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生」對付“磨人”的膝骨關節炎,看看這個“新攻略”

2021年03月22日09:57:03 養生 1896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健康養生」對付“磨人”的膝骨關節炎,看看這個“新攻略” - 天天要聞

本公眾號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中國中醫”進行關注

內容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通訊員:衣曉峰 高偉達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二醫院骨外二科醫生雷南偉每天都會遇到這樣的患者,“大夫,我蹲下咋就起不來了?”“走着走着,這膝關節就突然疼起來,到底是什麼毛病呢?”“我現在爬樓梯只能側着身子走,以後還能跑步鍛煉嗎?”所有這些疑問的背後,其實都是膝骨關節炎在作祟。

膝骨關節炎為啥愛“作妖”

雷南偉介紹,膝骨關節炎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骨性關節炎又稱為退行性關節炎。它實際並非炎症,而是關節提前老化,特別是關節軟骨的老化,故亦被叫做老年性關節炎。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負重關節,無骨性阻擋,僅依靠關節周圍的軟組織維持其平衡,隨着關節軟骨面的退行性變和繼發性骨質增生,就會逐漸出現膝關節的功能障礙,甚至會造成畸形乃至殘廢。

從中醫角度看,膝關節炎屬於痹證中的骨痹、痛痹、痿痹的範疇。氣血虧虛、營衛不和、肝腎虧虛、脾胃虛損是其內因;風寒、濕熱、勞損、外傷則是其外因。雷南偉解釋,經絡氣血瘀結、痰瘀互結是本病的主要病機。正虛衛外不固,感受外邪,由風、寒、濕之邪侵襲人體,痹阻膝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痰瘀互結,致膝關節周圍引發疼痛、重着、酸楚或關節屈伸不利、腫大等癥狀。

採用中醫手段保護好膝關節

雷南偉告誡,當遭遇上述困境時,須及早就醫,千萬不要在網上購買形形色色的保健品。對膝骨關節炎應根據其病因及嚴重程度,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包括外敷止痛膏藥和熱敷等中醫療法加以應對。

在內服中藥的同時,可利用針灸、推拿、拔罐、中藥外用等多種中醫手段加以解決。針灸可以“以痛為腧”作為取穴方法,也就是在腿部選取痛點“阿是穴”進行針刺,同時結合遠端取穴法調節臟腑虛實,疏通經絡氣血。針灸也可以結合神經節段和神經乾的走行路線來進行取穴。推拿療法有助於通經絡、暢氣血,可消瘀、行滯、散腫、止痛,並有增進膝關節局部營養,防止腿部肌肉萎縮廢用、修復損傷的作用。拔罐療法能夠驅寒祛濕,而達到緩解膝關節疼痛的目的。中藥外用法主要包括膏藥貼敷、中藥液浸泡、中藥熏蒸等方法,以促進腿部血液循環,減輕炎性物質對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刺激,繼而緩解和消除臨床癥狀。

用合理運動對抗骨關節病

雷南偉指出,長久以來,人們都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膝骨關節炎被視為磨損性疾病,認為應該通過多休息、少走路來呵護關節。實際上,這是錯誤觀念,應予糾正。科學運動有益於肌肉骨骼健康,是骨關節病綜合治理的基石,是真正“保膝”的舉措。雷主任建議,膝骨關節炎患者應結合自身具體情況,選擇最佳活動方式,如平路慢跑、散步、騎車、坐高椅伸屈膝關節,這些均有益於關節活動及肌肉鍛煉。而太極拳等半蹲或下蹲運動、爬山爬樓等形式,容易造成下肢關節壓力加大,使之受傷。在這裡,雷主任建議大家多做股四頭肌練習,以增強大腿肌肉力量,方法是盡量伸直膝關節,每次持續5到10秒,在2分鐘內重複10次這樣的動作,然後休息一分鐘,直到感覺大腿肌肉疲勞為止;同時還可以進行直腿抬高練習,即平躺於床上,用力收縮大腿肌肉,讓膝關節完全伸直放置於床面上,之後抬起下肢離床面幾寸的距離,保持10秒鐘後緩緩放下。循環往複,堅持下去,很有效果。一句話概括,合理的鍛煉方式有益於增加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防止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保持關節平衡,逐步恢復至正常活動。

編輯:王迪

中國中醫

微信號:satcm01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中醫,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全國產經平台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台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養生分類資訊推薦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 天天要聞

血壓高了怎麼辦?這些食物堅持吃一口,或遠離高血壓併發症

其實高血壓本身並不可怕,只要注意飲食,適當的用藥物來平穩即可得到穩定,效果若是不注意平穩的話,很容易就會誘發到多種併發症,而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則是最可怕的,比如血栓,心梗,腦梗都是由於高血壓所誘發而起的,很容易影響到生命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