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峡都市报】
编者按:
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是衡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新需求,福建省肿瘤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改善和提升服务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多措并举,为肿瘤病人提供综合治疗,兜底全省的疑难重症癌症病人诊治工作。近年,医院强化技术创新,建立了各种肿瘤多学科诊疗的技术体系和全疾病周期的健康管理,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病情制定个体化诊疗策略,有机地在病人的不同治疗阶段合理使用,最大程度提高远期疗效,同时保障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晚期病人生存期,使更多不可治的肿瘤得到可治。
近期,海都记者走访了省肿瘤医院,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展现该院是如何让“不可治”的肿瘤变得“可治”。
55 岁的李先生(化名)怎么都没想到,喉咙频繁出现的异物感,并非普通的咽喉炎那么简单,随之而来的是吞咽困难与疼痛,最后竟被查出是中晚期下咽癌,就连食管都被累及。
近日,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中心专家团队为李先生进行了综合治疗,保留住了咽管的生理功能,让他能够恢复正常饮食,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喉咙里有异物感”
一查已是下咽癌
2023 年,55 岁的李先生(化名),在将近半年时间里,吞咽时喉咙有异物感。他起初以为只是普通的咽喉炎,便在当地进行了对症处理,可症状不仅没有缓解,还出现了吞咽困难和疼痛的情况。

随后,李先生慕名来到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中心求诊。
邱素芳主任医师接诊后,通过询问病史和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发现李先生的下咽部有异常肿块,初步怀疑为恶性肿瘤。经全面检查,最终确诊为下咽癌,且肿瘤已累及到食管。


初诊时磁共振影像
多学科联手
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面对这一诊断结果,专家团队立即组织多学科会诊。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内镜室等多学科的专家共同为李先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由于病情处于晚期,肿瘤累及范围较广,外科手术后创伤较大,可能导致无法发音、长期饮水进食呛咳等并发症。”

邱素芳主任介绍,为保留正常的生理功能,专家团队决定为李先生采用“诱导化疗+放疗+免疫维持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同时,为改善李先生在放疗中及放疗后的营养状况,由内镜室为他实施胃镜下的胃造瘘术,方便直接向胃病输送营养物质,保障后续治疗顺利进行。
综合治疗显成效
瘤得到控制
在邱素芳主任医师的指导下,李先生接受了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吞咽异物感也有所减轻。
随后进入放疗阶段。团队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和形状,精确制定了放疗计划,采用先进的TOMO放疗技术对肿瘤进行精准照射,最大限度地杀灭癌细胞,并尽量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李先生下咽部的肿块已完全逐渐消失,食管也未见异常,吞咽异物感彻底消失。


放化疗后复查磁共振影像
在接下来近一年时间里,李先生进入了免疫维持治疗阶段,定期到医院接受免疫治疗和随访检查。他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提醒:预防下咽癌
早期筛查很关键
邱素芳主任医师介绍,下咽癌是一种较为罕见且恶性程度较高的头颈部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0.3%。下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导致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早期筛查极为重要。”邱主任介绍,下咽癌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是吞咽异物感、吞咽困难等症状,肿瘤增大会引起吞咽疼痛、声音嘶哑甚至是呼吸困难,应该及时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和诊治。
如何早期筛查呢?
一方面,高危人群,如有长期吸烟、饮酒史,或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者,需格外警惕,定期体检;
另一方面,常规的喉镜检查是重要手段,能发现下咽部位的细微病变,必要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 CT、MRI 等,精准揪出隐患。
总之,早发现、早治疗,才是对抗下咽癌的关键,千万别让小症状拖成大问题。
专家简介

邱素芳
二级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中心 执行主任
头颈肿瘤放疗科 行政主任
福建省高层次人才(C类)
福建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国家肿瘤放射治疗临床重点学科
门诊时间: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通讯员 翁友良 邱秀芳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