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除了二十四功臣,還“藏”了什麼人?

2021年07月15日21:16:03 歷史 1938

文|皮皮爸

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被人津津樂道的朝代,大唐盛世直到現在也依然讓世人神往。時勢造英雄,李世民靠着他身邊的一眾文臣武將登上充滿血與骨的帝王之路,開創了一個屬於他的時代。

凌煙閣除了二十四功臣,還“藏”了什麼人? - 天天要聞

大唐盛世

說起帝王,總是冷酷無情且腹黑,而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的杯酒釋軍權、明太祖的寧可信其有相比,他應該算是最知恩圖報的帝王之一。同時他也是上下級關係處理大師,骨灰級忽悠怪。

凌煙閣除了二十四功臣,還“藏”了什麼人? - 天天要聞

李世民像

在貞觀十七年,此時的唐太宗已過壯年,回顧這腥風血雨的一生,眼中儘是當年一起浴血奮戰的眾位小老弟。感念這些為自己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遂下令在在長安城太極宮東北隅建凌煙閣,並令大畫家閻立本畫像,共繪畫開國功臣二十四人像於閣上,供唐太宗憑弔和懷舊。同時也是作為他老李家的廣告,傳達給天下人一個訊息:看見沒有,跟着老李家混,生前吃香的喝辣的,末了,還能上光榮榜,戴大紅花。天下的人才都快來給我效力呀。


凌煙閣除了二十四功臣,還“藏”了什麼人? - 天天要聞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畫像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包括趙國公長孫無忌、河間郡王李孝恭、萊國公杜如晦、鄭公魏徵、梁公房玄齡、申公高士廉、鄂公尉遲敬德、衛公李靖、宋公蕭瑀等人。

這些畫像都為真人大小,畫好後陳於凌煙閣,畫像“面北而立,以示皇尊”這二十四名功臣分為三類對應凌煙閣內中外三層,最內層是跟着他經歷玄武門之變,一路走來的心腹人員,如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中間一層是業務水平過硬的中立人員,如李靖、李績等,最外一層是網羅之前各個勢力的高素質人才,如魏徵、張亮等。

這些這種分法不得不說非常雞賊,攏共分三層,避免了只有一個排名的尷尬,每個層次又可以單獨排名,同時又分內外中三個層次,形成梯度。

鮮為人知的是,除了眾所周知的二十四功臣的畫像被凌煙閣,還有“十八學士”的畫像也享有此等殊榮。 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十八學士”也是李世民的手筆,其中的很多人與二十四功臣人物重合,如杜如晦、房玄齡等。所謂的“十八學士”,全稱“秦府十八學士”。

凌煙閣除了二十四功臣,還“藏”了什麼人? - 天天要聞

秦府十八學士畫作

當年李世民出兵搞掉王世超和竇建德後,唐朝基本完成了統一,被他爹李淵封為天策上將,並准許他開府。這也是歷史上一個標誌性事件,自此李世民當皇帝的小算盤開始打的啪啪響,腹黑的李世民對外感慨自己讀書太少開設文學館,網羅當時的人才,組成了一個五十多人的幕僚集團,其中以十八人名氣最甚,稱為秦府十八學士。李世民命當時的著名畫師閻立本為他們畫像,“藏諸凌煙閣,留待後人看”,時人稱之為“十八學士登瀛洲”。自此李世民打造好了自己文武兼備的幕僚集團,在5年後的公元606年,發動了著名的玄武門之變。當上了萬人之上的皇帝。

作為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在工作上做到了“自我反省,從諫如流,與臣辯論,以史為鑒”,這是非常不易的,而正是這種作風,忽悠了大量人才為他所用。完美了踐行了“得人才者得天下”這句話。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遊戲論|暴君無道,弔民伐罪——《蘇丹的遊戲》中的政治 - 天天要聞

遊戲論|暴君無道,弔民伐罪——《蘇丹的遊戲》中的政治

一位神秘的女術士給帝國高高在上的蘇丹送來了一個神秘的盒子。盒子里有28張卡片,分別是征服、縱慾、奢靡和殺戮。每一張卡片都代表着一件要完成的事情。這讓百無聊賴的蘇丹提起了興緻。這是2025年3月31日發布的卡牌類角色扮演遊戲《蘇丹的遊戲》的序
大禹治水在隴南(九十八) - 天天要聞

大禹治水在隴南(九十八)

建立在隴南市武都區外納鄉的白馬氐武都國武都國的領土是仇池國的東南部,東據今陝西略陽以東,西界鄧至(今四川南坪),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北鄰宕昌。武都國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眾對楊氏家族的擁戴,另一方面依靠劉宋政權的支持。
國家富裕了,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加以保護。 - 天天要聞

國家富裕了,必須有強大的國防加以保護。

有句成語叫富國強兵。這裡的富國指的是國家富裕,人民豐衣足食。強兵是指兵力強盛,國防堅固。在中國歷史上,能做到富國強兵的都是非常強盛的朝代。比如強漢盛唐。而那些只注重富國而不知強兵的朝代,都逃脫不了被滅亡的惡運。春秋戰國時期的宋、魯、鄭等國就
韓德洙加入韓國國民力量黨 - 天天要聞

韓德洙加入韓國國民力量黨

據央視新聞消息,韓國無黨派總統候選人、前國務總理韓德洙的競選團隊10日凌晨發布公告稱,韓德洙10日凌晨根據國民力量黨緊急對策委員會和選舉對策委員會的決議,完成了國民力量黨的入黨程序,成為該黨黨員。韓德洙 資料圖韓德洙在加入國民力量黨後表示,為了在大選中取得勝利,將以謙虛的心態全力以赴。保守派陣營最具競爭...
鄭諧:曹亮文起義前後 - 天天要聞

鄭諧:曹亮文起義前後

引子#本文摘自《和縣文史資料》第二輯(1985年10月),作者鄭諧,原標題《曹亮文起義前後》“朝聞道,夕死可也”用在自己身上可以,拿來生套別人就有點兒過了——沒人願意引頸就戮去做個冤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