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2025年03月31日11:34:06 美食 1327

近日,博主@刘大好 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山西婆婆给湖南儿媳做的满‘碳’全席”的视频。

炸油糕、炒拨烂子、土豆丝拌粉条、蒸枣馍、南瓜绿豆泥、油炸红薯丸子、饺子……一道又一道原料千差万别,烹饪手法丰富多样的美食,不仅征服了外地儿媳的味蕾,也让不少网友感到震撼,表示:“开眼了!”“就说我们胖的不冤枉吧!”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是的!如果碳水界有“武林大会”,山西绝对是头号种子选手。今天,跟着小编走进山西的碳水宇宙,看看它凭什么“称霸”碳水江湖?

在山西,千万别给“面”下定义!

01

在碳水版图里,山西有着无可撼动的江湖地位,而面,则是山西碳水文化的“灵魂”所在。一日三餐,无论何时,只要纠结吃什么,答案大概率是:那就吃面条吧!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图源:小红书@蘸点软妹酱

可千万别小看这简简单单的“吃面条” 三个字。在山西,光是确定吃哪种面条,就够让人费一番脑筋。因为,山西面食的一大特点,就是当你的山西朋友邀请你吃面,你永远不知道端上来的是什么造型。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造就了山西多元的物产。晋南土壤肥沃,小麦产量颇丰;晋北气候凉爽,莜麦、荞麦茁壮成长;晋中与晋东南,则是谷子、玉米、高粱的主产区。丰富的五谷杂粮为山西面食提供了坚实的原料基础,而心灵手巧的山西人,秉持对土地的敬畏,又将这些食材巧妙转化,孕育出一个庞大的“面食宇宙”。

刀削面、剔尖、莜面栲栳栳、焖面、饸饹面、打卤面、红面擦尖、沾片子、豆面抿尖、猫耳朵……多样的种类、丰富的浇头码料,碳水满满,让人超满足!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糕、饼、土豆……

山西碳水的百种形态

02

山西人对面食的喜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碳水”的精彩可不只是一碗面条的呈现。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三晋大地,山西人便奏响了碳水的交响曲。麻叶、麻花在热油中翻滚,“滋滋” 声此起彼伏,山西人碳水满满的一天正式拉开大幕。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图源:大同日报融媒

紧接着,烤炉里的稷山饼子也相继出锅,牛仔骨、鸡蛋、麻辣串、凉拌土豆丝、萝卜丝……一股脑放入饼中,一个热气腾腾、香飘四溢的“烧饼夹X”就做好了。带着麦香的饼子,表面烤得微微发黄,有嚼劲不软,加上充足的馅料,一口下去,碳水满满,快乐加倍!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图源:小红书@胡桃夹子

当然,炸锅可一直没停歇!在山西各地的油炸品类中,“油糕家族”可以说是极为庞大,从北到南品类十分丰富,乡宁油糕、山阴油糕、大同油糕、孝义油糕、运城油糕等,各地做法不一,做出的样子和味道也各不相同,泡泡油糕,黍面油糕,红薯油糕……每一种都能与面粉完美融合,创造出独特的口感。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图源:运城文旅

五谷杂粮能变身软糯香甜的糕、包罗万象的饼。而貌不惊人的小土豆也能摇身一变,成为琳琅满目的“土豆宴”。打成泥、切成丝、焖成块;爆炒着、蒸煮着、油炸着;被卷着、被浇着、被拌着……山西人用他们的烹饪技艺,将土豆的平凡转化为非凡,让这枚小小的食物在山西人的碳水生活中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没有一个土豆能完整地离开山西!”在山西人的手中变幻莫测,土豆可以成为丸子形状的——合楞子;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图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也可以与肉糊混合后蒸制,变身为既有肉的鲜美,又有土豆的软糯的定襄蒸肉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图源:中国黄河电视台

可以压成碎块,再起锅热油,加葱爆炒,成为晋北人的最爱——块垒……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图源:大同日报

还可以蒸熟压成土豆泥,再摊成厚饼上锅蒸熟,晾凉变成吕梁人最爱的街边小吃——炒“恶”……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图源:中国黄河电视台

这些极具特色的碳水美食,共同拼凑出山西碳水饮食的多元轮廓,生动地诠释着这片土地深厚的饮食文化……

碳水+碳水!

满“碳”全席让山西人吃明白了!

03

如果只吃碳水还不够,山西人还可以把这些碳水排列组合,变成另一种可能,让你体验到碳水+碳水的极致快乐~

比如,你一定吃过饺子,也一定吃过粉条,但你吃过这种饺子和粉条一起煮的扁食冒汤吗?

