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2025年05月07日22:40:32 歷史 4298


極目新聞記者高偉

通訊員李璐 汪龍

“挺高興的,沒想到我能得到這份榮譽,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5月4日,曾親歷那場偉大事業的九旬老人陳明秀回到夢縈魂牽的故鄉,向鍾祥市博物館捐贈了一枚珍貴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陳明秀(左)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這一聲“東方巨響”,有力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向世界傳遞出自己振聾發聵般的聲音,標誌着中華人民共和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

陳明秀1935年6月出生於鍾祥郢中,現居北京。1962年,陳明秀從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放射化學專業畢業後,便投身國家核工業事業。

“不管是在長沙研究所工作,還是北京研究院工作,都是在分析室開展分析業務。”陳明秀回憶道。面對人員流動、條件艱苦等重重考驗,陳老堅守崗位三十載。

為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中國核工業集團總公司開展了頒發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活動,以致敬對核武器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老前輩,更為銘記歷史、致敬前輩、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兩彈精神”,激發新時代的愛國愛黨熱情和努力奮鬥精神,促進“兩彈精神”的繁榮與發展。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參加工作的好多人已經走了,他們也為這個事業做了很大的貢獻。”陳明秀深情地說道,“我有幸能夠得到這一枚紀念章,感到很高興,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在我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既是體驗者,也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家鄉鍾祥見證了這份赤子情懷

在即將迎來90歲壽辰之際,陳老特意選擇將這份象徵國家榮譽的珍貴“禮物”,送回自己的家鄉湖北鍾祥,也見證了一位荊楚學子將青春許國的赤子情懷。

“我已經90歲了,當時還在想怎麼很好地保存好紀念章。家人建議我捐出來收藏,包括我的兄弟姐妹、親屬、老朋友都支持,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

擇一事,從一生。陳明秀老人無悔當年的選擇,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老人對家鄉鍾祥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既親切又欣慰。“我是鍾祥人,城關人,這一個地方的變化,就能體現我們全中國的變化,現在我們在原子能這個事業當中,核電這些方面發展進步都挺快的,希望我們的青年踴躍參加這項工作。”陳明秀動情地說。

“銘記歷史  傳承艱苦奮鬥精神!”九旬老人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 天天要聞讓薪火永相傳

“作為文物工作者,我們深知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精神的傳承。”鍾祥市博物館館長周紅梅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博物館會精心收藏這枚鐫刻着國家記憶的紀念章,未來還會結合紅色教育主題將此枚紀念章一起展出,講述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無私奉獻的精神,讓這一精神薪火相傳。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 天天要聞

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展集體學習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論述,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7月9日,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成員,部分職能部門負責人、院系黨委書記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參觀學習。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大家認真聆聽解說,參觀了《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 天天要聞

從馬扎然到丘吉爾:首相們的職場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結!今年三月到六月,陸大鵬與程衍樑帶我們走近歐洲歷史上的八位首相或總理,在紛繁的歷史中,串聯起他們的故事:從締造“太陽王”的馬扎然,到瓦解拿破崙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瀾的克列孟梭,直至締結“英美特殊關係”的丘吉爾... 他們在時代的浪潮中抉擇,也親手推動着歷史的進程。光環背後,其實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 天天要聞

1951年,得知古大存緊急彙報,葉劍英焦急致電陶鑄: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電話那頭傳來古大存壓低卻顫抖的聲音:“葉帥,莫雄今晚就要被槍決!”葉劍英愣了不到三秒,隨即抄起另一部機子撥向陶鑄,四個字擲地有聲——刀下留人。廣東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傳令兵一路小跑,陶鑄收到命令,當場批示暫停執行。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 天天要聞

她曾是延安第一美女,卻因推廣交際舞,不得不離開延安

1937年延安的夏夜,廢棄教堂里留聲機流淌出《藍色多瑙河》,一群青年男女正隨樂起舞。舞池中央,一位塗著口紅、燙捲髮的女子格外醒目——她輕挽領袖的手臂旋轉,裙擺划過塵土飛揚的地面,彷彿硝煙中綻放的玫瑰。這一幕,讓窯洞外幾名裹綁腿的女紅軍攥緊了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 天天要聞

管仲:通過經濟手段消滅一個國家的鼻祖

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這句話應該大家都熟悉。他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在物質生活滿足了,才能追求精神層面的東西。簡單說,這句話闡述了最基本的一個人生道理,所謂的修養、禮儀都是吃飽了飯以後的事。你知道這句話是誰說的嗎?出自哪裡?如果你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