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

2021年09月13日21:59:16 歷史 1895

1127年,金人攻入宋朝首都汴梁,擄走徽欽二帝及大批皇室宗族北去,史稱“靖康之禍”。趙構於1127年6在南京應天府登基為帝,為南宋高宗。當時南宋對金稱臣,金朝對宋的官方用語不再稱“大宋”,而稱“江南”,面對這種屈辱,南宋社會普遍對金仇恨。

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 - 天天要聞

1205年,宋寧宗改元開禧,取宋太祖“開寶”年號。開禧二年,南宋權臣韓侂發動北伐。但南宋軍隊失敗。金朝強迫宋朝割地、稱臣、歸戰俘、罪首謀、增歲幣。宋廷不得不獻上韓侂胄的頭顱向金人求和。金朝由於對南方宋王朝的戰爭,西北還有西夏牽扯,所以金朝難以對北方草原進行全面整合。在這個時間節點,孛兒只斤·合不勒(成吉思汗的曾祖)在蒙古草原上趁機自立。 1127年,蒙古周邊部落推舉他為蒙古部長,遂稱“合不勒汗”。金朝想消滅這股力量,但多次被擊敗,金主只能承認漠北的相對獨立狀態。

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 - 天天要聞

金國統治者害怕蒙古,在金宣宗上台之後遷都南京汴梁,棄守中都。蒙古軍乘機發兵南下攻克中都,之後一年的時間裡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全部淪陷,金國實力大不如前。後蒙接受金國的議和條件,開始了西征。這時金宣宗大舉南下攻宋,結果失敗。1224年金宣宗駕崩,金哀宗繼位。他停止了與南宋和西夏的戰爭,全力對付蒙古。成吉思汗死後不久,西夏就被蒙古消滅了。1231年蒙古窩闊台派托雷率領四萬大軍借道南宋進入金國,蒙金決戰於三峰山,此戰蒙古大破金軍。後蒙古軍在均州擊敗金軍,哀宗逃離汴梁前往蔡州。

望中猶記 烽火揚州路 - 天天要聞

1233年蒙古相約南宋共同伐金,南宋在經權衡後與蒙古合作。1234年蒙宋聯軍攻入蔡州,金哀宗自縊。臨死之前哀宗傳位於末帝完顏承麟。在他舉行繼位典禮時,蒙宋聯軍已攻入城內,完顏承麟戰死,金國滅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 天天要聞

郭松民:從何應欽主持“受降儀式”看國民黨的媚日情結

“蔣介石私放岡村寧次,為中華民族的未來,留下巨大陰影——因為這意味着,一個人無論怎樣傷害中華民族,都可能不受懲罰。”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9日,中國戰區日軍投降簽字儀式在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大禮堂舉行。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 天天要聞

學者圓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歐關係有哪些新變化?

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對世界造成衝擊,就連美國的“昔日老鐵”歐洲也難逃厄運。近日,“美歐關係2025年度智庫報告”寫作啟動會,暨“特朗普2.0時代美歐關係新態勢”研討會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來自復旦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等高校和機構的學者就相關議題展開探討。多領...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 天天要聞

從東西方人類言行的簡單對比看“西方偽史論”

復旦大學李教授一句“西方偽史論危害改革開放”直接火上熱搜,2025年7月這事鬧得全網炸鍋。要我說,拿政治帽子壓學術爭議才是真掉價。質疑西方古文明不是罪。亞里士多德著作傳承有斷層,金字塔建造技術有爭議,這些討論學術圈早就有。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 天天要聞

斯金納 | 自由與歷史學家

自由與歷史學家本文選自《自由主義之前的自由》第三章,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Ⅰ我已經講述了這一富有特色的公民自由理論的興衰,然而,像我講得這樣簡要明顯是種危險,也許我誤導而不是特別闡明了一些原則,而這是我作為歷史學家的史學實踐所依賴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 天天要聞

第三黨:美國政治史上的“失蹤者”

當地時間5日,馬斯克兌現了此前的承諾,宣布成立一個獨立於民主和共和兩黨的新政黨——“美國黨”,並稱該黨將代表美國社會“80%的中間選民”,爭取通過選舉在國會中佔得一席之地。美國憲法並沒有規定兩黨執政,但自1854年共和黨正式成立以來,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形成了相對牢固的兩黨體制。在這套政治設計中,第三黨的成立...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 天天要聞

《以法之名》孫飛還在死扛,李人駿包庇柳韻,王彧被滅口

雖然孫飛被捕,鄭雅萍也分析出了天龍集團和萬海案的關係,但專案組的調查卻沒什麼實質性進展。首先,想敲開孫飛的嘴就比洪亮想象的難得多。因為孫飛只收美金,贓款都轉移出去了不像姜紅軍他們都藏在家裡,所以他篤定洪亮他們暫時查不出證據,就有恃無恐。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 天天要聞

美媒感嘆:讓台灣干這件事,代價巨大!

當地時間 7 月 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關於台灣能否與大陸在經濟上脫鉤的文章。該文章認為,儘管台灣的民進黨當局想推進這件事,但這對台灣意味着巨大的代價。 《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