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黃時雨,灶台葯香濃”。不知不覺,已經進入了初夏階段,這個時候,江南的梅子剛染上青黃,檐角的艾草已蓄滿苦香。天氣更是變得越發的燥熱難耐,在這種潮濕悶熱的環境當中,我們應該如何去應對呢?
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尤其是早上起床那會,會感覺到特別的難受,感覺負了千金重,而且齒痕深得能藏米粒。這就是江南梅雨季的一個威力,天地間濕濁瀰漫,人體陽氣如油燈遇潮,脾胃運化之力漸衰,濕邪趁機盤踞三焦。這也就是為啥我們會感覺到難受的一個原因。
今年初夏和往年可大不一樣,根據氣象台的數據顯示:2025年初夏平均濕度達78%,較常年高出12%,而驟雨與驕陽的交替,更讓體溫調節系統頻頻失靈。那麼此時,我們就要在飲食上講究一些,多吃4種自帶“青霉素”的菜,助力提高免疫,少生病更安康。
第一種:紫蘇
這種在農村相當的常見,甚至人們還把它當做是一種“雜草”,但其實食療效果非常的好,它的揮髮油成分像是天然的抗病毒盾牌,尤其是紫蘇醛和紫蘇酮,在體外實驗中對流感病毒也有抑制作用。而且它還能調節免疫細胞的活性,減少過敏反應的發生。
做法:準備2條鯽魚,把它清洗乾淨,然後放入到油鍋中去煎,煎至兩面金黃的時候,放入少許的薑片還有鹽,然後放入開水,開始燉,這個時候也可以來點豆腐,最後快出鍋的時候,放入白鬍椒粉,再來上一點紫蘇,把它拌勻就可以開吃了。
第二種:蒲公英
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多吃一點苦味食物,而蒲公英也是很不錯的一個食材,同樣也是自帶青霉素的菜,它被稱為“草藥皇后”,富含維生素c、鉀、鐵及蒲公英素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不僅可以泡水,還可以做菜。
做法:把蒲公英採摘回來之後,仔細的清洗乾淨,接着放入到沸水當中,把它進行焯水,焯水之後,撈出來切碎,碗中打入雞蛋2個,放入切碎的蒲公英,來點鹽和胡椒粉,鍋中熱油,倒入雞蛋液,然後炒香,就可以出鍋裝盤了。
第三種:馬齒莧
在農村,這個菜也是隨處可見,比如牆根瓦縫裡都能找到馬齒莧,葉片肥厚如翡翠,老人說取鮮葉搗汁,可敷小兒熱癤;清炒時蒜香激出淡淡酸味,恰能化解宴席油膩。實驗室數據顯示,其提取物對大腸桿菌抑制率達92%,堪比天然抗生素。
做法:把馬齒莧採摘回來之後,清洗乾淨,然後對其進行焯水,找一個盤子,把它放進去,然後開始調製一點料汁,放入鹽加入涼拌醬油,放入蒜末,再來上一點雞粉,把它拌勻,就可以直接開吃了。
第四種:紅莧菜
此時也正是吃紅莧菜的一個時間段,焯水後漾出胭脂色的湯,老輩人稱為"六月紅"。它的鐵含量是菠菜的三倍,煮湯時加兩片姜,既能驅散體內寒濕,又能補益夏虧的氣血。
做法:把紅莧菜清洗乾淨,找一個大碗放進去,然後加入一勺鹽,對其進行揉搓,接着鍋中放入豬油,燒熱之後,放入蒜末,把它爆香,接着放入揉搓好的莧菜,大火快速的翻炒,放入一點味精,炒軟就可以出鍋了。
"四時食養,必先歲氣。"在這個潮濕悶熱的環境當中,我們要多吃一些時令的蔬菜,幫助我們更好的提高抵抗力,這樣在接下來我們也能更加精神飽滿,應對夏天的悶熱潮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