饺子和粉条这两种本来应该各自为营的食物,在山西吕梁人的手中竟然被“迷惑”地组合在了一起。以羊肉、粉条、山药、饺子等十余种食材做成,鲜香可口,远近闻名,吃起来热辣辣,浑身冒汗,不负“冒”汤之名!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图源:小红书@Foam

你喝过小米粥,喝过蔬菜粥,也一定吃过面条,但知道吗?山西人不但吃纯杂粮,还将精米白面中掺入杂粮,平衡营养的同时交融出别样的境界。

小米粥中加入南瓜、蔬菜、煮面条最后用炸麻麻花调味便是和子饭,一碗下肚,从胃里暖到身体,全身冒汗。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图源:山西广播电视台

比如,阳泉人的心头好——糊嘟,由玉米面、土豆、小米和豆角等食材精心烹饪而成。在寒冷的雨天或雪天,一家人围坐一桌,每一口都是温暖和满足。

啥?满“碳”全席?终于明白山西凭什么能“称霸”碳水江湖了…… - 天天要闻

图源: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再比如,在太原,早餐店的一碗老豆腐得搭配着油条、麻叶吃才够香;在临汾,最好吃的牛肉丸子面里一定得加上一根麻花,才够入味儿;在运城解州,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粉汤,得就着吸满汤汁的馍块,热乎乎进肚才足够舒坦……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眷恋大地、依赖大地的山西人眼里,漫山遍野的小麦、高粱,以及深藏黄土之下的土豆,都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他们将小麦粉揉成面团,削成薄厚均匀的刀削面;把树上的槐花、地下的土豆与面粉交织,蒸出别具风味的拨烂子;又或是将高粱磨粉,制作成口感独特的面鱼鱼……

普普通通食材,在他们的手中,化作一道道充满烟火气的碳水美食。它们虽不奢华,却在平凡中见真章,在质朴中彰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

#今日话题#

你们还有什么

满“碳”全席的吃法推荐呢?

留言区聊聊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5山西广播电视台版权所有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为何现在的猪肉越来越难吃?是猪变了还是人变了? - 天天要闻

为何现在的猪肉越来越难吃?是猪变了还是人变了?

你有没有觉得,现在的猪肉怎么越来越难吃了?感觉以前的猪肉十分美味,如今怎么就少了点魂儿?是猪肉真的变了,还是我们的口味变了?猪变了过去十几年,养猪这件事早就不是小农院子里散养几头的模样,而是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大产业。
五粮液联合米其林主厨 解锁白酒破圈新方式 - 天天要闻

五粮液联合米其林主厨 解锁白酒破圈新方式

“中国的五粮液,世界的五粮液”的内涵还在提升。在近日举行的《2025香港澳门米其林指南》发布典礼中,五粮液携手韩国米其林二星餐厅主厨金宝美(Kim Bo-mi),将五粮液与日本料理相结合,通过“以酒入菜”的方式进一步破圈,拓宽了中国白酒与世
抖音生活美食季|春日餐饮新机遇,一顿饭带火一座城 - 天天要闻

抖音生活美食季|春日餐饮新机遇,一顿饭带火一座城

一碗天水麻辣烫,让一座甘肃小城,成为2024年新晋顶流城市;一桌江西小炒菜,让没进八大菜系的赣菜,从本地走向全国;一道锅包肉,让东北在冬天重新冲上热搜。在“特种兵式旅游”与City Walk盛行的今天,大众探索城市的方式除了“看风景”,也要
大风蓝色预警! - 天天要闻

大风蓝色预警!

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巴彦淖尔市气象台2025年4月3日8时55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临河区、五原县、磴口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将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套区4~5级、北部5~6级西北风,阵风6~9级,西部、北部
上海之旅相册|Fedir:我在你们社区食堂吃饭 - 天天要闻

上海之旅相册|Fedir:我在你们社区食堂吃饭

【编者按】2025年3月,中国已经对38个国家实行了单方面免签,入境短期旅游持续升温。与此同时,在上海亦生活着许多外国人,他们有的在此客居一段日子,也有的把这座城市当作了他们的家。对很多外国人来说,上海是他们了解中国的第一站。在新项目《上海之旅相册》中,澎湃新闻邀请了一些来自世界各地和上海产生交集的外国人...
四方守护,与“星”并肩同行 - 天天要闻

四方守护,与“星”并肩同行

今天(2日),在第18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之际,打浦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黄浦区民政局,黄浦区残疾人联合会,携手黄浦区残疾人劳动服务所、打浦桥街道残疾人联合会、打浦桥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上海华爱公益基金会、上海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在安利上海旗舰体验馆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四方守护,与星同行”孤独症关注...
今年的第一口春茶来自____ 快来看DeepSeek严选🍵 - 天天要闻

今年的第一口春茶来自____ 快来看DeepSeek严选🍵

我们常说“明前茶,贵如金”是因为清明前茶树的芽叶最嫩且产量有限现在正是品尝明前茶的好时候网友们纷纷晒出“第一口春茶”你喝到今年的第一口春茶了吗?好奇小编向DeepSeek提问“我现在如果想喝到时令正好的明前茶,请问我应该选择哪些茶?
“空姐被咬伤”?乘客互嫌“有味道”打架,深航回应 - 天天要闻

“空姐被咬伤”?乘客互嫌“有味道”打架,深航回应

4月1日,多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传照片和视频反映,深圳航空ZH9539航班当天起飞前发生乘客冲突事件,空姐劝阻时被咬伤,导致航班延误。视频画面显示,深圳航空从深圳飞往景德镇的ZH9539航班上,有乘客在座位上发生肢体冲突,工作人员随即上前劝阻。现场一片混乱,不断有喊叫声、劝阻声传出,还有声音喊道“你咬到我了”。有网...
春日“顶流”上线!这一口糯叽叽,你“炫”过没? - 天天要闻

春日“顶流”上线!这一口糯叽叽,你“炫”过没?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_三农快递】春日的石龙,草青树绿,繁花似锦,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一款当季“顶流”莞味小食正悄然上市,它,就是艾角。“艾”的滋味萦绕着每代人在石龙,每逢清明前后,家家户户都会吃艾角,也有不少人会亲手制作艾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