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这个国家吧,大家都知道,文化独特,传统深厚。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它那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还藏着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陋习。今天要聊的,就是其中一个特别奇葩的——“夜爬”。这玩意儿在日本社会里流传了好几百年,直到上个世纪才被彻底废除。背后原因?说白了,就是为了繁衍人口不择手段。这篇文章,咱们就来扒一扒“夜爬”的来龙去脉,看看它怎么来的,怎么发展的,又怎么影响到日本社会,最后又是怎么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
先说说“夜爬”是什么意思。简单点讲,就是男人晚上偷偷摸摸跑去女人家里,跟她发生关系。这不是啥现代地下恋情,而是古代日本农村里一个公开的习俗。听起来挺离谱吧?但在当时,这事儿还真不稀奇。
“夜爬”这词儿,字面意思就是“夜里爬进去”。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天黑以后,年轻小伙子会挑个目标——通常是单身女子的家,然后偷偷溜进去。如果女方愿意,两人就共度一夜;如果不愿意,小伙子就得灰溜溜走人。听起来有点像自由恋爱,但实际上,这里面规矩多着呢。比如,有些村子会专门定日子,让年轻男女借着“夜爬”认识对方,算是社区活动的一部分。
这习俗在日本农村特别常见,尤其是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山村里。为什么会有这种事儿呢?核心原因就是人口问题。日本历史上战乱多,瘟疫也不少,人口老是跟不上。为了保证村子里有足够的人干活、生娃,“夜爬”就成了一个“实用”的办法。
“夜爬”这事儿,最早可以追溯到日本的飞鸟时代,也就是公元6世纪末到7世纪初。那时候,日本社会还在从部落制往阶级制转,规矩没那么严,男女关系也比较随便。男人晚上跑去女人家探访,双方看对眼了就睡一块儿,第二天各回各家。当时没啥正式婚姻的概念,这种行为挺自然的。
到了奈良时代(710年-794年)和平安时代(794年-1185年),日本社会开始稳定,朝廷管得多了,婚姻制度也慢慢成型。但在偏远的农村,“夜爬”没被淘汰,反而保留了下来。因为这些地方人口少,劳动力缺口大,村民得想办法多生孩子。加上交通差,找对象不容易,“夜爬”就成了个方便的途径。
真正让“夜爬”变成“半官方”习俗的,是镰仓幕府时期(1185年-1333年)。那时候,日本战乱不断,特别是武士之间打来打去,人口损失惨重。幕府一看,这不行啊,得赶紧补充人手。于是,他们对“夜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有些地方还鼓励这种行为。规矩也变了:男人可以随便进女人的房间,只要女方不反对,孩子生下来归女方家养,男方不用负责。这种模式,既能多生孩子,又不破坏家庭结构,挺“高效”的。
再往后,到了江户时代(1603年-1868年),日本社会稳定了,“夜爬”还是没断。尤其在一些穷乡僻壤,这习俗甚至跟当地节日挂钩。比如,有些村子会在丰收节之后搞“夜爬”,让年轻人趁机配对,生娃的概率高一点。可以说,这时候的“夜爬”已经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社区为了生存刻意保留的传统。
“夜爬”最猖獗的时候,还是日本战乱最频繁的时期。比如战国时代(1467年-1615年),各地大名打得不可开交,人口锐减。有的地方甚至死了三分之一的人,劳动力严重不足。为了恢复元气,“夜爬”被当成了一个“应急措施”。再比如二战期间,日本兵被征去前线,国内人口又一次K战后,政府干脆直接把“夜爬”当成政策来推。194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上台后,为了填补战争死伤的空缺,农村的“夜爬”被地方官员默许,甚至还有奖励措施,比如给多生孩子的家庭减税。
这时候,“夜爬”已经不是单纯的习俗,而是国家意志的一部分。政府觉得,人口多才能打胜仗,所以不管用啥手段,只要能多生孩子就行。农村的年轻男人被鼓励去“夜爬”,女人这边压力也大,不配合可能会被村里人看不起,甚至挨罚。
但说实话,这种做法效果有限。战国时代还好,信息不流通,大家没啥选择。可到了近代,社会观念变了,人们开始觉得“夜爬”不道德,尤其是在城市里,这事儿早就被看成野蛮落后的象征。
“夜爬”听着挺实用,但实际影响咋样呢?咱得客观看。
不可否认,“夜爬”在某些时期确实帮了忙。比如战国时代,人口掉得太厉害,村子都快没人干活了。通过“夜爬”,生育率多少有点回升,社区不至于垮掉。江户时代,有些偏远地区靠这个保持了人口稳定,避免了彻底荒废。
还有一点,这习俗多少促进了村里人的交流。本来交通不便,大家都窝在自己家,“夜爬”给了年轻人认识的机会,算是变相的“联谊”。
但好处也就这么点,坏处可不少。首先是伦理问题。男女关系乱成一团,孩子爹是谁经常搞不清。有的家庭因为血缘纠纷打得不可开交,村里风气也越来越差。
更严重的是对女性的伤害。“夜爬”听着是“自愿”,但实际上,女人选择不多。家里穷的、社会地位低的,根本没法拒绝。有的甚至被逼着接受,成了生育机器。加上当时卫生条件差,性病传播快,村里不少人都因此得了病,健康问题一大堆。
还有社会矛盾。男人随便进别人家,女方不愿意就可能起冲突。有的男人仗着习俗胡来,女方反抗不了,只能忍气吞声。时间长了,这种不平等让很多人积怨已深。
“夜爬”能撑到20世纪,真挺让人意外的。不过,它最终还是被时代淘汰了。
明治维新(1868年)是个转折点。日本政府要学西方,搞现代化,觉得“夜爬”这种东西太丢人。于是,他们开始修法改俗,提倡一夫一妻制,农村的传统习俗被贴上“落后”的标签。但农村管不到位,“夜爬”还是偷偷摸摸存在。
真正让“夜爬”彻底完蛋的,是1938年的津山事件。冈山县一个叫都井睦雄的男人,因为“夜爬”被拒,心生怨恨,拿枪刀杀了30个村民。这事儿震惊全国,大家一看,“夜爬”原来这么危险,舆论炸了锅。报纸上全是批评,民众要求政府管管。
1939年,日本政府终于下狠手,把“夜爬”定为非法,跟入室强奸同罪。从此,这习俗算是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战后,日本经济恢复,社会观念也变了,大家都觉得这种事儿太荒唐,没人再提。
“夜爬”这事儿,现在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在当时,它确实是日本社会为了生存想出的办法。不可否认,它在特定时期起了点作用,但代价也太大了——伦理混乱、疾病传播、女性受压迫,这些问题比人口危机还严重。
这习俗的兴衰,其实反映了日本社会怎么一步步从封建走向现代。从飞鸟时代的自由,到战乱时的无奈,再到明治后的淘汰,每一步都跟人口政策、社会结构挂钩。它还提醒咱们,文化传统不一定是好的,有些东西早就该扔进垃圾堆。
今天,日本人口又开始下滑,有人开玩笑说要不要把“夜爬”弄回来。但这也就是玩笑话——现代社会讲究-尊重个人选择和性别平等是大趋势,谁也不想回到过去那种不择手段的日子。历史是面镜子,照出过去有多荒唐,也让咱们更珍惜现在。
参考资料
张蔚著. 《犯罪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