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糕点是胰腺杀手,长期食用胰腺癌风险倍增!不论年纪都要少吃

2025年07月04日15:42:03 健康 1332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福利礼包赠送中】即日起,每天将在收藏、点赞并评论留言的读者中抽出幸运中奖者,免费赠送健康大礼包(实物)一份,欢迎大家参与活动!

不少人以为胰腺癌是少见病,现实完全不是那回事。

4类糕点是胰腺杀手,长期食用胰腺癌风险倍增!不论年纪都要少吃 - 天天要闻

这个病发展非常快,早期没症状,等查出来往往已经无法手术。

很多年轻人也开始被波及,生活里大量看起来无害的东西,实际是在慢慢压垮胰腺。

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糕点类食物。甜点被包装成“能量”、“解压”、“营养加分”,但其中部分类型对胰腺的刺激强度远超日常饮食,长期吃下去,风险翻倍都不夸张。

最要命的是,大多数人吃完没感觉,等胰腺出问题时,早就积累到失控边缘了。

有人会说,甜的东西不就是升糖快一点,吃完血糖上去就好了,哪有那么严重。

但事实是,胰腺并不是只负责分泌胰岛素调血糖,它还参与消化酶的调节,对脂肪、蛋白、碳水都有处理责任。

4类糕点是胰腺杀手,长期食用胰腺癌风险倍增!不论年纪都要少吃 - 天天要闻

特别是胰岛β细胞,它对血糖的感知非常灵敏,一旦被高频率高强度地刺激,就会加速损耗。

精制碳水、高果糖糖浆、反式脂肪、添加乳化剂,这些都是破坏胰腺功能的负面因子,而这四类成分恰好在某些糕点里全中。

吃的频率一旦高了,胰腺基本没法休息,只能超负荷运转。

重点不在于吃得多不多,而是吃得频不频、胰岛有没有缓冲期。

很多人把蛋糕、曲奇、泡芙当作日常零食,配上咖啡、奶茶,每天都来一点。

看似热量不高,实则代谢压力极大。以市售常见奶油蛋糕为例,一小块(约80克)含糖35克以上,含脂22克,几乎都是饱和脂肪。

4类糕点是胰腺杀手,长期食用胰腺癌风险倍增!不论年纪都要少吃 - 天天要闻

高糖高脂共同作用下,会让血糖和血脂同时升高,刺激胰腺产生双重反应。这种复合型应激反应,比单一高糖来得更具破坏力。

临床数据显示,长期高糖饮食人群中,空腹胰岛素水平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一旦达到一定点,胰岛素抵抗就会启动。

这个时候,身体表面看不出来什么,但实际胰腺已经处在代偿状态。为了维持血糖稳定,胰腺得加倍工作,而这时候β细胞数量是在不断减少的。

持续摄入含高果糖成分糕点的人,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速度是正常饮食组的2.3倍,且40岁前起病的风险翻了将近一倍。也就是说,越年轻越不能轻视这种习惯。

除了糖和脂的双重负担,还有一个关键成分被忽略了,那就是乳化剂。

4类糕点是胰腺杀手,长期食用胰腺癌风险倍增!不论年纪都要少吃 - 天天要闻

不少工业糕点为了延长保质期、改善口感,会加入大量合成乳化剂,比如单甘酯、双甘酯、聚山梨醇酯类。这类添加剂对胰腺的刺激主要体现在酶分泌水平上。

长期摄入会导致胰蛋白酶、脂肪酶分泌过度,加剧局部胰腺组织压力。

反式脂肪是另一种危险因子。这类脂肪在酥性饼干、层层起酥糕点、裱花类产品中大量存在。

它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结构稳定性,让细胞更容易发生突变

一项覆盖7个亚洲国家的多中心研究发现,高频摄入反式脂肪食物人群,其胰腺癌发病率比摄入最低组高出63%。

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吃下了多少反式脂肪,因为包装上写的是“每100g含量<0.3g”,看着不多,但问题是每天都在吃。

