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2022年10月04日18:12:44 歷史 1450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這是一座令所有人都感到驚嘆的墓葬。走進地宮內,人們赫然發現,墓主竟然屍身不腐,宛若沉睡一般。更令人驚嘆的是,躺在其中的人竟然身着龍袍,身邊更是堆滿了奇珍異寶。

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得到如此殊榮的是一位公主,而她的墓葬竟然被發現於距北京萬里的內蒙古。隨着公主墓葬的出土,她生前的故事也在眾人面前徐徐展開。

康熙皇帝女兒墓

1972年,內蒙古赤峰吹起了一股久違的微風,像是赤峰人民都信仰的“公主媽媽”保佑一般,炎熱的天氣變得怡人了起來,老農也加快了幹活的節奏。

忽然,他發現遠處一塊地基竟然深陷,這對滿是平原的內蒙古來說,的確是個不平常的發現。老農懷着擔憂的心情將此事上報給了相關部門,還一邊祈求“公主媽媽”保佑,不要發生什麼災難才好。

接到消息,工作人員快速趕到了現場查看,發現確如老農所說,地面大面積凹陷,看起來十分不平常。緊接着,工作人員繞着周圍走了一圈,這才發現凹陷的一端有一個圓形入口。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這時候大家發現事情不尋常了,有了這個入口,地基凹陷的原因似乎就走向了另一個方向,難道地下埋藏着什麼?

工作人員將這個發現快速上報,立馬吸引了當地考古專家們的注意。通常地基大面積凹陷都是因為地下有着其他建築,經過長時間的環境影響,地基凹陷的情況便時常發生。也就是說,這凹陷的地下可能有着一座龐大的地宮。

想到這裡,大家不禁開始期待,專家們立馬就趕到了現場。在一番研究和挖掘下,地宮的雛形也逐漸顯現出來:這是一座巨大的古墓,古墓中除了隱藏墓主人棺槨的密室以外,還有着大大小小六間配殿,總佔地面積達到了5000平方米。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按照這個規模來看,墓主人必定是一個身份尊貴的人,但令人意外的是,打開陵墓入口後,裡面一件珍寶也沒有發現,難道是早就被盜墓賊光臨過了?

如此一來,要想確認墓主身份恐怕就有些困難了,但正在大家擔心之際,忽然就發現在陵墓的正中間,赫然擺放着一塊墓志銘,上面清晰地寫着墓主人的身份。

“公主大清聖仁皇帝次女也,康熙三十年厘降於巴林,初封和碩榮憲公主……諸公主中爾寬為最,是用厚其典禮晉封榮憲國公主……”

所以,這座陵墓中葬的應該就是康熙皇帝的女兒固倫榮憲公主,這也就難怪陵墓規格如此之大了。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固倫榮憲公主影視形象

固倫榮憲公主是容妃馬佳氏所生,是康熙皇帝的第三個女兒。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榮憲呱呱墜地,響亮的哭聲讓康熙皇帝愛不釋手。

康熙對她的母親容妃十分喜愛,容妃曾為他生下五個兒子,只不過因為各種原因他們都相繼夭折,康熙痛徹萬分,如今這唯一的女兒一出生,自然就成為了康熙的掌上明珠。

按理來說,容妃所生的孩子為庶出,那麼她的女兒也就只能封為“和碩公主”,而“固倫公主”必須是皇后所生的孩子才能得此爵位。但榮憲卻得此殊榮,這是為何?

其實,除了康熙有對容妃的愛屋及烏以外,榮憲本人也是個非常孝順的孩子,這一點在她的墓志銘中就有體現。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康熙帝畫像

康熙四十八年,皇帝病重,所有人都懸着心侍奉皇帝,自然不能讓皇帝感到舒心。至於他的孩子們,父親病重,他們大多都是每日請安問候,卻少有人付諸行動。榮憲卻是個例外,她得知康熙病重後,立馬從家中趕到康熙的身邊,衣不解帶地照顧他。

上到吃穿用度,下到病情心緒,榮憲都一一為康熙解憂,這也令康熙大受感動。同年三月,榮憲破格被晉封為固倫榮憲公主。

然而,既然康熙如此疼愛榮憲,那公主的屍身又為何葬在了千里之外的內蒙古呢?

