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少吃豬肉,多吃3種“植物肉”,營養好吸收,安穩入冬

2022年11月01日16:50:31 美食 1921

立冬前,少吃豬肉,多吃3種“植物肉”,營養好吸收,安穩入冬

即將立冬啦,聽起來真是讓人害怕,畢竟冬天氣溫低,特別冷,會感覺非常不舒適。立冬之前,還有不到一周的時間,我們在飲食上需要合理、需要進補,才能讓人更安穩進入寒冬。

立冬前,少吃豬肉,多吃3種“植物肉”,營養好吸收,安穩入冬 - 天天要聞

立冬之前,建議中老年人,少吃豬肉為宜,與其吃太多豬肉、牛羊肉,不如多吃3種“植物肉”,對身體沒負擔,並且還可以補充營養、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好消化好吸收,讓人安穩、健康入冬。

立冬前,少吃豬肉,多吃3種“植物肉”,營養好吸收,安穩入冬 - 天天要聞

一、豆製品

豆製品,不用我多說了吧,其中蛋白質含量極為豐富,因此多吃益處多多,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它還有着“植物肉”之美譽,好消化好吸收。

豆製品包括豆腐、豆漿、腐竹、豆乾等等,或者直接吃黃豆、黑豆等等。

立冬前,少吃豬肉,多吃3種“植物肉”,營養好吸收,安穩入冬 - 天天要聞

【香煎豆腐】

配方:豆腐、雞蛋、蔥花、澱粉、鹽、白糖、生抽、蚝油、番茄醬

1、先來做個料汁,碗中放入1勺生抽、1勺蚝油、2勺番茄醬、半勺白糖、半勺澱粉、少許食鹽,最後再來半碗清水,攪勻。

2、再準備兩個碗,一個裡面加上蛋液,另一個裡面放上澱粉,將豆腐切片後,先裹一層澱粉,再裹一層蛋液。起鍋燒油,將豆腐放進去,煎到兩面金黃,煎好之後把料汁倒進去,燉2分鐘左右,大火收汁,撒上蔥花開吃。

立冬前,少吃豬肉,多吃3種“植物肉”,營養好吸收,安穩入冬 - 天天要聞

二、菌菇類

菌菇包含的種類很多,比如說平菇、口蘑羊肚菌、香菇、銀耳猴頭菇等等,每一種菌菇類都適合吃,其中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微量元素等,經常吃對人體有好處,這也是一種“植物肉”。

立冬前,少吃豬肉,多吃3種“植物肉”,營養好吸收,安穩入冬 - 天天要聞

干炸平菇

配方:平菇、雞蛋、鹽、椒鹽、麵粉、澱粉

1、準備一顆平菇,把平菇撕成小塊,放在盆里加水洗凈。來一勺鹽,抓勻後腌制10分鐘,去掉多餘的水分,攥干平菇備用。

2、兩勺麵粉、一勺澱粉,少許鹽、一顆雞蛋,加上適量的水,攪拌成麵糊。把攥干水分的平菇倒進去,攪拌均勻,接下來起鍋燒油,燒熱之後把平菇放進去,小火開始炸,炸的過程勤翻面。炸到微黃後撈出來,接下來複炸一次,金黃酥脆後出鍋,撒上椒鹽趁熱吃。

立冬前,少吃豬肉,多吃3種“植物肉”,營養好吸收,安穩入冬 - 天天要聞

三、堅果

堅果,也是我強烈推薦大家食用的一種“植物肉”,平日里多吃它,比吃牛羊肉、豬肉等等好多了。其中富含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中老年人更適合吃,平日里當成小零食吃,非常不錯。

立冬前,少吃豬肉,多吃3種“植物肉”,營養好吸收,安穩入冬 - 天天要聞

吃法我就不列舉了,一般都是買回來直接吃,比如說核桃、瓜子、花生、開心果、碧根果、杏仁等等,每一種都很好吃,越嚼越香。或者咱們也可以炒菜,或者做零食、餅乾的時候放進去一點,香味更濃郁。

立冬前,少吃豬肉,多吃3種“植物肉”,營養好吸收,安穩入冬 - 天天要聞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東北盛夏名菜:地三鮮鹹菜的家常做法。 - 天天要聞

東北盛夏名菜:地三鮮鹹菜的家常做法。

盛夏來臨,大田裡的各種疏菜都已經大份成熟,到了土豆、豇豆、辣椒等農作物都是最便宜的季節。東北盛夏時節的家常菜,用這三種“地三鮮”,烀上一大鍋鹹菜,放到冰箱里鎮涼,可以隨吃隨取。1、選食材小土豆500克,越小越好,最好是麻皮兒的那種。價格便宜
茶水比例黃金法則!1:20精準配比 – 濃淡隨心,大師級享受 - 天天要聞

茶水比例黃金法則!1:20精準配比 – 濃淡隨心,大師級享受

你是否也曾為泡出一杯好茶而煩惱?茶葉放多了苦澀難咽,放少了又淡如白水。其實,一杯完美茶湯的秘密,就藏在1:20的黃金比例里——1克茶葉配20毫升水。掌握這個比例,你就能輕鬆駕馭茶的濃淡,享受專業茶藝師級別的沖泡體驗。茶葉為什麼1:20是黃金
瘦了才敢拿出來的8道減肥餐,你也可以嘗試一下 - 天天要聞

瘦了才敢拿出來的8道減肥餐,你也可以嘗試一下

來源:愛做美食的小廚娘免責聲明:圖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文章內容不代表平台觀點。水晶蔬菜丸子這道水晶蔬菜丸子軟糯勁道,做法特別簡單,有手就行。空心菜炒牛肉腌制方法:牛肉切片+適量鹽+1勺生抽+半勺澱粉+1勺食用
“小暑不養陽,伏天百病擾”,7月7日小暑,3種“扶陽菜”記得吃 - 天天要聞

“小暑不養陽,伏天百病擾”,7月7日小暑,3種“扶陽菜”記得吃

俗話說“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不知不覺中,時間便來到了夏季最熱的時候。雖然小暑並未達到最熱的時期,但此時臨近三伏天,自然氣候已經在循序過渡當中,地表熱度不斷積聚,加上頻繁的降雨,使得空氣變得又熱又濕。此時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小暑的旺盛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