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今天晚饭吃什么?

2025年03月26日21:50:43 美食 7578

对于“日常的力量”,人在年轻时往往非但不懂,而且还看轻它。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

那时候我刚大学毕业,到报社当实习生,跟着前辈做新闻。忽然进入专业媒体,那感觉如上战场前线,自觉每天能上头条的才算大事:大型的赛事、仪式,大型的会议、大型公司的成立,或者大型建筑的落成……在日常的工作节奏中,每天傍晚是记者回到办公室,开始飞速赶稿的时候。在大家屏息凝神,撰写紧要文章的紧要关头,楼层的前台阿姨总是不紧不慢走过来、坐下,拿起一台座机开始打电话。

啊,今天晚饭吃什么?吃黄鱼吗?嗯,我早上买的,小菜场买的。对的,多少钱一斤?我看第一个摊头贵哦,我和他说你太贵了,我要走了,他又叫我回去。我说我走了走了,他说你来嘛来嘛。我假装过去,他说便宜卖我,叫我全兜走,我才买的。对的,洗过了,肚肠都抽干净了,对,拿盐擦过了。你等下煎一下。先放姜片。对。慢慢煎,不要急……

她总是压低了声音说。实习生这一排的桌子最靠门口,阿姨很识相地不去办公室的中心位置打,总是在实习生的工位边打。

她的声音特别有穿透力。我不想听,也听了全程。于是第二天,我又知道了她吃菜饭,第三天是小排骨炖萝卜汤和剩余的菜饭,第四天是剩余的萝卜汤放百叶结,第五天吃腌笃鲜……

于是,那持续的关于晚饭吃什么、怎么吃、吃剩怎么办的话题,就像食物残留的气味一样,总是在我们的桌边萦绕不去。

那个时候还没有微博没有微信,我们出门还用现金,街头还有报摊,过年还寄贺卡,用座机打电话还是人和人沟通的常态。年轻的恋人们煲电话粥互诉衷肠,阿姨用电话吩咐日常。至于我们,觉得工作重要得不得了,用电话是为了严肃的工作。

有一天,我在打一个采访电话。本来就业务不精,听到阿姨又絮絮叨叨在角落里拿着话筒和家里人讨论吃什么。我实在受不了了,捂着话筒站起来,隔着几台电脑对她说:阿姨不好意思,我一点都听不见了!

她立刻噤声。

第二天,阿姨拿着一瓶酒精棉球过来,挨个儿替大家擦电话筒。她几乎是蹑手蹑脚地走到我这里,抱歉地说:对不起哦,昨天我吵到你了。我说没事没事,我正好忙着,实在听不清……

第三天,我上厕所,看见阿姨站在门口。一个我母亲年纪的人,矮矮的个子,带着一点笑意,看着我出来,迎向我,怯生生地说:对不起哦,那天我打电话……

这下,是我觉得自己要道歉了。

我反思,何以觉得制止她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占着理呢?因为我的电话“显然”更重要?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走到南京路时摔了一跤,不严重,因为报社就在边上,我就来洗手并想顺便拿下周的采访提纲。周末,整层楼都没有开灯,正要到办公区域时,我看见房间里有人在。

是那个前台阿姨。她大约刚在单位浴室洗了澡,还没穿外套,只着一身玫粉色的秋衣秋裤,湿漉漉的头发包在毛巾里。她正在打电话。“今天晚饭吃什么?”她背对着我,对着话筒,开开心心地和家里人聊着天。

那天没有人加班,她也不再压低声音。那鲜亮的声音和鲜亮的玫粉色,在黯淡的光线里,在堆成山的杂志和一摞一摞的报纸之间,微微晃动着。随着说到晚饭内容,她挥动手臂,显得如此突兀,也如此生动。

我已经不记得,那段时间我究竟采访了什么了不得的大新闻,但我记得她,记得她每晚一荤一素的食谱。我闭上眼睛,还能记得她一遍一遍,在傍晚时分坐在座机前,不厌其烦地告诉家人,今天晚饭吃什么。

