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2019年07月12日08:51:27 歷史 724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身管火炮主要依賴於進口,這也導致了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裝備的身管火炮型號雜駁且不好分辨。今天就大致介紹一下抗戰時期中國軍隊裝備的各種身管火炮及其大致情況,以作科普。

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

博福斯M1930型75毫米山炮是當時的國民政府從德國原裝進口的20倍徑75毫米山炮,前後總共進口了132門,編成2個炮兵旅和3個獨立炮兵營,該炮先後參加了華北抗戰,徐州會戰,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等抗戰前期的幾乎所有大戰,是抗戰前期中國軍隊裝備的主要身管火炮。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正在作戰的M1930 L/20型75毫米山炮

該炮的外形十分好辨認,就是其炮盾的上部和下部是彎曲的,作用是防止流彈和彈片打到炮盾上跳彈後,造成更嚴重的二次傷害。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該炮的上下炮盾都是彎曲的

該炮在抗戰中對標的是日本的94式75毫米山炮,其最大射程比日本的94式75毫米山炮多出了1公里左右,是少有的在質量上對日軍火炮有質量優勢的火炮。而且,該炮使用的75毫米山炮炮彈當時中國能夠自行生產,因此在抗戰前期是中國軍隊師屬及一下作戰單位的主要身管火炮。

克虜伯1903型L/29型75毫米野戰炮

這款克虜伯野戰炮屬於克虜伯開發的一種基本型的75毫米野戰炮,主要面對的是當時裝備了各種雜牌75毫米火炮的用戶,在經過簡單的改裝之後,就能夠使用其他雜牌75毫米野戰炮的炮彈,因此十分受到中國等火炮裝備型號較多國家的歡迎。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這是一款能簡單改裝的基本型75毫米炮

該炮在中國的使用歷史較長,在清政府時期的新軍就已經編列和使用該款野戰炮。當時清政府新軍一個師擁有36門75毫米野戰炮和18門75毫米山炮,這種規格的火炮裝備標準,在整個抗戰中除了後期中國駐印軍之外,都沒有中國軍隊達到或者超越。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正在進行轉移的1903型75毫米野戰炮

該炮對於抗戰中的中國軍隊來說,雖然最大射程只有8公里,但是其重量只有950公斤,能夠在簡單的分解之後由人力或者畜力進行轉移。加上當時部分兵工廠有對應的仿製型號,因此其零件補充較為穩定,使用時間也比較久。

遼十四年式L/30型77毫米野戰炮

該款火炮比較特殊,是當時東三省兵工廠仿製的奧地利1918年式30倍徑77毫米野戰炮。因為當時中國國內沒有符合要求的高強度炮鋼,因此該炮是直接使用從奧地利進口的火炮配件,在聘請的奧地利工程師指導下生產的。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遼十四年式77毫米野戰炮

該炮的最大射程達到11公里,性能還算不錯。當時一共進口了生產320門遼十四年式野戰炮所需要的零部件,可惜在生產到一半的時候,“九一八”事變東三省淪陷,東三省兵工廠隨即落入日軍手中,日軍一共繳獲147門遼十四年式野戰炮,接近該型火炮生產總數的一半左右。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因為是77毫米口徑,日軍自己並沒有大量裝備

不過,因為其77毫米口徑並不是日軍的主流炮兵口徑,因此該炮主要被日軍用來裝備給偽軍等作戰單位,日軍本身並沒有大量裝備。

日本38年式75毫米野戰炮

該款火炮在抗戰中日軍和中國軍隊均有裝備,日本的38年式75毫米野戰炮是仿製上文提到的德國克虜伯M1903型75毫米野戰炮。隨後,中國東三省兵工廠又以日本38式75毫米野戰炮為基礎,仿製出了遼十三年式75毫米野戰炮。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日制38年式75毫米野戰炮

除了東三省兵工廠的仿製型號之外,中國最早使用該炮的記錄是北洋段祺瑞政府時期。因為當時的北洋政府軍備採購被日本人控制,因此當時的北洋軍隊步兵師,均裝備有36門38年式野戰炮作為火力支援。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正在使用38年式75毫米野戰炮的東北軍士兵

第二次進口該炮的高峰是張作霖時期,東北軍也從日本進口了大批的38年式野戰炮裝備自己的部隊,作為當時東北兵工廠火炮產能不足的暫時補充。當時中國軍隊大規模使用38年式野戰炮的記錄是第三次長沙大捷,以炮兵營為作戰單位投入38年式野戰炮與日軍作戰,戰果頗豐。

遼十四年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

該炮同樣是東北兵工廠仿製日本38年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的產品,是東北兵工廠所生產的所有身管火炮中,口徑最大、火力也最強的身管火炮。不過東北兵工廠的產量很低,前後只生產了21門遼十四年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遼十四年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

