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栖霞县城光复过程简述:农村包围城市,不战而屈人之兵

2022年07月08日03:09:31 历史 1230

今天是7月7日,系“七七事变”85周年纪念日。

铭记历史,警钟长鸣。本文要带大家回顾的,就是一段有关抗战的胶东历史,即“1944年栖霞县城光复”的过程。

看到“抗战”和“县城”这两个字眼,不少朋友可能都会联想到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率部攻打平安县城的经典桥段。按照剧中的描述,由于事出紧急,李云龙部对平安县城采取的是“强攻”战术,为此共集结万余兵力,最终用“意大利炮”炸开城门,取得胜利。

类似的场面,在真实的抗战中应该不乏原型。但1944年栖霞县城的光复,体现的却是另外一种作战思路,那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对此,《栖霞县志•大事记》记载道:“1944年12月14日,驻栖霞城之日伪军迫于抗日军民攻势弃城出逃,至此,栖霞全境解放。”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念,可以用较小代价取得较大战果(直白说就是己方损失低),自古就被兵家所推崇,《孙子兵法》就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当然了,推崇归推崇,要想在实战中达到此效果,也并非易事。而栖霞县城之所以能以此方式光复,与胶东军民前期坚持开展的积极斗争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此前数年,我胶东根据地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策略,次第拔除日伪设在栖霞乡村地区的据点,县城逐渐沦为“一叶孤舟”,最终才迫使敌人不战而逃。接下来,我们就以史志资料为依据,简要叙述其中的大概经过。

1944年栖霞县城光复过程简述:农村包围城市,不战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闻

1、栖霞县城两度沦陷

在抗战时期,栖霞县城曾两度沦陷。其中,第一次时间很短,第二次时间较长。

据《栖霞县志》记载,日寇铁蹄初次踏入栖霞,是在1938年2月2日。当时,敌军第五旅团3000多人由青岛北侵烟台,中途过境栖霞,并未在县城停留。

次年5月12日,在日寇空军的配合下,伪军刘桂棠部进犯栖霞,县城首次沦陷。不过,当月17日,八路军五支队就联合蔡晋康部(曾任国民党第四十四支队司令)等,击败刘桂棠部,收复栖霞城。

由于栖霞地处半岛之腹,且在烟青公路沿线(旧线路从烟台经福山、栖霞到莱阳,上世纪后期才改为从烟台经桃村到莱阳),具有较高的战略地位。因此,1939年12月6日,日伪军500余人再次进犯栖霞,蔡晋康部弃城出逃,栖霞城再次沦陷。

此次沦陷,从1939年12月一直到1944年12月,前后约五年的时间。

1944年栖霞县城光复过程简述:农村包围城市,不战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闻

(▲蓝色区域为栖霞县城及部分据点所在地,红色区域为艾崮山和牙山根据地的大体位置示意)

2、敌军在栖霞的兵力部署

为控制烟青公路交通线,1939年12月再次占领栖霞后,日伪除盘踞县城之外,还修建了多个据点(如杨础、松山、寨里、臧家庄蛇窝泊等)。这些据点,一方面充当敌人盘剥地方的触角,另一方面亦可视为县城防御的前哨。

根据《栖霞县志》的记载,县城连同据点在内,日伪在栖霞县部署的常备兵力约为1100人。

其中,日军约为百人,来自独立第五混成旅团步兵第十九大队第四中队,集中驻扎于城内(期间曾派出3个班分守寨里、杨础和观里三个据点)。另有伪军近千人,番号为伪栖霞县警备(保安)大队,主要负责驻守烟青路栖霞段的18处据点。

以上兵力部署随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过总体并无太大变化(扫荡等特殊时期除外)。

1944年栖霞县城光复过程简述:农村包围城市,不战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闻

(▲牙山风光)

3、栖霞县城光复的契机

1942年反扫荡过后,胶东根据地最困难的时期基本度过,战局天平开始向我方倾斜。尤其是在栖霞战场上,这一态势更为明显。

1944年栖霞县城光复过程简述:农村包围城市,不战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闻

(▲艾山英姿)

观看历史地图不难发现,胶东有两块大的根据地都位于栖霞周边——艾崮山根据地与牙山根据地一南一北,将敌军压缩在县城及烟青公路沿线的带状区域内。就局部实力对比而言,我方已具备反攻的可能。