公主和親,遠嫁內蒙

隨着專家們的進一步探索,榮憲的棺槨也被發現了。它在一個密室之中,被藏在墓室最後面的空牆裡,如果不仔細觀察,根本不會發現這裡面竟然才放着最主要的靈柩。

這座密室十分嚴密,打開時幾乎密不透風,等到眾人迫不及待地打開棺蓋後,眼前的一幕把眾人都驚呆了。

榮憲的屍身幾乎完好無損,皮膚吹彈可破不說,就連兩股烏黑的髮辮也依然靜靜地垂在她的胸前。看起來就像是睡著了一般,彷彿大家稍有點動靜她就會醒來。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然而,這還不是最令人驚訝的,畢竟有名的辛追夫人、慈禧太后,她們被發現時也都如榮憲一般,屍身不腐。由此可見,古人在保護屍身的方面也有所研究,甚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技術。

最令人驚訝的是,榮憲公主竟身穿龍袍、頭戴鳳冠!要知道,就算是一代女皇武則天下葬時,也只是以皇后的規格身着鳳袍下葬,而榮憲公主竟然能有此殊榮,實在令人驚嘆!

據悉,我國目前保存完好的龍袍故宮內有50件,它們件件都價值千萬!而榮憲公主這件龍袍,前後雙肩都是由金絲綉成的金龍,衣身上綉着美麗的蝴蝶花紋,衣擺則綉了象徵天下的山川湖海。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不過,皇帝的龍袍通常是綉有九條金龍,意為“九五之尊”,而榮憲這件龍袍只有八條金龍,但也足見其身份的尊貴。

在龍頭的下方還有用數十萬顆珍珠綉成的“壽”字,這樣一件“造價不菲”的龍袍,就算放在清朝,它也是件寶貝,更不用說如今的估價了。

另外,先前專家們還猜測陵墓曾被盜竊,所以才造成陵墓內一件藏品也沒有,這一點也是非常令人意外的,因為,最後大家竟發現給榮憲公主陪葬的寶貝數不勝數,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在古時候,人們為了保持屍身不腐,認為金玉生寒可保屍體不壞,便將所有的金銀珠寶全都放在了榮憲公主的棺槨內。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榮憲公主就那樣靜靜地躺在其中,她身着龍袍,頭戴鳳冠,身邊堆滿了玉器珠寶,宛若躺在一間富麗堂皇的宮殿內一般。

截止到1972年發現時,榮憲以及墓葬已經深埋地下240年,這240年間,我國無數奇珍異寶在戰火中丟失、損壞或是被侵略者掠奪,如今發現的榮憲公主墓葬在極大意義上補缺了一部分殘缺的歷史,這些葬品更是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說它們估值過億也不足為奇。

然而就是擁有如此尊貴、且擁有康熙寵愛的榮憲公主,又為何死在了內蒙古呢?其實,出生皇家對於許多平民百姓而言,簡直就是幸運無比,但對於許多身不由己的皇子公主來說,這卻是代表着責任。

正所謂“食人之祿,忠人之事”,作為公主的榮憲固然享受了榮華富貴,但她卻也有着自己的使命——和親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就有西漢時期的昭君出塞唐代的文成公主進藏,她們也都是以一己之力,維護兩族和平。而榮憲身為康熙最疼愛的公主,這樣的事情也是義不容辭。

但康熙也是凡人,雖然貴為九五之尊,但他也有為人之父的情感。雖然榮憲一定會和親,但康熙還是努力給女兒尋了門好親事。

彼時漠南蒙古族巴林部的郡王,博爾濟吉特氏烏爾袞,年輕勇猛、品性和善,如果榮憲一定要履行和親的責任,那烏爾袞就是最佳人選。

康熙三十年正月,榮憲被封為和碩公主,於同年六月下嫁漠南大草原,那一年她十九歲。

公主夫婦恩愛,佳話世代流傳

榮憲懷着忐忑的心情來到了大草原,但草原上無人不知她是康熙皇帝最寵愛、最珍貴的女兒,所以無人敢對她不敬。最重要的是,長相甜美的她也很快得到了巴林部郡王烏爾袞的喜愛。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榮憲比起歷史上許多和親的公主來說,算是十分幸運的了,既有榮譽傍身,又有丈夫疼愛,而榮憲也是一嫁到草原就成為了巴林部的王妃,十分尊貴。

兩人婚後感情甜蜜,不久後還生下了一兒一女,他們的女兒後來也嫁給了清朝的肅親王后人,兒子琳布則繼承了烏爾袞的爵位。

但琳布卻並不像烏爾袞一般英勇,他每天都沉迷酗酒賭博,烏爾袞是個慈父,根本管不住他,反倒是榮憲公主,恨鐵不成鋼,時常以棍棒教育琳布。

然而不管琳布是怎樣的任性妄為,古代父死子繼的傳統還是延續了下來。琳布後來也接替了烏爾袞的爵位,但有意思的是,榮憲的孩子最後在雍正年間被自己的弟弟削去了爵位。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雍正帝

