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孔东梅,大家可能有点陌生。毛泽东一共有4个孙辈儿,其中只有一个孙女,她就是孔东梅。孔东梅备受毛泽东的喜爱,她的下巴上有着跟毛泽东几乎一模一样的“伟人痣”,面容也同毛泽东一样文雅平和。作为伟人的后代,孔东梅却没有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她自力更生,曾经还因为家庭困难求助过中央,之后她白手起家,走上了经商的道路,成为董事长。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以至于不得不求助中央?她又是如何成为董事长的?
孔东梅
童年简朴,坚韧独立
孔东梅作为毛泽东疼爱的外孙女,从她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饱含的爱意。当时孔东梅的母亲李敏将她出生后的照片拿给毛泽东看,毛泽东越看越觉得外孙女可爱,还用他名字里的“东”字给外孙女取了名,而“梅”字,则取自毛泽东一辈子最喜欢的花。
1973年,孔东梅降生在上海,刚出生的小婴儿遇上了大麻烦,脐带缠绕住了孔东梅的颈部,极有可能窒息而亡。不过好在经过医生的全力施救,才化解了这个难题。但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小时候的孔东梅一直身体羸弱,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不舒服,因此成了医院的常客。李敏夫妇因为孔东梅的身体原因也更加疼惜这个女儿,但凡有点小病就会挂心不已。
贺子珍
比起“大忙人”外公,幼年的孔东梅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外婆贺子珍的身边,当时他们住在上海的寓所中,在当时条件很是不错,小小的孔东梅还经常在家里看她喜欢的动画片。毛家人一直节俭朴素,连这栋正在居住的三层别墅,还是外婆的好战友陈毅安排的。
虽然不愁吃穿,但是孔东梅还是特别向往与其他孩子一块玩耍的生活,有时候她也会想远在他乡的父母。由于贺子珍身体不好,不得不经常住院,孔东梅也就像个小大人一样照顾外婆。这也导致了孔东梅总是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在长大后她还自侃道,刚出去时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
李敏
过了一段时间后,6岁的孔东梅终于与李敏夫妇重新团聚了。她从上海前往北京,和父母一起生活。在北京的日子跟普通家庭毫无二致,李敏夫妇都要依靠工资,甚至连买件新衣裳都舍不得。正处于青春期的孔东梅渐渐有了爱美的概念,但是父母又一直告诫她要节俭。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一幕,孔东梅的哥哥穿着爸爸的旧衣服,而孔东梅这个小姑娘又穿着哥哥淘汰下来的衣服,旧衣服就像套娃一样,在这个家庭里穿来穿去。一直穿旧衣服抑制住了孔东梅的爱美之心,但是又不好意思朝妈妈开口要很多新衣服。于是聪明的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使用缝纫机了。学会了缝纫机,即使妈妈李敏买来一些孔东梅不喜欢的衣服,她也能自己动手改造了。
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孔东梅还从小喜欢西方文学,后来她进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读英美文学,主攻英语。孔东梅如此热爱文学主要还是由于外婆和妈妈的熏陶,她在文学作品中明白了很多道理,甚至改变了她原本有些木讷的性格。
李敏夫妇家风淳朴,一直对孔东梅的教育十分重视。孔东梅小小的身躯里好像已经装进去了一个成熟的灵魂,她明白父母赚钱不易,除了在生活上要照顾孔东梅兄妹外,还要每月拨出一部分钱来寄给独自住在上海的外婆。孔东梅都把这些看在了眼里,甚至还想要为家庭出一份力。她早早地就承担起了家里的家务,还因为李敏身体较弱的缘故,常常一个人照顾母亲。
孔东梅在这种正直节俭的家风下,继承了优良的品质,也如同外公给她起的名字一样,有着梅花一样的韧性和独立。
李敏与孔令华
家庭变故,无奈求助
1999年,孔东梅家里还出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孔东梅的父亲孔令华不幸去世,得知父亲去世消息的孔东梅伤心不已。但是更加伤心的是母亲李敏,李敏与孔令华相伴一生,感情深厚,她一时间无法接受这个残忍的事实,再加上身体一直不好,积郁成疾,一下子病倒了。家里失去了父亲这个顶梁柱,母亲又得了病,这对于这个小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况且孔东梅的哥哥孔继宁远在海外,尚且不能回国。家里的主心骨就成了年轻的孔东梅,她一夜之间担起了顶梁柱的重任。这对于孔东梅来说是巨大的压力,但这也恰恰成为了她担起这个家的动力。她积极寻求方法,大胆地给中央领导写了信,信中详细叙述里家里遭遇的情况,并且希望中央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
