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还分真假?当然,豆腐的“豆”是黄豆的“豆”,也就是说黄豆是豆腐的原料。通过把黄豆打磨成浆,加入凝固剂使其中的蛋白质发生变化而来。
而这“假豆腐”则一粒黄豆都不含,所以它们到底是什么呢?营养真的和真豆腐没法比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豆腐家族一探究竟~
5种常见“假豆腐”
1. 鱼豆腐
超市冷冻柜里的鱼豆腐,口感外酥里嫩,咬一口就能迸发出一股浓郁的鱼香味儿,无论是在火锅、麻辣烫还是烧烤里都很受人欢迎。
它的原料是鱼糜、淀粉、蛋白粉、盐等,乍一听原料没什么问题,但其实市面上大多数的鱼豆腐都有一个隐性的雷点——盐含量超高。
每100克鱼豆腐能有600毫克以上甚至1000多毫克的钠,这样“有滋有味儿的鱼豆腐”吃5、6块就占用了一天一半的钠限量。所以,虽然鱼豆腐味道鲜美,但不建议多吃。
2. 千页(叶)豆腐
千页豆腐里确实有豆,它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分离蛋白、淀粉、食用油以及少量凝固剂、增稠剂。曾有传言说它“添加剂多、不健康”,其实是片面的。
首先千叶豆腐的添加剂都在安全范围内的可食用添加剂。
其次蛋白质含量和豆腐差不多,区别就在于千叶豆腐少了点钙质和大豆卵磷脂等成分,多了点淀粉、盐和糖。
最后就是大家最担忧的热量问题了,千叶豆腐确实热量较高,但为此把它归为发胖的元凶就有点过分啦!
3. 日本豆腐(玉子豆腐)
日本豆腐滑嫩鲜美,它的原料和豆子没有一点关系,只是形似豆腐而得名。那说到名字,“日本豆腐”又和日本有啥关系呢?它起源于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引入中国,日本人将其称为“玉子豆腐”,日语中的“玉子”(たまご)就是指料理后的熟鸡蛋。
日本豆腐以鸡蛋、水为主要配料,添加盐、凝固剂制作成的,是非常优质的蛋白来源。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它的配方里或多或少都加了盐。
图:某品牌玉子豆腐营养成分表
像上面这款玉子豆腐,钠含量高达每100克871毫克,相当于每100克3.5克盐,所以我们购买的时候一定要选钠含量较低的。
4. 杏仁豆腐
杏仁豆腐很像是甜品,它色泽洁白、口感滑腻,其中的杏仁又是一个不错的坚果,听起来就很健康了……错,停止对这个食物的“美好幻想”!
其实市面上的杏仁豆腐有的大多只用了杏仁粉,且在配料表里排在很后面,而还有一些用的则是杏仁替身(杏仁香精),真正的主料是糖、炼乳或氢化植物油、奶油、淀粉和胶类等等。这一大坨下肚,身上的脂肪不得噌噌噌地涨啊!所以杏仁豆腐作为零食偶尔解馋可以,可千万别天天吃呀。
图:某杏仁豆腐配料表
5.奶豆腐
奶豆腐可以说是牛奶的浓缩体,通常是用制作奶皮子后的脱脂乳为原料,发酵、排乳清而得。跟奶酪相比,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是一个不错的“伪豆腐”!
看来
这些“豆腐家族”成员
“内在”并不一样
无论哪种美味
只要适量享受
都是没问题
编辑:王浩宇
责编:王润楠
执行主编:徐菁
监审:宋锦峰
参考:三农头条微信公众号综合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科普中国、营养师顾中一、B站用户@顶级日料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