4类糕点是胰腺杀手,长期食用胰腺癌风险倍增!不论年纪都要少吃 - 天天要闻

还有人把糕点当早餐,这种方式对胰腺更不友好。

早上空腹状态下,胰腺酶水平还处在低启动状态,突然摄入高糖高脂糕点,会造成瞬时血糖飙升,同时刺激胰酶大量分泌。

这种反应在没有食物纤维、蛋白质协同缓冲的状态下更激烈。反复刺激之后,胰腺会形成应激型分泌模式,造成β细胞的功能紊乱。

比起正常饮食缓慢升糖,空腹甜点型饮食更容易造成糖耐量下降,进而演变成胰岛功能障碍。

还得说一个容易搞错的点,很多人以为自制的糕点就没问题,觉得不用工业油、不加添加剂就安全。其实问题不只在原料,也在结构。

4类糕点是胰腺杀手,长期食用胰腺癌风险倍增!不论年纪都要少吃 - 天天要闻

家庭烘焙喜欢用大量面粉、黄油炼乳、糖粉调配,配方比例往往比工业产品更高。

一个简单的曲奇配方里,糖和油加起来可能接近配方总量的60%。

这种高能量密度食物即便没有工业添加剂,也会给胰腺造成极大压力。只不过大家不觉得是加工食品,就更容易放松警惕,摄入量反而更大。

吃进去的东西并不只是通过消化系统排掉,还得看胰腺能不能把它们合理分解。

糖进来要胰岛素响应,脂肪进来要胰脂酶反应,蛋白质要胰蛋白酶分解。

每多一种重负,胰腺就要启动更多程序。如果这种负担是每天发生,那胰腺根本没有时间修复损耗。

组织学上观察到,频繁暴露在高脂高糖饮食状态下的胰腺组织,间质胶原沉积增多,血管密度下降,慢性缺氧状态形成。这种局部慢性缺氧被认为是癌前状态的土壤。

4类糕点是胰腺杀手,长期食用胰腺癌风险倍增!不论年纪都要少吃 - 天天要闻

很多医生不愿直接讲某些食物会导致癌,主要是担心引发误解,但在胰腺癌这个病上,饮食因素的占比确实比其他癌症更直接。

比起肺癌的外界污染,乳腺癌的内分泌失调,胰腺癌跟代谢相关性更高

现代饮食节奏快,代谢紊乱常见。高糖高脂糕点每天都吃,不只是肥胖的问题,而是慢慢破坏了调控血糖和脂肪代谢的核心器官。

胰岛功能出现波动,就是糖尿病、胰腺炎、甚至胰腺癌的起点。

如果一个人过去十年每天都吃这类高糖高脂糕点,但暂时没有血糖异常,也没腹部症状,是不是就说明胰腺还健康?

答案并不乐观。胰腺的代偿能力强,是最不容易早期出问题的器官之一。

4类糕点是胰腺杀手,长期食用胰腺癌风险倍增!不论年纪都要少吃 - 天天要闻

等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很多人已经进入了功能性疲劳期。这个阶段最早的变化往往出现在胰岛素曲线不平衡。

也就是说,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可能还正常,但胰岛素水平曲线已经开始前移、上升速度过快、下降过慢。

这种隐性异常只有做动态胰岛素释放试验才能发现。还有一类检查叫胰腺弹性成像,可评估组织硬度,发现慢性炎症引起的纤维化

很多人只查一个空腹血糖,或者糖耐量测试,就觉得没事,其实远远不够。真正的胰腺风险,要靠组合指标看趋势。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肽水平、血脂四项、CRP、脂肪肝程度,这些连起来看,才能看出胰腺是不是已经进入代偿边缘状态。

4类糕点是胰腺杀手,长期食用胰腺癌风险倍增!不论年纪都要少吃 - 天天要闻

那些自觉吃很多甜食又没问题的人,很可能就是处在这种临界区。如果不调整饮食结构,继续刺激下去,下一步就是功能失调。

而一旦进入功能失调期,不是靠“暂时戒糖”就能逆转的。胰腺组织一旦纤维化,功能恢复非常慢。甚至有些β细胞已经永久性丧失,靠自身无法再生。

靠药物也只能缓解控制。最关键的窗口期,其实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

如果真想预防胰腺癌,就不能光等影像和症状,而是要看代谢信号有没有先乱。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玫瑰][玫瑰][玫瑰]

参考资料

[1]方裕强,周国中,李兆申,等.生活、饮食习惯与胰腺癌关系的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2,(04):289-291.

4类糕点是胰腺杀手,长期食用胰腺癌风险倍增!不论年纪都要少吃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来1个月像“被牛含在嘴里” - 天天要闻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来1个月像“被牛含在嘴里”

北京进入“蒸煮模式”网友:出门就像“被牛舔了一口”近日,北京进入“蒸煮模式”。据中国天气网预报,7月4日至17日的14天中,北京有12天有降雨。7月12、13日,最高气温可达37℃。阴雨天气频繁,湿度大,有市民表示毛巾、衣物都有馊味了。网友评论称“感觉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黏黏糊糊”“北京居民终于也体会到回南天的痛...
“桑拿天”持续来袭,高温健康风险你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桑拿天”持续来袭,高温健康风险你了解吗?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中央气象台7月4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部、重庆、华南北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桑拿天”超长待机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一起来看中国气象局专家怎么说。记者:阮帅...
告诫冠心病患者:年过60,宁愿吃点肥肉,也别乱吃这4物 - 天天要闻

告诫冠心病患者:年过60,宁愿吃点肥肉,也别乱吃这4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