那些迅疾的、发展的、时兴的东西都更迭替换了。我们出门不用现金了,街上的报摊都消失了,采访过的名人里不少去世了,当时玩的门户网站和msn都不存在了,报社也不在那幢大楼办公了。十几年间,城市变了这么多。

唯一不变的,是傍晚来临时,应该有人走过来,轻轻坐在你边上,问今天晚饭吃什么。

这才是亘古不变的。只是当时我把这句话看得太轻、太俗、太不以为意了。

究竟,我们是为什么写作呢?某种意义上,在一则则迅疾发生的新闻背后,有一个恒定的日常。那是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自问自答。像阿姨玫红色贴肉的秋衣,航标一样出现在黯淡的房间里。关于生命和生活所有的本质都在那里了。一切宏大赛事、仪式、建筑和规则的落脚点,也都在这里。

外面什么潮流,什么天大的新闻,她都浑不在意,她只想问问你的感受:你今天过得好吗?你在这座城市里生活幸福吗?你好好吃了吗?

只有真正在乎你的人,才会这样一遍一遍轻轻来问你:今天晚饭吃什么了?

夜读 | 今天晚饭吃什么? - 天天要闻

美食分类资讯推荐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 天天要闻

春天田野里藏着一口“宝”,十人九不识,老一辈却靠它救过命

春天,是野菜扎堆冒头的季节。对于爱吃野味儿的老饕们来说,这可是自然送来的“野味季”,不抓紧尝几口,简直对不起这好光景。像荠菜、马齿苋、蕨菜这些常见野菜,大家可能早已不陌生了,口感各有千秋,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地地道道的“绿色健康代表”。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 天天要闻

逛商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惊喜?

有网友辣评“现在的商业综合体可是一个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要统一的地方”一楼有独属自己的四大金刚新能源车、网红户外品牌、潮玩、新茶饮二楼快时尚轮流站岗负一层小吃街永远排长队每座城市的商场仿佛复制粘贴标准化装修复制粘贴的品牌矩阵公式化的楼层分区让消费者调侃“怀疑全国商场共用一张施工图!”这种工业化流水线般...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 天天要闻

3888元/位!给客人吃大象粪便的餐厅,已被立案调查

近日有网友爆料上海一新开餐厅某平台显示人均消费3888元每晚仅开一桌12席餐厅还提供号称用大象粪便制作的甜品记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最近了解到,这家餐厅名为上海蓬冠树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因违反《食品安全法》已被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马桥市场监管所已现场核查,并暂时封存相关材料展开后续调查。市场监管部门介绍,涉...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 天天要闻

宋河酒业“紫气东来”登顶珠峰:一场名酒复兴的精神远征

顶端新闻记者 陈伟然“从头越,争第一”,宋河正通过一场冲顶珠峰的挑战,向外界宣告自己的复兴宣言。自4月9日发布会之后,河南首位两度登顶珠峰的女性、“宋二代”孙宁,已携宋河“紫气东来”抵达西藏,并正式开启第三次珠峰冲顶挑战。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 天天要闻

《三餐四季》福建篇:细品山海风物、地道闽味

福州捞化“鲜”的秘诀是什么?制作顺昌灌蛋的手艺因何“奇绝”?怎样的福州鱼丸才算合格?武夷熏鹅的制作过程要加入哪些材料?鸡汤汆海蚌为何能成为闽菜“皇后”?三餐烟火暖,四季皆安然。央视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福建篇,带你探寻八闽大地,细品山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 天天要闻

上海一高档餐厅顾客吃到毛发?老板赔6000多元后报警

前段时间,一些高档餐厅的老板们头疼不已。倒不是因为食材不够新鲜,也不是因为大厨不够专业,而是因为他们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敲诈”风暴!在黄浦区一家商场里,陈老板和妻子经营着一家日料店。为了这家店,陈老板夫妻俩已经张罗了一个多月,可这开业没几天,夫妻俩在2024年12月16日这天晚上,接到了一通始料未及的电话...