再說回康熙,康熙皇帝並沒有就此讓女兒自生自滅,榮憲出嫁後,他這個老父親竟然四次不遠萬里趕赴巴林,名義上說是巡視,實際上卻是看望榮憲。

為了更好地接待康熙,榮憲甚至在巴林為康熙建造了一座皇帝行宮,這也成為了中國北部邊疆唯一一座皇帝行宮,如今這座行宮也成為了現大板鎮的歷史遺迹。

反觀榮憲也一樣,她對父親的至誠至孝那是情真意切,榮憲嫁到內蒙後,她從未忘記過她的父皇。據說,榮憲出嫁後回朝探望康熙的次數多達十餘次,比康熙朝任何一個公主都要多。

而康熙對榮憲的特別寵愛,讓榮憲也獲得了草原上所有人的尊敬。同樣,烏爾袞也非常尊敬、孝順康熙。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康熙五十五年,準噶爾起了紛爭,康熙皇帝下旨討伐,烏爾袞自請出征。每次烏爾袞出征,榮憲都會親自送他到門德敖包,一同為將士們祈福,榮憲公主和郡王深厚的感情也成為了當地流傳的一段佳話。

烏爾袞不在巴林的時候,榮憲公主便會代替他處理巴林部內的一應事務。榮憲聰慧、善良,在處理事物上也深有體現,為此,巴林人民愛戴她,將她的事迹刻在御制的碑文之上,以稱頌榮憲公主的處世為人。

也是因此,榮憲公主在去世後還得到了草原上人民的永久懷念。康熙四十五年的時候,榮憲向丈夫烏爾袞提議,想在巴林修建一座可供人民禱告的寺廟,烏爾袞自然也是欣然同意。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薈福寺

這座寺廟就是現如今位於大板鎮內的薈福寺,是當地主要傳揚佛教的寺廟之一。該寺佔地面積達到了7100平方米,經歷了動亂年代後,如今現存約160間建築。

而榮憲公主的美名也因此得以傳頌。迄今為止,當地人民仍然挂念着榮憲公主為草原所賜的福澤,因而將她與另一位淑慧公主奉若神明,並在禱告時稱呼她們為“公主媽媽”,以誠心祈願公主媽媽能保佑他們逢凶化吉、福壽綿延。

不過,1972年發現的榮憲公主之墓內,考古人員還意外發現了另外兩罐骨灰,它們被放一同放在榮憲公主的棺槨內。

其中一個骨灰罐的外面寫着“額附馬副將軍多羅郡王”,很顯然,這是榮憲公主的丈夫烏爾袞的骨灰,那他是在那一年去世的呢?

72年內蒙古發現康熙女兒墓,屍身穿龍袍240年不腐,葬品估值過億 - 天天要聞

烏爾袞影視形象

原來,烏爾袞出征準噶爾的時候,便在第二年病逝于軍中了,享年五十一歲。烏爾袞去世後,榮憲公主也如失去了靈魂一般,然而沒過一年,她的父皇康熙也去世了。

在摯親、摯愛接連死去的打擊下,榮憲公主每日鬱鬱寡歡,最終於雍正六年離世。她去世後,她的兒子琳布將她和烏爾袞的骨灰一起葬在了如今發現的地宮裡,與她一同下葬的還有無數奇珍異寶,另外,康熙欽賜的團龍袍服也成為了榮憲下葬時的吉服。

至於另一罐骨灰,那便是琳布的了。在他死後,他命人將自己的骨灰和父母放在了一起,足以看出,雖然琳布沒有作為,但他卻是個孝順的孩子。

到了這兒,關於榮憲公主的故事也就接近尾聲了,但她對兩族作出的貢獻還在熠熠生輝。她在草原上生活了37個春秋,將蒙古和清朝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以犧牲自我換來百年和平,又怎麼不算是百姓信奉的神明呢?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 天天要聞

川普關稅落地,印度第一個舉白旗,中國快速實施對等反擊

特朗普所發起的全球貿易戰,打了全世界所有國家一個措手不及,特別是由他本人所規定的所謂“基準稅”更是離了大譜,因為如果疊加美國先前向其他國家徵收的關稅來算,總關稅已經超過了70%。從這一點我們也能看出,特朗普的“關稅武器化”較之於他的第一個任期,變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 天天要聞

中國反制之後,特朗普連夜發文:美國必須堅持住,結果將載入史冊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布公告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等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即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有關事項如下:一、對原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 天天要聞

美國闖大禍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徹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記者爆料美政府高層作戰計劃群聊泄密事件後,英國、加拿大、奧地利近日均對此作出回應。CNN稱,奧地利總統亞歷山大·范德貝倫表示,“美國的局勢再次說明,我們必須考慮(建立)一個強大、自信的歐洲,走自己的路,通過自身力量從戰略上確保歐洲的和平。”英國首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 天天要聞

最後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關稅來換取Tik Tok

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 何亞東:中美雙方經貿部門一直通過各種形式保持溝通,中方在關稅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我們堅決反對美方單邊對華加征關稅,反對將經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