東北軍中一共有第8獨立炮兵團和第17獨立炮兵團使用150毫米重型榴彈炮,兩個炮兵團一共裝備了32門150毫米重型榴彈炮,除了21門是東北兵工廠自己生產的,剩下的均為從日本進口的原裝38年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日本38年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

除了東北軍之外,早期北洋政府也從日本進口了一部分38年式150毫米重型榴彈炮使用。該炮雖然射程較近,只有5.9公里,但是生產成本低,結構比較簡單,因此當時的日軍重炮部隊也有裝備使用。

法國施耐德23式75毫米輕型山炮

對於該炮的定位有兩種,國外普遍將其稱為步兵炮,而國內則將其稱為輕型山炮。該炮最大的特點就是輕,全炮的戰鬥重量只有325公斤,完全可以在簡單拆解之後依靠人力進行快速機動和轉移,因此受到當時中國的大力歡迎。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施耐德23式輕山炮,可見其仰角十分優秀

除了輕之外,該炮的俯仰角也十分驚人,其最大仰角能夠達到60度,可以用身管火炮打出迫擊炮的彈道軌跡來,綜合性能比日本的92式步兵炮好上不少。不過因為當時進口數量太少,總數不到百門,因此未能成為當時中國炮兵的主力裝備。

施耐德1919式75毫米山炮

該炮性能一般,最大射程為9.6公里。在法國陸軍的戰鬥編製中,一般是裝備給炮兵營使用,用來支援團級單位作戰使用。該炮重677公斤,同樣能夠由馬匹等牲畜進行拖拽機動,一直到抗戰中期還在使用。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和德制火炮炮盾不同,上下部並沒有彎曲

該炮最大的問題是進口數量太少,主要是在抗戰爆發前,廣東軍隊通過洋行從法國進口過一批,全部裝備給炮兵第九團使用。後期因為零件和戰損,數量減少,因此,因此逐漸淪落到二線位置。

德制SFH18型150毫米重型榴彈炮

該款火炮是抗戰爆發前夕中國從德國進口的,為了滿足中國方面最大15公里射程的要求,該炮並不是德國原版的30倍徑,而是特製的32倍徑,這也是該炮的一大特點。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中國定製的是特製的32倍徑

因為該炮的最大重量達到了7噸,沒有辦法用畜力進行長時間牽引,因此專門進口了韓謝爾T33G1型6×4越野載重卡車作為牽引載具。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韓謝爾T33G1型6×4越野載重卡車

中國先後從德國進口了48門SFH18型150毫米重型榴彈炮,組成了兩個重型炮兵團——炮兵第十團和炮兵第14團,參加了八一三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三次長沙會戰,桂林保衛戰等諸多戰役,戰功顯赫。

德制leFH18型105毫米榴彈炮

le在德語中是“短程”的意思,主要是用來和150毫米榴彈炮進行區分。leFH18型105毫米榴彈炮是德軍二戰時的標準野戰火炮,主要裝備給師屬炮兵單位使用。因為全重較低,因此在戰爭中後期也被改裝為自行火炮。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中國軍隊裝備的leFH18榴彈炮

和150重型榴彈炮不同,leFH18型105榴彈炮的交付並沒有全部完成,中國一共從德國進口了60門leFH18榴彈炮,但是實際上只有40門到貨,最終編成第十一機械化炮兵團和第十三機械化炮兵團,其中十一團裝備24門,十三團裝備16門。

戰爭之神!日制、德制、法制到自製,抗戰中國裝備的9種身管火炮 - 天天要聞

正在進行訓練的leFH18型榴彈炮

因為前期損失過於嚴重,因此後期leFH18榴彈炮基本上沒有進行有組織的大規模出擊,直到1944年,leFH18還剩下24門能夠作戰,大部分時間裡都處於閑置狀態。

如果從出擊頻率和殺傷效果來看,leFH18型105毫米榴彈炮比上文提到的德制150毫米重型榴彈炮要好上不少。且其保養情況一直不錯。可惜當時國內沒辦法生產出合格的105毫米炮彈,限制了其性能的發揮。

結語

本文未將美製火炮納入其中,是因為美製火炮主要是在抗戰後期,由美國顧問團的指揮下裝備給中國駐印軍使用或者配合中國遠征軍使用,中國軍隊獨立使用的情況較少,在此就不進行贅述。

總的來說,抗戰期間中國進口的火炮種類不少,但是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生產能力,因此並沒有對日本行程規模化的炮兵優勢,這也是一大遺憾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 天天要聞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5月7日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獲悉5月7日凌晨1時許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小瑞奶奶1930年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春夏之交13歲的她不幸被進村日軍抓獲日軍將擄掠而來的女性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極目新聞記者高偉通訊員李璐 汪龍“挺高興的,沒想到我能得到這份榮譽,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5月4日,曾親歷那場偉大事業的九旬老人陳明秀回到夢縈魂牽的故鄉,向鍾祥市博物館捐贈了一枚珍貴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陳明秀(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