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尿酸高的人,谈“豆”色变。因为一个固有观念在他们脑子里:豆类食品嘌呤高,坚决不能吃。
食用大豆摄入的嘌呤有限。大豆中的嘌呤含量确实不低,每100克干大豆含嘌呤190毫克,与肉类近似。但是这里说的是“干大豆”,人一天吃100克肉很容易,而且还会不知不觉超量,但是人一天吃100克干大豆是蛮难的一件事。
大豆制品制作时嘌呤大量流失。大部分豆制品在制作过程中,大豆中的嘌呤会大量地减少,因为嘌呤易溶于水。生活中,人们也不可能吃干大豆,干大豆经发泡、炖煮等加工后,大豆中的嘌呤已经减少。
适量、正确食用大豆不会引发痛风。相比于肉类,对于尿酸高的人来说,大豆和其他杂豆类食物,要比肉类食物安全。植物嘌呤比肉类嘌呤造成痛风的风险要低,这一点已有科学研究证实。临床研究结果也表明,与摄入大豆制品较少的痛风患者相比,摄入大豆制品较多的痛风患者发生急性痛风的概率并没有明显增高。当然风险低不代表没有风险,而是说,对于大豆这种营养价值很高、对健康有诸多益处、膳食指南鼓励人们多吃的食物,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尿酸高的人与其纠结到底能不能吃大豆,不如关注怎么吃和吃多少,什么是正确的方法和正确的食用量,才是问题的关键。
豆类食物互换图(按蛋白质含量折算)
注:数据引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小贴士:糖尿病肾病患者食用大豆要注意方法和用量
单纯的糖尿病患者适量适当食用大豆是有助于控制血糖的,但是合并肾病的糖尿病朋友,对于蛋白质的要求比较特殊,食用豆制品需要特别注意方法和用量。糖尿病肾病轻微的,可以吃豆制品,但要严格控制用量,定期检查肾功能和尿蛋白;糖尿病肾病严重者,不能吃大豆及其制品,饮食应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