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都覺得腫瘤是大人才會得的病,但實際上兒童在各個階段,全身各個系統各個部位都有患腫瘤的可能,3歲以內尤其多發。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惡性腫瘤已成為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意外事故。
可是孩子年齡小 ,很難像大人一樣去有效表達自身的感受,例如哪兒不舒服,哪兒有點脹痛等,再說兒童腫瘤很多臨床癥狀又跟常見病非常相似,這都給兒童腫瘤判斷帶來了困難,甚至因為誤診延誤了時機。
因此,家長就要承擔起“守門人”的重要責任,當孩子出現以下癥狀時就要高度警惕,立刻帶孩子去醫院就醫。
1.不明原因的臉色蒼白、出血:包括牙齦出血、皮膚出血點或瘀斑;或常伴有倦怠、食欲不振、貧血等現象。
2.持續性低燒:如果孩子不明原因發熱持續1周以上還不好,特別是經抗病毒或抗菌素治療還是無效,那麼就要及早就診。
3.不明原因的疼痛:如果出現較長期的持續性或間歇性的疼痛,如頭痛、腹痛、關節痛等,或出現某些神經癥狀,如頭痛、嘔吐、走路不穩、抽搐等。
4.可觸及的腫塊:在孩子頸部、腋下、腹部、後腰部等地方一旦發現有腫塊,必須要查明原因。
5.淋巴結腫大:淋巴結持續增大增多,如果在脖子上有很多淋巴結有融合成團的趨勢,或淋巴結短時間增大,都要警惕有腫瘤的可能。
6.短期內明顯消瘦、體重下降、內分泌紊亂、性早熟等,應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查。
當孩子被確診為腫瘤時,家長會很崩潰,但實際上孩子患腫瘤與成人不同,兒童惡性腫瘤大多對化療比較敏感,對綜合治療反應好,因此,總體治癒率非常高,可以達到80%。所以,孩子一旦確診腫瘤,一定要第一時間帶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由於兒童腫瘤存在“難發現、易耽誤”問題,家長們可以在給孩子洗澡時,哄孩子入睡後,幫他做一個簡單的自查。
兒童洗澡家長自查腫瘤方法
主要順序可以按照三條線:頭頸上肢,前身下肢,後身會陰。或按八字訣的順序:頭頸肩臂腹腿背陰。
家長手指併攏沾沐浴露,依順序在孩子皮膚表面擦洗,從頭部到四肢,如摸到異常包塊,有腫物感或孩子有疼痛感了,就要引起注意及時就醫。
家長給孩子洗澡、穿衣服、哄睡、塗抹身體乳時,都可以給孩子做這項檢查,順序不能亂和漏,每次必查全套,以免漏掉某處隱蔽性腫瘤。
自查時摸到的淋巴結,正常情況是可活動、無痛的、小豆形、橡皮樣硬度的皮下顆粒,長圓扁形如蠶豆,最長直徑不超1厘米。
睡眠摸肚臍檢查法:孩子睡熟仰躺着的時候,家長右手五指併攏,以掌面輕按孩子肚臍。慢慢向深層壓下,達到脊骨,可感到有脈搏跳動。一般孩子不是特別胖的情況下,都能摸到清楚的跳動,並且能摸出一小段血管的粗細與方向。經驗不足的父母可以耐心點,多檢查幾遍,多實踐幾次。
另外需要檢查的注意事項包括:查看腹部有無腫物、腹部有無腫脹、腹部有無緊張感,腹部任何壓痛,都會引發自然的腹壁緊張反射,阻止你摸到脊柱。摸到清楚的脈搏,說明腹內無重要器質性病變。
作為家長,我們是最能在第一時間發現孩子身上異常的人。日常的自查和對於異常的警覺,都能讓孩子免於更多病痛,當然同時要培養兒童不挑食,不偏食,均衡營養,增強免疫力,希望我們一起不斷學習,成為孩子們最好的守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