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深夜,资阳市雁江区中和镇川渝龙虾集散中心内灯火通明,集散中心负责人邹富文正和工人们一起将当天收购的小龙虾分拣、打包、装车,一箱箱鲜活的小龙虾乘上整装待发的冷链物流车,24小时内从田间直达全国餐桌……这样的场景,小龙虾收购旺季的每个夜晚都在上演——这是川虾抢“鲜”出川的脉搏在跳动。
“忙到凌晨是常态,但看到我们的小龙虾最高卖到100元一斤的天花板价,值了!”邹富文笑着说。从异乡创业者到稻虾产业领军人,如今,邹富文成了稻田里最“土”的专家,他用赤子之心守护家乡沃土,在雁江铺开“稻虾共作”的产业蓝图,让川虾以每斤百元的“天花板价格”抢滩全国市场,更带着乡亲们在稻田里慢慢蹚出一条四季有虾的致富路。
异乡归雁逐梦田野
合作共养重构丘陵“稻梦空间”
2018年,彼时正在安徽从事小龙虾鲜销的邹富文敏锐发现了行业痛点:主产区小龙虾季节性断供。每年早春和秋冬季,安徽、湖北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便会因低温陷入“虾荒”,四川却凭借独特气候产出早春虾,填补全国市场空白,这让他把目光放到了自己的家乡——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
2023年,在外打拼多年的邹富文带着积累的资金和技术返乡考察时发现,雁江作为川中小龙虾养殖区,多年积累的养殖实践,使本地虾农具备基础技术经验;冬季无冻土、早春气温回升快的地理优势,更让这里的小龙虾生长周期短、肉质饱满,每斤售价比安徽高10元。
更令邹富文振奋的是,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资源与农户成熟的越冬管理技巧,雁江已能稳定产出早春虾与冬虾——这不仅是自然馈赠,更是产业升级的基石。带着“把雁江虾卖到全国,让川虾四季不断货”的念头,他携团队落地雁江,誓将禀赋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
然而现实却泼了一盆冷水:雁江虾农各自为战,技术传统、规模零散,销售陷入“你卖18块我就卖15块”的无序内耗。
邹富文查看小龙虾。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唯有整合才能突围。邹富文果断出手:一方面,依托政府支持,他牵头成立雁江区小龙虾养殖协会,吸纳76户虾农“抱团取暖”,构建产业联盟雏形;另一方面,他和团队在中和镇建成川渝小龙虾集散中心,于丹山镇流转3000多亩土地打造稻虾基地,一幅“稻虾共作”的产业画卷在川中丘陵缓缓展开。
有了“小龙虾联盟”平台支撑,如何激发内部活力、实现共生共赢成为关键。邹富文创新推出“共养模式”:农户出资50%,公司配套资金与技术并包销路,农民既当“股东”又赚劳务费,守好“一亩三分地”即可坐收红利。
自2024年10月试点以来,共有8个参与养殖户在次年5月旺季结束时,整体收益同比提升10%-20%。“只管守好稻虾田,销售、风险都不愁!”新模式让土地焕发惊人潜能,养殖户个个脸上笑开了花。
“共养模式”试点成功的示范效应,为雁江小龙虾规模化生产和市场拓展注入了强大信心与动力。
今年小龙虾旺季,川渝龙虾集散中心20台自动化分拣机和数十名专业工人日夜运转,日常销售量稳定在30吨以上,日销峰值更是突破60吨。数据背后是邹富文始终如一的理念:“我们不赚养殖户的钱,采购价随行就市,只做行业引路人。”
四季鲜虾突围破圈
虾苗繁育锻造川虾“金字招牌”
在供销体系高效运转的背后,邹富文的目光已投向更上游、更基础的环节——他深知,要保障产业的长远繁荣,必须筑牢根基。
邹富文洞察到产业根基的脆弱。“自繁自养”的传统模式在大规模扩张时显露弊端——虾苗供给不稳成为产业发展瓶颈。构建独立可控的虾苗供应链,成为川虾真正突围的核心引擎。
一个雄心勃勃的蓝图正在展开:在政府支持下,筹建小龙虾繁育中心,为四季出虾奠定种源基础。“将来四季有虾,川虾品牌才能真正叫响全国!”邹富文抚摸着虾苗箱,眼中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当湖北、安徽小龙虾退场,川中丘陵的四季鲜虾仍在破冰前行。
“四季有虾”绝非口号,而是错峰增值的战略。邹富文算得精准:当全国虾市青黄不接,雁江早春虾便可通过高效冷链网络,以每斤近百元的“天花板价”直抵北上广餐桌。这稀缺性的价值,正是雁江自然禀赋资源赋予的产业“金矿”。
为深挖“金矿”潜力,邹富文的目光投向产业链纵深。他筹划建设食品加工厂,集中收购、精深加工那些难销的次虾、库虾,既保障虾农收益,又开辟新的增值空间。预计初期日加工10吨库虾,未来目标直指每日百吨级加工量,并将覆盖整个川渝地区。
从集散中心的成功运营到繁育中心、食品加工厂的蓝图布局,邹富文计划构建的是一个闭环的“鲜虾”产业链,每一步都在为“川虾品牌”添砖加瓦:集散中心确保高效流通,育苗中心保障源头品质,加工厂深挖价值。当产业链条贯通,“四季鲜虾”将从规划落地为常态,川虾才有底气打破湖北、安徽的传统优势壁垒,在市场上真正“出圈”。
从灯火通明的集散车间到波光粼粼的稻虾田,邹富文脚下的路始终连着乡土。他直言成就感的源泉:看双手播下的希望破土而出,助乡亲的亩产值从几百元的水稻收入跃升至稻虾共作的数千元。作为“新农人”,他甘当不赚差价的“引路人”,以产业联盟凝聚人心,让小龙虾真正成为一把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在这位返乡掌舵人眼中,乡村早已不是退路,而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创业热土与希望之野。当繁育中心孵化出源源不断的虾苗,雁江乃四季有虾的图景将彻底激活。那时,川虾将不再仅是食材,而是一个带着巴蜀水土气息的响亮品牌,从雁江出发,游向全国,游向世界。
来源:雁江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