記住中國革命的艱難。長征艱難,抗日艱難,打倒蔣介石更為艱難,還有最艱難的是馬上要展開的進藏。

西藏被稱為是生命的禁區。普通人很難受得了。難難就更受不了。放下電話,張國華繼續開會,研究進藏問題。過了一會,警衛員闖了進來,於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

警衛員非常慌張地說,軍長,難難的情況不好了,你趕緊去看一下吧。張國華當時就生氣了,怒斥警衛員說,3萬人要進藏,萬事還都沒有個譜,在這動輒千軍萬馬之際,我這個軍長能離開嗎?

警衛員只好含淚離開了。會議一直持續到了晚上。開完會,張國華急匆匆地趕到醫院。女兒卻已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再也不會叫爸爸了。大軍未動,先失愛女,張國華的心一下子被抽空了。

難難的名字起的好,革命從來就不是請客吃飯,革命是艱難的,是要流血犧牲的。為了進藏,張國華失去了愛女,他後來長期為國鎮守和治理西藏,本來很好的身體也垮了,不幸英年早逝。

(參考書籍:《毛澤東與十位將軍省委書記》)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 天天要聞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個瓷盤賣了六十萬,三年後,發現在鄰居家裡

鄰居的瓷盤"六十萬啊,這瓷盤怎麼又回到了李老頭家裡?"我望着鄰居家牆上那熟悉的花紋,心裡五味雜陳。我叫周建國,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這小縣城生活了大半輩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國,多少人的命運都在那場改革浪潮中被重新書寫。我們這些"國企大軍",轉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 天天要聞

這個時代最後的“擔擔軍”

上周,我和來自上海的好兄弟盧博士相約,一起探訪了位於廣東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鎮,近距離接觸與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車去廣西、下午乘火車返回村裡的“擔擔軍”。前一天下午四點,我們抵達河唇鎮北部的HW村,滿眼都是番石榴,一條鐵軌就在村子旁邊,不時有呼嘯而過的綠皮火車。這一帶盛產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