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和吃饭有关?医生劝告:65岁以后的老人,吃饭谨记“4不吃”

2025年04月09日16:42:08 健康 1010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老年人吃饭这事啊,真不是简单的“吃饱就行”。

不少人年纪过了六十,吃得还跟年轻时候一样,重口味、油重、爱吃凉的、猛吃热的,吃完拍着肚子说“吃得挺好”,但转头心口发紧、胸闷、喘不过气,跑到医院一查,心功能不行了

医生一看病历都摇头,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吃出来的。心衰不是一顿饭的锅,但吃错了饭,确实能把心脏往悬崖边上推一把。

心衰和吃饭有关?医生劝告:65岁以后的老人,吃饭谨记“4不吃” - 天天要闻

很多人以为心衰跟吃饭八竿子打不着,其实不然。心衰本质是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而影响泵血的关键因素除了年龄、基础病,还有就是“体液负荷”和“电解质紊乱”。

这两样东西,跟嘴里的每一口东西都息息相关。

过量进食、摄入过咸食物或者刺激性食物,皆会致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进而加重心脏负担。

65岁以后,人的代谢慢了,器官功能下滑,每一顿饭都不是“简单消化”,而是对整个循环系统的一次考验。

有些食物,年轻时候吃可能没事,但到了老年,就是雷。皮蛋就是其中一个。

心衰和吃饭有关?医生劝告:65岁以后的老人,吃饭谨记“4不吃” - 天天要闻

皮蛋味道特别,有些人上了年纪更喜欢那股子“陈香味”,说是开胃。但问题在于,它含有大量钠离子

传统做法里,皮蛋腌制需要碱性物质,很多时候还会加入铵盐、铅盐等,这些东西在腌制过程中残留在蛋白质中,即便现在工艺改善不少,但钠含量依旧高得惊人。

一个普通大小的皮蛋,钠含量就能超过600毫克,相当于半小勺盐。老年人一天建议摄入盐量是5克以内,而这一个皮蛋就快占去一半。

更糟的是,皮蛋还容易刺激胃酸分泌,导致反流,尤其是空腹吃的时候,胃部强酸刺激会牵连到迷走神经反射,心率会加快。

一些原本心功能就弱的人,吃完皮蛋不一会儿就会感觉胸闷、气促。

心衰和吃饭有关?医生劝告:65岁以后的老人,吃饭谨记“4不吃” - 天天要闻

广东一家三甲医院做过统计,65岁以上心衰住院患者中,有18%的急性发作跟进食高钠食物有关,其中皮蛋是出镜率最高的“重口味代表”。

再说说动物内脏,这个更常见。有人年纪一大,嘴巴却变刁了,说是瘦肉没味道,爱吃点猪肝、牛肚、鸭肠,觉得这才“有嚼头”。

但内脏问题最大的是高胆固醇。猪脑、猪肝这种,每100克里胆固醇能飙到2000毫克以上,远远超过一天的推荐量。

高胆固醇不光是伤血管,它还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而老年人动脉弹性本来就差,这种时候血流变得更不顺,心脏就更费劲。

长期这样,心室壁肥厚、射血分数下降,心衰也就慢慢靠近了。

心衰和吃饭有关?医生劝告:65岁以后的老人,吃饭谨记“4不吃” - 天天要闻

而且很多人做内脏都喜欢爆炒,加好多油和调料,再来点辣椒、花椒,吃着是香,但肠胃一紧张,迷走神经一被刺激,心率也跟着乱跳。

北京协和医院曾经分析过300例急性心衰发作案例,发现饭后1小时内发作的患者占比超过40%,其中吃内脏和油重食物的比例明显偏高。

这说明不仅是吃了啥,更是吃完之后身体受不了这波刺激,心脏直接拉响了警报。

螃蟹这种东西,很多人觉得是补的,尤其是秋天到了,觉得“贴秋膘”得靠它。

但对于老年人、特别是有高血压和基础心血管病的老人,螃蟹就是个危险信号。一是高胆固醇、二是高嘌呤,三是容易引发蛋白质过敏反应。

心衰和吃饭有关?医生劝告:65岁以后的老人,吃饭谨记“4不吃” - 天天要闻

吃了螃蟹之后,有人会出现面色潮红、心慌、胸闷,这种反应不是食物中毒,而是免疫系统激活后的急性循环反应。

心脏本来血供就差,这一下血流分布又要重新调配,心输出量跟不上,就容易造成急性心功能不全。

还有一点被忽略了,螃蟹多是冷食,尤其是凉拌、啤酒配蟹脚这种吃法更是伤胃寒心。

人食用冷食之际,肠胃血管会收缩,血液便会集中于核心器官,从而致使心脏负担加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有过病例,一位老人吃了两只冷冻梭子蟹后出现胸口疼痛、呼吸困难,急查发现BNP(心衰标志物)爆表,诊断为急性左心衰,最后靠利尿药才缓过来。