李敏
很多中央的老同志也都十分同情这个年轻的姑娘,也都凭借自己的力量给了她一些帮助,积少成多,最终孔东梅妈妈李敏的住院问题被解决了,组织决定对李敏的住院费用予以报销。虽然经历了大风大浪,但是这也让孔东梅的心智更加成熟,她对自己的未来规划也慢慢成型。
解决了这些问题,孔东梅又孤身一人前往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远渡重洋前往美国,这对于孔东梅来说可能也是一种自由。对于毛家后代来说,从小到大都是焦点,因此也背负了一些压力。在孔东梅还在北京读书时,她那颗与外公相似的痣就一直是同学们偷偷议论的话题,经常被人问外公是谁。
孔东梅
但是这些所谓的“光环”对于孔东梅来说反而有些负担,到了美国,谁也不认识她,这让孔东梅觉得非常轻松。因为家庭的原因,她足足带了4个大皮箱,里面有很多生活物品。孔东梅觉得能省则省,到时候就不用再买了。她在留学期间刻苦努力,虽然困难重重,但她还是成功攻读了硕士学位。
孔东梅在美国期间十分挂念母亲李敏,两人只能靠国际长途维持联系。但是国际长途在当时价格又非常贵,所以两人每周才会通一次电话,以缓解思念之情。
白手起家,成功创业
两年的留学生活很快结束,孔东梅计划着自己的回国目标,她思来想去,决定自己进行创业。在毛家的子孙里,孔东梅成了特立独行的人,因为还没有人走上商业这条路。
孔东梅
但是以什么作为创业的基础却成为了一个难题。孔东梅经过长久的思考,忽然想到由于自己接触过西方的教育,也能明白外国人眼里的外公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她想可以写一本书来重新想大家介绍外公毛泽东,在这之前,孔东梅还读了母亲给她的回忆录,里面的细节让她感触良多。这个念头在她心里也成长得更加茁壮。
当时在国内的关于毛泽东的书籍大部分都是在分析这个伟大的领袖,孔东梅觉得自己不想再写一本这么严肃又千篇一律的书。她想要从自己的角度为读者展现一个真实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毛泽东。孔东梅想要展现外公作为普通人的平凡一面,让这本书充满烟火气。
在定下这个目标后,孔东梅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2001年,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成立,发行一本书看似简单,其实涉及的门道也非常多。在刚开始创业的阶段,孔东梅几乎是没有时间休息,任何事都要亲力亲为,生怕出一些差错。有时候就算是生病了,她都打起精神来继续运营公司。
孔东梅
除了需要打理公司外,孔东梅还要为这本计划中的书四处搜集素材,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了。她多次来到井冈山调查资料,想要把这些“红色经典”描写得更加细致,希望自己所写的书能够传承更多的精神。除了自己搜集资料外,他还跟妈妈李敏去了毛泽东的故乡。
孔东梅所开设的菊香书屋公司,位于798艺术区,将这个充满寓意的公司搬到艺术区也是费了很大的周折。虽然她是毛泽东的外孙女,但她现在更是一个企业家,董事长,一切都需要审核批复。孔东梅之所以将公司名取为菊香书屋,主要是因为这个地方曾经是毛泽东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有寓意又有回忆。
公司在成功开办后,书籍也都随之发售,先后有《翻开我家老影集》、《听外婆讲那过去的事》等。这些珍贵的资料都让读者眼前一亮,了解了更多毛泽东的生平,传承了红色精神。现在,位于798的那个菊香书屋已经成了一个独立的艺术空间,里面的布置都十分用心。同时里面还有一些关于毛泽东的影像资料,这个地方打造得十分成功,还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景点。
孔东梅
孔东梅也凭借自己的公司身价大涨,不同于其他平辈的毛家人,她独辟蹊径,走上了一个截然不同的道路。除了自己的事业成功外,孔东梅还嫁给了一位富豪,他就是泰康人寿的老总陈东升。而且在出国留学之前,孔东梅还在刚起步的泰康人寿公司工作过,也算是老相识了。两人在事业上互相帮助,彼此扶持,二人还共同登上了富豪榜。虽然并没有走仕途,但是孔东梅的成就也已经不容小觑了,是个十分出色的企业家。
孔东梅作为毛家后人中最像毛泽东的一个,她在行事作风上也颇有一些魄力。单看这个长相清秀,身材高挑的女性,比起伟人后代,她像是一个普通人。孔东梅凭借自己的能力立足于社会,没有什么特殊的光环,反而是依靠自己博出了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