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中美談判,美議員向中國提出要求,不到一天,中方公布一份新規。

近日,美國參議員戴恩斯訪問中國,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戴恩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方必須採取行動制止製造芬太尼的相關化學品流入美國,以進一步推進中美貿易談判。
換言之,美方此舉實則是以中美貿易談判為籌碼,企圖脅迫中國在芬太尼問題上接受其無理要求。
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我們該如何看待呢?
關於芬太尼問題,我們就不多強調了,中方在這個問題上,始終秉持負責任態度,已經採取了諸多控制手段,以幫助美國。
但美方不僅不知感恩,反而繼續對中國倒打一耙,持續以"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管控不力"等不實指控詆毀中國。
這種恩將仇報的行徑,充分暴露出其轉嫁矛盾的險惡用心、雙重標準的虛偽本質、以及政治操弄的卑劣手法。
至於中美貿易談判問題,這不僅是一個雙向的問題。
而且也應該是特朗普政府急不可耐的尋求跟中國談判。
要知道,特朗普多次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跟中國簽訂一份新的貿易協議。

在特朗普的設想里,這份貿易協議,肯定都是有利於美國的內容,並且要求中國讓步。
但對於特朗普的想法,中國肯定不會答應。
說白了,我們願意跟美國互相妥協,但絕不會單方面向美國妥協。
因此,面對美方的打壓,中國採取了堅決的反制手段,向美國表明了我們不怕奉陪到底的堅決態度。
隨後,特朗普看到中國態度很堅決,他也開始明白,如果繼續這樣僵持下去。
中美之間所謂的新貿易協議不僅難以達成,美國還會因為跟中國打貿易戰,持續遭受損失。
因此,最近這段時間,特朗普多次聲稱:他將跟中方會面,並且喊話中國,說在貿易問題上與中國有“對話”的空間。
以及派遣自己的親信戴恩斯訪問中國,實際上就是故意探底,希望中國能夠在這個問題上主動“接招”的意思。
由此也不難看出,在推進中美貿易談判方面,美國屬於是更急的一方,但特朗普政府卻還以此對中國提無理要求。
這種"既要、又要"的貪婪心態,不僅無助於談判取得實質進展,反而凸顯了美方在貿易政策上的混亂與失序。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方提出這個要求不到一天,也就是3月24日,中方就公布了一份新規定,完善針對外國制裁的反制措施。

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凍結現金、銀行存款、股權、知識產權等財產和財產權利。
明確可以凍結股權、知識產權等財產,確實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這一新規,是為了更好的維護我們的國家利益;與此同時,這份新規,也可以視為對美方的一個明確警告。
那就是如果美方執意打壓中國,那麼我們為了維護自身的權益,絕對會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