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2025年05月28日13:50:21 美食 5939

紹興醬產業是歷史經典產業,也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紹興醬文化傳承發展研討會暨紹興文理學院高等人文研究院第13次學術沙龍,5月26日在“松盛園·醬油小鎮”舉行。30多位來自相關高等院校、學術機構和非遺保護協會的專家教授、文化學者齊聚一堂,聚焦產城人文融合、文化賦能歷史經典產業和非遺經濟,縱論源遠流長紹興醬文化及其傳承發展時代新命題。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紹興文理學院黨委書記、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崔鳳軍,紹興市文史研究館館長馮建榮,紹興市委原常委、文化學者柴祥群,以及亞洲食學論壇主席、中國食文化研究會終身名譽會長趙榮光,北京王致和食品集團公司原總工程師、國家調味品評委徐開生,南京釀造集團原總工程師、中國調味品協會專家組成員謝韓,紹興黃酒釀造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潘興祥,季三缸集團暨浙江松盛園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季國苗等出席研討會。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研討會由紹興市非遺保護協會會長、高等人文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何俊傑主持。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會上舉行了兼職教授聘任和校企合作簽約儀式,崔鳳軍書記為柴祥群、趙定國兩位高等人文研究院新聘兼職教授頒發聘書;季國苗董事長分別與紹興文理學院魯迅人文學院院長李聖華、智能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陳文平,就文化賦能品牌、數智技術加持傳統產業簽約校企合作協議。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季國苗董事長以《圍繞健康做產品  書寫三缸新篇章》為題,向與會專家學者介紹了公司全面實施“工、農、文、商、旅”融合發展戰略,深耕“醬缸、酒缸、染缸”歷史經典產業,致力打造健康產品基地、文化康養基地、研學教培基地、鄉村共富基地,構建大健康、大文化產業體系、助力非遺經濟的做法和體會。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趙榮光教授作《慢發酵·長滋味·永續食——中華醬文化的哲學思考》主旨演講。他說:醬,在中國飲食中不僅是調味品,更是一種文化符號。中華醬文化承載着數千年的飲食智慧,其核心在於“慢發酵”的工藝、“長滋味”的美學,以及“永續食”的倫理,這不僅是技術總結,更是一種哲學態度。在全球化與工業化的今天,醬文化的哲學思考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回歸本真、擁抱慢生活的可能路徑。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馮建榮館長從紹興是中國醬品的故土、江南美食的原鄉、浙江菜系的源頭入題,提出紹興形成與“無紹不成衙”相媲美的“無紹不成醬”的緣由。他希望進一步廣泛徵集藏品、系統展陳成果、注重遊客互動,加強醬文化博物館的建設;着眼“醬與健康中國”建設,加強醬功能的研究;圍繞“醬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提煉醬文化本質特徵,加強醬文化的體驗;突出醬與越地關係等重點,加強醬歷史的梳理。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多位專家學者圍繞“紹興醬文化發展”主題,暢所欲言,建言獻策,探討交流。 

崔鳳軍書記表示,醬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生活符號,體現了中國人的生活哲學。紹興醬文化是紹興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飲食文化是民族性的重要展現,是堅持民族主體性的最後一道“堡壘”。他表示,紹興醬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應把握好歷史文化脈絡,做好醬缸文化的傳播與弘揚工作;要守正創新,把握好健康中國帶來的機遇,研製符合人們需求的健康食品,充分關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使形成良好的社會感染現象;要積極利用網絡新媒體等相關平台進行傳播,擴大紹興醬文化的影響力;要借新時代文化強國建設的東風,推動紹興醬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在保持古法製作技藝與方式的同時也要積極改良與創新,打響“醬香城市”品牌。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研討會開始前,與會專家學者參觀了中國醬文化博物館、紹興非遺活化中心以及松盛醬園日晒夜露、古法釀造生態缸曬場。這場學術沙龍也是紹興市非遺保護協會借力高校、學術,推動紹興非遺經濟發展的又一創新之舉。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專家學者齊聚“松盛園·醬油小鎮”縱論紹興醬文化歷史淵源和時代發展 - 天天要聞

責編:李一珊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經典名餚——板栗燒鴨 - 天天要聞

經典名餚——板栗燒鴨

編者按:本公眾號自2016年創立以來,一直關注人類科學(史)、技術(史)、博物(史)三大領域。當下,應部分熱心讀者的建議,我們決定加大對人間煙火的關注,為此特開闢“博物與美食”專欄,不定期轉發兄弟公眾號“廚藝傳家”有關美食與菜肴烹制的文章,以饗讀者,願大家不論何時何地都有一手好廚藝,一個好胃口和一個健康...
河南粽子“輕裝上陣”:百元禮盒唱主角 口味“神仙打架” - 天天要聞

河南粽子“輕裝上陣”:百元禮盒唱主角 口味“神仙打架”

大河網訊 粽香四溢迎端午,“輕裝上陣”更實在。5月22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通知,嚴查粽子過度包裝及價格違法行為。當前,河南粽子市場情況如何?消費者反饋咋樣?今年粽子有啥“新花樣”?5月29日,記者走訪鄭東新區多家超市一探究竟。龍子湖永和時光里歐德福超市,市民正在挑選粽子。百元粽霸佔C位!“寶藏餡料+...
感謝央媽推薦的小食方,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巨管用 - 天天要聞

感謝央媽推薦的小食方,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巨管用

大家好,這裡是陳皮的廚房,關注我持續為你輸出美食配方。自從有了媽媽這個身份後,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孩子吃喝拉撒睡都要管。上周學校發了一封通知書,說最近少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多通風,搞得跟口罩時期一樣。周一上學的時候孩子突然跟我說,喉 隆有
姐妹們的氣血佳品!阿膠糕十大品牌大揭秘,選對不踩坑! - 天天要聞

姐妹們的氣血佳品!阿膠糕十大品牌大揭秘,選對不踩坑!

在全民養生熱潮的推動下,阿膠糕憑藉其“氣血雙補”的傳統,成為現代女性調理體質的熱門選擇。然而,面對市場上動輒宣稱“古法熬制”“百年傳承”的產品,消費者往往陷入“高價低質”的選購困境。2025年最新行業數據顯示,阿膠糕市場規模已突破百億,但抽
煮粽子時,只放水容易夾生漏米,多加2物,香濃軟糯,不破不漏 - 天天要聞

煮粽子時,只放水容易夾生漏米,多加2物,香濃軟糯,不破不漏

來源:小茉莉美食記免責聲明:圖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文章內容不代表平台觀點。四季輾轉,時光飛逝,隨着農曆五月的臨近,人們對於端午節的期盼越來越強烈。相比於往年來看,今年的端午顯得早了不少,其通常是在夏至前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