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在中國,過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年夜飯。我們家在南方,一般都是中午吃團年飯。記得小時候過年,家家戶戶吃飯前都要放鞭炮,特別熱鬧。那時候每家每戶的餐桌上這幾道菜都必不可少。
第一道菜:豬腦殼燉白蘿蔔
豬腦殼燉白蘿蔔
小時候家裡電器沒有現在這麼多,電壓鍋這種東西很少家庭有,所以為了大年三十那天不至於特別忙,吃飯特別晚,一般年三十的前一天晚上就要開始燉,滿滿的一大鍋。
一邊燉的時候還可以一邊吃點豬耳朵、豬牙根,特別開心,而且據說小孩子吃了豬牙根,晚上睡覺不會磨牙,不知真假,但小時候我確實吃了不少。
一大鍋肉和菜當天基本吃不了什麼,然後都會留到初一中午接着吃。
第二道菜:豌豆燉豬蹄
豬蹄燉豌豆
這個菜我覺得特別美味,尤其喜歡吃裡面的那個豌豆,豬蹄的話最喜歡吃蹄尖,特別軟糯。初二早上吃面,用這個湯泡麵,簡直是太好吃了。吃不完剩下的,初二有客人來拜年,還會端出來大家一起吃。
第三道菜:水煮酸菜魚
水煮酸菜魚
魚在中國文化中代表着“年年有餘”,寓意家庭財富豐富,生活幸福美滿。每年過年,家裡餐桌上必有魚。那會兒我們家喜歡煮酸菜魚,因為簡單,家裡泡菜罈子里隨便夾點泡青菜梗、泡椒、酸蘿蔔和魚一煮,照樣美味十足,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第四道菜:油炸酥肉
油炸酥肉
小時候炸酥肉,基本上是一年才能吃上那麼一兩次,裡面放點瘦肉,平常的話都是煉豬油的時候剩下的油渣,再裹點苕粉或者麵粉炸一點,吃起來有點膩,口感也不太好。過年的時候,家裡會奢侈一點,裡面混點瘦肉和雞蛋,好吃多了,所以我們都會趁着過年的時候多炸一些,後面可以慢慢吃。
第五道菜:糖油粑粑
糖油粑粑
這一道菜可以說是小時候特別喜歡吃的菜,也是過年家裡餐桌上必出現的一道菜,包括現在我們都會特意做的一道菜,有了它好像才有過年的味道。家裡自己推的糯米粑,用手按成一個個小圓粑粑,下油鍋炸一下至金黃色,然後再把切好的紅糖放入鍋里熬化,淋在粑粑上就可以了,軟糯香甜,小朋友特別喜歡吃。有的人家裡還喜歡在裡面放點肥肉或者五花肉,做成糖肉粑粑。
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候真的特別喜歡過年,因為可以吃各種好吃的,穿新衣服,家家戶戶鞭炮聲不斷,三十晚上一起守歲、看春晚,到晚上12還要再放一次鞭炮,特別熱鬧。
現在過年吃的好了,穿的好了,反而沒有了期待,覺得特別沒意思,不熱鬧。好不容易放幾天假,過得比上班還累,不知道是環境變了,還是心境不一樣了,曾經的年味兒不在了。
但無論如何,馬上就要過年了,祝所有看到文章的友友們新年快樂,新的一年,新的起點,祝願大家心想事成,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