心衰和吃饭有关?医生劝告:65岁以后的老人,吃饭谨记“4不吃” - 天天要闻

医生说一句大实话:螃蟹这类食物,对于年纪大的心脏来说,是没有预警的炸弹。

说到火锅,这个可能让人最难接受。

不少老人其实比年轻人还爱吃火锅,聚会、节日、周末,一家人围着锅,热气腾腾,觉得特有“人气”。

但火锅的危险点太多了。

第一个是高钠,底料里光是汤底就能咸死人,有的还放老汤、豆瓣酱,喝一口下去钠摄入就超标。

第二是油脂,一顿火锅吃下去,脂肪摄入量比三顿饭都高。

心衰和吃饭有关?医生劝告:65岁以后的老人,吃饭谨记“4不吃” - 天天要闻

第三是饮食节奏太快,一边烫一边吃,还热得厉害,胃肠扩张剧烈,食物进入血液速度也快,这会导致血容量短时间内急剧升高。

对老年人心脏来说,这种“爆发式”的进食行为相当危险。

上海华山医院做过相关跟踪数据,火锅进食后2小时内,65岁以上患者心率平均升高15~20次/分钟,血压波动幅度在20mmHg以上,BNP值轻度升高。

而那些已经存在慢性心衰基础的老人,饭后一小时BNP翻倍增长,部分人在夜里出现呼吸困难、浮肿、心悸等症状。这不是危言耸听,是吃出来的“短时内循环失控”。

心衰和吃饭有关?医生劝告:65岁以后的老人,吃饭谨记“4不吃” - 天天要闻

再说个很多人没想到的事,老年人吃饭不只是食物成分的问题,更是“节律负担”的问题。

年轻人吃得快、吃得猛,消化系统还能缓冲,但年纪一大,消化速度慢、肠道运动弱,食物消化时间变长,意味着心脏得一直维持高血供去支持消化这个系统的运作。

一顿饭吃得不对,可能接下来五六个小时心脏都得苦撑。

如果晚饭吃得重、吃得晚,夜里心脏连个恢复时间都没有,睡着都喘不上气,半夜醒来头晕腿软,这时候心衰离得就不远了。

既然心衰跟吃饭这么有关系,那有没有可能通过“饮食时段+进餐节奏”的干预,反过来延缓心衰进展甚至改善心功能?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李荣.老年心衰该如何预防[J].农村新技术,2024,(06):72.

心衰和吃饭有关?医生劝告:65岁以后的老人,吃饭谨记“4不吃”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28岁小伙眼睛不适,视物变形,竟与这个问题有关…… - 天天要闻

28岁小伙眼睛不适,视物变形,竟与这个问题有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最近,90后李力(化名)总觉得眼睛不对劲,时常感到干涩,看东西也变得模糊起来。不仅如此,他发现自己看东西偶尔还会出现变形的情况。经过一系列详细的检查,医生告知他,他的眼睛问题与肥胖引发的高血脂密切相关。国家喊你来
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 天天要闻

什么是雷暴哮喘?哪些人是高危人群?一文了解

本周末天气变化剧烈,雷电、暴雨、大风、沙尘纷纷登场。在重庆,一场雷电暴雨过后,一些人突然出现了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哮喘症状。当天夜间,重庆各大医院急诊患者开始骤增。为何同一时间会有这么多症状相....
糖友春日焕新计划 - 天天要闻

糖友春日焕新计划

柳芽抽新,荠菜破土,又到一年代谢重启黄金期!糖友们快收下这份《春日控糖四部曲》让血糖与春花共舞,健康共春光一色。【时令焕新·春鲜甄选】✅香椿豆腐:天然胰岛素搭档头茬香椿含铬量是菠菜3倍,搭配高蛋白嫩豆腐,激发细胞糖代谢活性。切记焯水去亚硝酸
知名主持人齐思钧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现这些症状快自查 - 天天要闻

知名主持人齐思钧自曝曾患精神疾病!出现这些症状快自查

4月13日,主持人齐思钧自曝曾患精神疾病的消息,冲上多条热搜,引发热议。12日晚,齐思钧在个人社交平台进行了直播。在直播中,他公开自己在2022年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的经历。直播截图齐思钧称,自己服用了一年的双相情感障碍药物,同时进行了为期大概两年半的心理咨询。他表示:“一切都过去了,我经历过来了,一切都在向好...
糖尿病患者创面的恢复状况如何?应怎样修复创面? - 天天要闻

糖尿病患者创面的恢复状况如何?应怎样修复创面?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生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有关。高血糖是其主要特征,长期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的损伤,从而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据2019年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有9.3%的人口患有糖尿病。而根据预
“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 - 天天要闻

“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

北京儿童医院是我国最早一批开设儿童心理门诊的三甲医院,去年6月,医院从原来儿童心身医学科的基础上,单独分出了一个“拒绝上学门诊”。门诊开设10个月,接诊近一万人次。心理方面的问题分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等,拒绝上学属于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出现这种状况,以至于一号难求?开诊10个月、接诊近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