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晚间,广东梅州市文旅局发布的一则宣传视频,被网友指出与福建省文旅厅2022年发布的沙县小吃推广视频雷同。
看了相关视频,就一个感觉:干脆把原作全盘“复制粘贴”一下,岂不更“实诚”?
幸好后者发布的日期明明白白地标注在互联网上,否则不知情的很难分得清谁抄谁。多年前,“四川遂宁与湖南凤凰宣传语相似,网友热议谁抄袭谁”便引发网友热议。
能被人抄袭,自然有过人之处,可是抄袭别人为哪般?是自己压根没水平,还是放肆到直接做起“搬运工”,装都不装了?
最新消息,梅州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称,梅州文旅方面曾在视频评论区作出回复,目前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方面已下架相关视频,待工作日或将作出正式回应。
照这意思,是否正式回应,还不一定?出了舆情,居然一点也不着急,有事等过完周末再说?当然,这种事,相关工作人员还真定不了,真是难为他们了。
要查清此事,并不难。主创人员不负责任、敷衍塞责,自不待言,但这种“拿来主义”何以形成、谁给了他们这个底气?值得深追。
在地方文旅宣传领域,此类抄袭事件并不鲜见,有些细节简直“没眼看”。例如,5月中旬,重庆籍艺术家陈思作质疑山西临汾哪吒传奇景区内的多个哪吒雕塑抄袭其系列原创作品《十八掌》。
令人不解的是,即便涉嫌抄袭事件坐实,有关方面的回应也给人一种“多大点事”的既视感。以《十八掌》被抄袭一事为例,景区负责人对媒体记者表示,与原作品作者沟通,后续将根据沟通结果对景区进行相应改造。而在梅州,似乎“下架视频”就已经很有诚意了。
在文旅宣传、艺术创作等方面大玩“借鉴术”,是偷窃之举,挑衅的是知识产权,影响的是地方形象,损害的是“原创”的利益和情感。有些抄袭行为,性质堪称恶劣,岂可等闲视之?唯有严肃处理抄袭行为,向原创作者致歉,做出深刻整改,才能挽回事件影响。
令人不安的是,抄袭现象集中反映出一些城市相关领域缺乏创新意识、开拓精神的问题。显然,有些抄袭行为不难辨析,很多网友认出“一眼抄”就是明证。而负责把关者却粗疏、放任不已,只能说明,漠视甚至默许抄袭所带来的眼前利益,让有些人大感过瘾,以至于忘乎所以。
相关领域抄袭行为多发的现状发出警示,靠抄袭,成不了“大家”;容忍抄袭,无异于“自毁”。在对乱象加强整改或治理、推崇敬畏正版风气的同时,多投入资源,多把精力放到创意和技术升级上,才是正道。
现代快报/现代+首席评论员 戴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