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青花郎、紅花郎等高端、次高端醬香型白酒已經做到年銷售超過60億元的郎酒股份,正在再度發力。
郎酒股份董事長汪俊林曾說過,郎酒的“根”是醬香,拔出“根”來帶出“須”,“須”是濃香,這是郎酒有別於國內其他老名酒品牌最具優勢的兩大基礎。
濃香型白酒代表郎牌特曲上市十周年之際,郎酒股份9月16日在瀘州產區即濃醬兼香基地舉行郎牌特曲秋釀開窖。此前,郎酒股份還發揮“一廠三香”優勢,拓寬郎牌特曲賽道,推出多款兼香型新品。9月16日凌晨,瀘州市瀘縣發生地震後,郎酒股份當日上午在秋釀開窖前宣布向災區捐贈1000萬元抗震救災。
記者注意到,成長性突出的郎酒股份對待釀酒並不以快為美,而是把時光與堅守融入郎酒的醬香、濃香、兼香之中。
時間的饋贈
9月16日,瀘州龍馬潭區郎酒股份濃醬兼香基地,一位年約35歲的普通工人在秋釀開窖時對記者不無自豪地表示,他在郎酒已經工作了5年,而且釀酒一線的同事非常穩定,不乏已在此工作十幾年者。
釀酒,不僅是科學,也是藝術,而時間不僅能帶來沉澱積累,更能帶來升華。
郎牌特曲秋釀,其實也是時間的饋贈。
郎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常務副總工程師、中國首席白酒品酒師、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沈毅介紹,濃香郎酒釀造需要經歷四季投糧、四次蒸煮、四輪發酵,最終獲得秋釀、冬釀、春釀、夏釀四種酒。
“秋釀是濃香郎酒一個生產周期的開始,發酵期最長,才能出濃郁香氣,是頭排酒。”沈毅對4季釀造體系下所產的秋釀酒如是評價。
眾所周知,一瓶道地醬香白酒,至少需要儲存三年。而濃香郎酒儲存時間也長達三年,沈毅稱,第三年是濃香郎酒酒體風格的變化期,這一年酒體窖香突出、香正、優雅,漸漸出現陳味。
綿甜勁爽的郎牌特曲正是郎酒股份濃香型白酒的代表之作,曾被郎酒股份董事長汪俊林稱為“郎酒規模發展的基座”。2011年面市當年,郎牌特曲銷售額便超過4億元,次年突破10億元,如今郎牌特曲仍是郎酒股份中端白酒扛鼎。實際上,2020年營收已逼近百億元,較2017年幾乎翻番的郎酒股份,背後正是郎牌特曲、青花郎、紅花郎等一個個大單品、大爆款。
2012年始建的瀘州濃醬兼香基地某種意義上也是郎酒股份着眼長遠,與時間為友的折射。總投資110億元、佔地3600畝的瀘州濃醬兼香基地是郎酒股份兩大生產基地之一,主要生產郎牌特曲、小郎酒等濃香型、兼香型白酒,二郎醬香基地即郎酒莊園則生產青花郎、紅花郎等醬香型白酒。
目前,瀘州濃醬兼香基地的基酒年產能為2萬噸,2023年之前將逐步新增3萬噸年產能,全部建成後年產能可達10萬噸。濃醬兼香基地還有當前川南最大的成品倉庫,儲存濃香型白酒已達18萬噸(以52%vol折算,下同),而預計到2025年儲存量可達30萬噸。這個區位優秀、規劃科學、產能豐沛的生產基地,為郎酒股份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和想象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郎酒股份繼續發揮“一廠三香”優勢,拓寬郎牌特曲賽道,推出郎特濃醬兼香型新品,包括第四代產品“馬特”系列和“福特”系列,以及郎牌特曲十周年紀念款。
品質的堅守
其實,時光的饋贈背後,是郎酒股份對品質的堅守。
應該說,郎酒股份得天之幸,區位、氣候、水源均為上上之選。郎酒股份身處宜賓、瀘州、遵義三地之間的中國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除了二郎醬香基地即郎酒莊園位於醬酒頂級產地赤水河畔,濃醬兼香基地則位於北緯28度沿長江兩岸川南地區,最適合釀造優質蒸餾酒。眾所周知,長江上游水系中富含多種天然礦物質,有近30多種微量元素,可有效促進釀酒微生物繁殖代謝。
如果區位、氣候、水源為郎酒股份的濃香白酒寫下了“1”,郎酒股份對品質的堅守,則給“1”後面加上一個乃至更多個“0”。某種角度看,天賦的區位、水、氣候是郎酒的骨,窖泥、原料、工藝的後天品質堅守,則是郎酒的魂。
沈毅透露,濃香郎酒不僅從投料到出廠需要漫長的時間歷練和歲月沉澱,還要經過五大工藝環節,共計431道工序、操作環節的極致匠心鑄造。
尤其是郎酒股份堅持以古法工藝釀造郎牌特曲,在傳承古老生產工藝的基礎上,採用“五糧釀造”,嚴格按照“泥窖固態發酵”、“續糟配料”、“混蒸混燒”、“量質摘酒”的濃香型曲酒釀製傳統工藝,讓千年老窖萬年糟無限延續和循環。
對白酒釀造同樣極為重要的窖泥、原料,郎酒股份依舊心有堅持。郎酒股份的濃香郎酒窖泥採用瀘州本地特有的黃泥建造,沈毅表示,經過不斷循環續糟發酵成型,正是濃香郎酒醇厚風格的奧秘所在。再如原料中的糯紅高粱,郎酒股份有100萬畝的專屬原糧種植基地,有專門團隊跟蹤,據稱,當地村支書都在田間地頭把關。
“死磕品質,哪怕每年進步1%。”沈毅如是說。
提出郎酒品質、品牌、品味“三品戰略”的郎酒股份董事長汪俊林曾表示,郎酒更願意把品質放在核心位置,郎酒文化本質是品質文化。
浩浩蕩蕩長江之濱,正心正德、敬畏自然、崇尚科學、釀好酒的郎酒股份,不以快為美,不斷把時光與堅守蘊化為新的馥郁酒香。
記者 陳剛 瀘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