在此背景下,自1943年开始,胶东根据地便先后对栖霞城外的据点展开攻势,打响了解放县城的前哨战。

4、兵临城下

在前哨战的过程中,松山、蛇窝泊、臧家庄三个据点的拔除过程比较典型。

根据《栖霞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和《栖霞县志》记载,1943年5月,栖东独立营奉命拔除松山据点,在战斗中,爆破手栾凤海将炸药从炮楼射击口塞入,炸毁敌军工事,成功完成任务。

1944年栖霞县城光复过程简述:农村包围城市,不战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闻

同样是在当年5月,八路军十三团在栖霞县大队的配合下,向蛇窝泊据点发动进攻。最终我方在仅有两人负伤的情况下,便将敌人所吹嘘的“鲁东第一大碉堡”拿下,沉重打击了日伪的气焰。

1944年栖霞县城光复过程简述:农村包围城市,不战而屈人之兵 - 天天要闻

到了1944年8月,拔除臧家庄据点成为北海警卫营和栖东县独立营的任务。由于该据点工事坚固、火力较强,我军决定智取。通过外围军事压力和内部瓦解工作(栖东县敌工部干部于光华以臧家庄小学校长的身份打入敌人内部),我军最终顺利实现目标。

当年9月,栖霞军民又对剩余据点开展秋季攻势,至17日,除县城外,栖霞境内日伪军据点全被拔除。

11月,我军在栖霞城郊的南七里庄发动伏击,活捉伪县长。至12月,已对县城形成围攻之势。

内乏粮草、外无援军,盘踞城内的700余名日伪军顿时陷入惶恐,最终在12月14日凌晨选择弃城西逃。栖霞县城在没有经过攻坚的情况下,实现了光复(胶东根据地的《大众报》为此发表《光复栖霞城》的社论)。

5、小结

从上述过程来看,栖霞县城光复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并非完全不战,而是通过前期一系列较小规模的积极战斗,逐渐在战局上积累出压倒性的优势,消磨敌人作战信心,从而达到避免城市攻坚的效果。

这一战果的取得,既离不开正确的战略、战术决策,也离不开胶东军民的紧密配合、英勇奋斗。总而言之,栖霞县城的光复,堪称胶东抗战历史上的一段经典篇章了。(本文作者:耳左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 天天要闻

追溯古罗斯历史,“俄罗斯”之名从哪里来?

《基辅罗斯:东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广东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为邻国,俄罗斯经常被提及,国人并不陌生;若从革命史看,苏联与中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去追问俄国的历史,恐怕大多数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词,缺乏整体性概观。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 天天要闻

副市长降级2年后,再被查

四川省纪委监委6月26日消息,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许志勋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许志勋(资料图)官方简历显示,许志勋曾任资阳市副市长、市政府二级巡视员,2022年7月转任资阳市政府办公室二级调研员。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许志勋曾被降级处理。据介绍,许志勋,男,汉族,...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天天要闻

聚焦武汉地铁隧道一线,汉阳市政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陈晓玉 袁晓雪近日,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召开。极目新闻记者获悉,武汉市汉阳市政参与的“隧道重大地质灾害源探测评估及处置关键技术”科技成果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证书该项科技成果是汉阳市政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高校、科研...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闻

中央决定,孙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决定,孙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召开领导班子(扩大)会议,宣布了党中央关于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的决定:孙志禹同志任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公开信息显示,孙志禹,男,汉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树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 天天要闻

严守党的组织纪律《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

老八路的底气——赵予征点击收听:撰  稿:段  裕、叶  刚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军委决定从驻新疆的一兵团六军选调干部组建西北军区空军司令部,那个时候人民解放军进疆部队正准备集体就地转业,很多指战员对新组建的人民空军心驰神往。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政委赵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赵予征趁着赵予征来...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 天天要闻

一批不同年代金银锭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国家博物馆日前举行唐末—五代、清、民国金银锭入藏仪式。左为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右上为清代“湖北盐厘局薛永升”五十两银锭,右下为民国时期官方造币厂生产的金锭。(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唐末—五代“绍”字五十两银锭,保留了船形锭的原始状态,使今人可以直观了解此历史阶段大宗商业交易的...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 天天要闻

中国海警5年来海上缴获毒品超8吨、制毒物品超2吨

新京报讯 据中国海警消息,作为海上禁毒的主力军,近年来,中国海警局以“净海”“净边”“禁毒两打两控”等缉毒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为主攻方向,重拳打击惩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动。2019年6月至今,各级海警机构海上缴获毒品8.729吨(冰毒3.066吨、氯胺酮2.136吨、可卡因2.322吨、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