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侯紹裘》新書首發儀式在松江舉行

2023年07月30日23:43:03 歷史 1050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7月28日,由市委黨史研究室和區委組織部指導、區委黨史研究室編輯的新書《走近侯紹裘》首發儀式在雲間會堂文化藝術中心舉行。51萬字的篇幅濃縮了60條烈士自述和86篇他人的回憶、紀念、研究性文章,勾勒出侯紹裘烈士短暫而光輝的一生。

《走近侯紹裘》新書首發儀式在松江舉行 - 天天要聞

據悉,《走近侯紹裘》項目於2022年年初啟動,今年7月正式出版。全書分5個篇目,《求索》《抉擇》《犧牲》以時間為軸,分階段展現了侯紹裘烈士的革命生涯和人生經歷;《紀念》收錄了侯紹裘烈士同學、同事、戰友、親友的追思和懷念;《附錄》收錄了研究性文章、烈士生平年表,還特別增設“關鍵詞索引”,解讀重要背景、人物、事件等,幫助讀者增進理解。

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嚴愛雲表示,本書全面整理了侯紹裘的生平事迹,讓歷史可視、可聽、可親、可感。“侯紹裘烈士用自己的一生踐行偉大建黨精神,他身上的大德、公德、私德,值得我們一代一代人學習傳承。”嚴愛雲說。

“侯紹裘烈士是松江第一名共產黨員,也是載入黨史、國史的重要人物。”區委黨史研究室主任朱慰軍表示,今年恰逢烈士入黨100周年,此時發售新書,既是對烈士的深切緬懷和紀念,也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以及“用好紅色資源”的具體實踐。

《走近侯紹裘》新書首發儀式在松江舉行 - 天天要聞

發布儀式上,侯紹裘烈士家屬代表發表了感言。“‘一個人不是為了一己而生,是為了社會、人類而生’,這是祖父為中華崛起、民族振興許下的錚錚誓言。”侯紹裘烈士孫子侯進在視頻中回憶了作為烈士後人所承擔的責任。侯紹裘烈士曾孫侯昊翔則來到現場,表達了對新書順利出版背後所有有關單位的感謝,他希望這份紅色基因可以被發揚光大。

新書有哪些亮點

《走近侯紹裘》由中共松江區委黨史研究室編輯,全方位展現了松江第一位共產黨員侯紹裘的革命生涯和人生經歷。

相比其他紀念侯紹裘烈士的作品,該書在多個方面呈現突出特色。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之年。開啟對侯紹裘烈士的新一輪大規模、系統化史料整理與研究宣傳,在松江、上海乃至全國範圍內屬首次。

《走近侯紹裘》新書首發儀式在松江舉行 - 天天要聞



此外,自2021年敲定項目之初,編纂者就確定了從“入黨100周年”這一新角度切入,深度挖掘各類故事,展現烈士的人生軌跡。

值得一提的是,編纂者以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侯紹裘紀念集》《侯紹裘文集》為基礎材料,新增了裘烈士各時期的同學、戰友、親屬等懷念視角,補充了史料缺失。其中,包含首次徵集到的侯紹裘烈士與其同鄉、同窗摯友趙祖康的同框照片。同時,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中,編纂者還發現並更正了部分已成定論的錯誤,如侯紹裘加入少年中國學會的時間應為1923年,而並非為1920年。

《走近侯紹裘》將烈士的人生劃分為了三段,利用烈士自述與親友回憶相互呼應,當事人文字與後人研究前後關照等設計,為讀者呈現出了一個更加立體、豐滿、有血有肉的烈士形象。

來源:上海松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 天天要聞

凌晨突發訃告!孫大業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師範大學發布訃告: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溫州。1959年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農學系(現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畢業後分配到石...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 天天要聞

黑龍江省原副省長——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陝西省綏德縣人,享年66歲。早年考入綏德陝西省立第四師範,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8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 天天要聞

浴血山河——抗戰中的太原|奇襲集義村敵據點

在集義青紗帳里的游擊隊員(資料圖片)。  集義村原屬徐溝縣管轄,位於縣城東10華里處。早在唐代天寶年間,為抗擊安祿山叛軍,當地群眾自發在此集結義軍,“集義村”由此得名。  集義村的地理位置重要,與正北的大常鎮、東南的榆次縣東陽鎮呈犄角之勢。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着,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多領...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