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25日,川島芳子寫完遺書之後,於上午6點在北平第一監獄被執行槍決,終年41歲。因為川島芳子的機智聰敏,外加大半生間諜的生涯,民間便傳出了她替身代死說法。
“替身代死”的說法。在當時還有人匿名檢舉,說一個叫作劉風玲的農民女子獲得了10根金條,代替川島受死,但事後劉家卻只獲得4根金條,引發軒然大波。
2000年初,一名叫作張鈺的女子稱川島芳子就在吉林的某個村莊以“方姥”的名義隱姓埋名,直到1978年病故。
關於川島芳子是“替身代死”,方姥就是川島芳子的證據一共有三:此女回憶,方姥是個十分謹慎的人,平日翻書的時候都用鑷子,寫的字畫都用專門的爐子焚燒,幾乎不留手跡。唯一留下的一張畫,上面的字也被刻意地塗上了墨水。
證據二:研究人員對川島芳子被押期間所拍照片和行刑後的照片做出鑒定,鑒定兩張照片中並非同一個人。針對這樣的結果,日本方面再次進行鑒定,將行刑前後的照片通過電腦製作,將人像立體化進行骨骼分解。在對比中,日本的專家發現,行刑後的照片從肩骨看來應該是個長期干農活的婦女,而金枝玉葉的川島芳子,即使日後行軍,但也從未參與一線征戰,更不可能幹過農活。再從盆骨來看,被行刑者可能是一位已經經歷過生育的婦女,而這又與川島芳子的經歷更加不符合。
證據三:2009年3月8日,張鈺在日本東京會見了川島芳子的生前密友李香蘭。2009年3月12日,張鈺來到李香蘭住處。但這場會見李香事先要求不能超過15分鐘。雙方見面後,張鈺談起“方姥”的生活習慣,聽完這些介紹,李香蘭連聲說“是哥哥”,日偽期間,李香蘭對川島芳子的稱呼一向為“哥哥”。在談話過程中,日本記者問李香蘭:“方姥會是川島芳子嗎?”李香蘭回答:“沒有別的可能性了。”
李香蘭
台灣檔案曾曝光川島芳子被槍決文件,稱絕非替身而就當“替身代死”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台“法務部”曾主辦珍貴獄政檔案展覽,展出了川島芳子被槍決的調查文件。根據司法文獻“河北監察使署函覆調查公文”顯示,川島芳子於1948年3月25日被以漢奸罪名執行槍決,槍決後陳屍監外,任人拍照,且檢察官三次覆驗,沒有所謂賄買他人替死一事,替死傳聞系“乖違事實之虛構”。
川島芳子生死迷霧重重,期待有更多證據出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